从胡适之“麻将里有鬼”谈起----发酵工艺杂谈,献给发酵行业最帅工程师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0-7-21 10:32:50 | 显示全部楼层
(补充一下,还有第三点,决定了我们必须用简单的方法处理问题----复杂和模糊,发展的很晚,直到现在,也没有给出“明确”的,“简单”的思考方法。

呵呵,这不,我这思路又“简单”了不是?

这是发酵采点方式只能参考化工的原因,也是我屡屡抱怨“数学系和计算机系没有给我们发酵行业提供计算方法”的原因。

刚才忘了,以为是两点,现在加上它,其实是三点。)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互联网,仅供畜牧人网友学习,文章及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010-82893169-805)。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7-21 10:35:3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孟俊英 于 2010-7-21 10:37 编辑

实在不行,把钱学森老先生的的《控制论》也用上。关键是工艺思路对头

点评

行业不同,可能还真用不上。  发表于 2010-7-21 10:5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7-21 10:39:55 | 显示全部楼层
发酵行业有一个什么“义务”呢?

调节亚细胞水平代谢!

要想得到更高的产物,更理想的纯度,必须让细胞的亚细胞水平代谢,在我的控制之中。

怎么控?在亚细胞水平控制?

在亚细胞结构控制亚细胞水平的代谢,那是搞分子生物学的同事们做的事----敲掉几个基因完事----还是“简单”控制。

问题是敲掉几个基因的细胞,居然还是“复杂”的。

于是,宏观是绕不开的----发酵,有义务,在宏观上(天文数字构成个体的群体),调控微观的(亚细胞,也就是亚个体水平)代谢----这是发酵行业特别的地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7-21 10:45:36 | 显示全部楼层
相对于其他行业,发酵有两个特殊:

1,发酵是没有机会面对个体的。发酵的个体,是细胞,而畜牧或医学,个体,是高等生物---是直接面对个体的。甚至当微生物学都有机会面对个体----面对发酵的而个体时,发酵,还是没有机会,去面对个体的----镜检只是对曲线的辅助手段,并不“关心”单个细胞是怎么回事。

2,直接要作用到比最小的复杂系更细小的水平。也就是说,要被最基本(按复杂系构成原则,也是最“复杂”)的复杂系所纠结。

这就是发酵。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7-21 11:08:50 | 显示全部楼层
谈一句外行话,就生物圈而言,我们采用的发酵的微生物个体处于分解者的地位,对于发酵底物的适应性很强,其产物大多是简单的小分子,少部分供自己维持生命活力。畜牧微生物所谓的发酵技术,是将低值的农副产品转化为适口性较高的动物饲料。改善比率是5%~10%。豆粕营养丰富,发酵的初衷也是提高其营养价值,去除其中抗营养因子应是关键,因为其氨基酸组成是所有植物性饲料原料中最好的了

点评

发酵,方向是获得对人有益的细菌代谢产物或混合物  发表于 2010-7-21 11:47
南辕北辙,差开话题了。 什么叫“适应性很强”,这话没有可比性----你泼条狗身上点热水,它撒欢就跑了----你再泼点热水在微生物身上试试?它能跑才怪。  发表于 2010-7-21 11:12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7-21 11:09:48 | 显示全部楼层
那。

这就引出了一个矛盾,一个我说过“贯穿整个发酵行业始终”的矛盾。

“复杂和简单并存的矛盾”。

检测(包括样本采点思路以及数据整理方式),是用的来自化工的“简单”方法,而面对的,却是怎么也绕不过去的“复杂系”。

“细胞本身作为复杂系,在相互作用时----也就是发酵过程中,用工业化思路提供的“简单的”控制过程,在宏观上对微观水平的“复杂系”进行描绘和反馈时的矛盾。”

这个矛盾,是贯穿始终的,也是考验发酵过程工程人员水平的可以说“唯一的”问题。

虽然,有一个“复杂系构成上一级结构时复杂性降低”的原则,但这个原则,不足以调和这个矛盾。

怎么办?怎么弥合化工手段的简单性和细胞这个复杂系之间的矛盾?怎么实现发酵过程控制?

别忙,我们再看一眼作为工业化前提技术的监控体系。

精细化工一下(含精细化工)是“检测-分析-反馈”,发酵是“检测-综合-反馈”,反正结构差不多。看一下这个体系的额中间环节,是什么?

“分析”?不,那是简单控制,那就不用看了----以后,分析就不用人了----计算机足以胜任。

是“综合”!

通过发酵过程工程人员对数据的综合(发酵行业内的称呼并不规范,叫“数据分析”,其实不是分析,是综合,“数据分析”是个习惯说法),来弥合简单和复杂的矛盾。

发酵过程人员,就是干这个工作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7-21 11:22:33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工作怎么干?

过程中会遇到哪些问题,或者有趣的事?

别忙,我会一层一层剥开来给诸位看。

我入行的路,很艰辛,孤城愚钝啊!我用了3年半的时间在门外徘徊,才知道入门只是一瞬!下一节,我讲“真数据?假数据!”,“就是真数据,也是假数据!”

点评

不对,说错了。 不是三年半,连上求学和尝试,是九年半。  发表于 2010-7-21 11:25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7-21 11:44:17 | 显示全部楼层
把复杂的东西简单化了。。。。哈哈

点评

俺叫“白云城主”(古龙给俺起得名唉),您叫“白云山下”,挺有缘的啊。  发表于 2010-7-21 11:48
这是“科学”一直以来的思路。 有时,我想,这“科学”也太迎合人心了----大众希望“简单”,您“科学”这东西,就跟着玩儿简单啊,还顾不顾事实了----这“科学”,也忒“不科学”了。 晕。  发表于 2010-7-21 11:47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7-21 13:48:20 | 显示全部楼层
孤城兄,有人说液体发酵不可能感染霉菌,是真的??

点评

谁说的? 染什么都可能。 尤其是抗生素,染霉菌和酵母菌的可能性,有时大于细菌(广谱抗生素)。  发表于 2010-7-21 16:26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7-21 16:35:57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35# 阳光绿茶008


    你是说生产抗菌素的过程中,染霉菌和酵母菌的可能性较大,在生产广谱抗菌素时更大.我理解的对不?

点评

太长,字数超了。 我单独回复了。 另外,孤城惭愧,今天就到这儿吧,我得回家做饭了。 有问题明天聊,呵呵。  发表于 2010-7-21 17:16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布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联系我们

关于社区|广告合作|联系我们|帮助中心|小黑屋|手机版|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24号

北京宏牧伟业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京ICP备11016518号-1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1 Comsenz Inc. GMT+8, 2025-7-19 05:56, 技术支持:温州诸葛云网络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