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32396|回复: 73

从胡适之“麻将里有鬼”谈起----发酵工艺杂谈,献给发酵行业最帅工程师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7-19 19:48:2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一年前,我出差月余。

上午,刚进实验室,尹强突然叫住我,说:“师兄,这个地方怎么处理?”然后,问我一个参数分析上的问题。

我忘了具体问题了,现在想来,大概是糖降与溶氧和产物的关系的一个变化,但我记得,还没有来得及坐下的我,突然站直了,盯住他,他也看我。

然后我说:

“诶,你入行了!”

发酵工业,是一个很“复杂”的系统,而数据处理,又是一个很“模糊”的过程,有的时候,需要跳跃,需要高度,需要一定思想上的层次。

而这个跳跃,有时,竟能消磨发酵工程师几年,十几年,甚至一辈子的光阴----入行,作为一个发酵过程工程人员,很不容易。

解释完那个相关变化,我说:

“中午,我请客,咱们庆祝一下!”

端起酒,我对尹强说,一般车间里或研发部门带过程工程师,得4年或以上时间,都不一定成功,但你却成长的很快。

我对你,没有隐藏任何技巧,相反,却唯恐不明,你很努力,而我很幸运,能把你带出来,今天,我们喝这杯“庆功酒”,我没有别的要求,就是,一个发酵过程工程人员,培养很不容易,既然入行了,就不要轻易离开发酵行业。

尹强说,好!

尹强是相当帅的一个小伙子,也是到目前我带进行业的唯一一个研究生(说来孤城愚钝,惭愧了),自从他毕业前分别,已经好久没有互相印证想法了。
中国畜牧人网站微信公众号

评分

参与人数 2论坛币 +30 收起 理由
luozengfu + 10
孟俊英 + 20 原创

查看全部评分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互联网,仅供畜牧人网友学习,文章及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010-82893169-805)。
发表于 2010-7-19 20:24:20 | 显示全部楼层
呜呜,博学才能多术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7-19 20:28:21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们看一下更“简单”(不是指“容易”,是指更明确,更可预测的)的游戏。

比如,双方有两种旗子。有一个点,双方下棋,先行的一方,获胜率是多少呢?

100%。

因为只有一个点,谁先下,谁就占,赢定了。

那两个点呢?

三个点呢?

直到16个点,就出了一个典型的民间游戏,有双方各4个旗子,横竖各4道的民间游戏,我们山东,叫“四棋”,几根草棒就能对弈了,相信很多人小时候都玩过。

结果是可以预测的,如果双方迎接正确,只有一种可能----先行者胜出。

这是4道棋盘的情况。

但是,更多一点呢?

比如,到了19道,围棋,胜负是可以预知的吗?

显然不是!

为什么,因为“复杂”,因为可能的变化已经超出想象,结果,简单的计算已经不能支持指导招法的工作。

所以,围棋中引进了一个“势”的概念和一个“型”的概念。

这个变化是在哪儿开始的,我不知道,但我知道,现实中,还有两个引进“复杂”的游戏,是象棋,和国际象棋----很巧合,两者都是8道----64个落点。

虽然,象棋比围棋简洁,但是,算路还是算不清,象棋的胜负,还是不能逆料。而且,象棋有完全不同于围棋的价值观。

4道,是算得清的,8道,就算不清了,就已经存在复杂,那么,从简单到复杂的节点在哪儿?

肯定在4和8之间。

在此,我就不妄加估算了,我只是说,看似简单的累加,但是,一旦引入“复杂”,突然之间,简单的计算就不存在了,而且,貌似接近(如象棋8道和围棋19道,或者围棋小棋盘的11道与大棋盘19道)的两个复杂体系,有完全不同,甚至不相关的规律。产生完全不可预知(或,不可明确预知)的后果。

这就是“复杂”。

为什么会产生“复杂”?

因为无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7-19 20:37:44 | 显示全部楼层
无限的变化,无限的招手----也就是“形状”(或空间)无限,时间(或步数)无限。

其实是“有限”的,理论上讲,虽然这个数字很大,但应该是“有限”的,也就是可能的空间结构是有限的,而且,棋总有下完的时候,也就是,步数,即时间,也是有限的。

但是,当现实中的有限,变得大于某个值时,就可以等同为“无限”!当然,不同的情况,这个值也不一样,在这儿,孤城也没有想要展开,我们继续往下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7-19 20:44:49 | 显示全部楼层
解除心理的局限变可成就无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7-19 21:03:55 | 显示全部楼层
(在这种情况下,怎么样实现控制?

以后,会展开讲到参数的真正意义和控制技巧,以及菌株间的拮抗和菌株内的拮抗,单菌株发酵和非主流的额多菌株“发酵”。

还会讲到发酵工业的构成。

下面,在衔接发酵过程控制和发酵工业中,会讲到工业化实现的技术前提。)

今天,先到这里,下一节,是“工业化的前提”----不仅仅是发酵,而是所有工业的技术前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7-19 21:04:10 | 显示全部楼层
哪行都要有。你说是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7-19 22:39:2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dzdzcsa 于 2010-7-19 22:41 编辑

小时候喜欢听关于宇宙的奥秘!最终得到了其大无外其小无内解答!可不可以和孤城老师的说法相佐证

点评

其大无外,其小无内,这句话是太极的基本内涵,周易中对此有个解释,好像曾仕强的“周易解密”对此有个解释  发表于 2010-7-20 16:22
呵呵,言重了。 孤城只是讲发酵,其他的,还真不懂。 不过,发酵面对的是最简单的复杂系----细胞。而宇宙学,以现在的技术和理念所限,还是简单的(宇宙肯定是复杂的,而且是“最大的”复杂系,但宇宙学不是,宇宙学,起码目前的宇宙学是企图以简单解释世界的)。 可以说,发酵面对着最简单的复杂系,而宇宙学(不是宇宙)构建了一个最复杂(但不是真“复杂”,因为没有用到与“复杂”有关的规律。)的简单系。 这可能是思路上有可能衔接的“接口”吧。  发表于 2010-7-20 08:09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7-20 01:19:52 | 显示全部楼层
呵呵,只有细致到过程,才可以把握全局:tiaotiao: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7-20 16:11:20 | 显示全部楼层
越是模糊的过程,越需要更明确的数据----采点也更密集,需要参数也更多。这句话我赞成,而且我认为这些数据的处理更应该形成一个固定的流程控制,是不是就像火箭发射一样,最终的结果误差可能在1%以内可以接受,但第一个工序就需要控制在1/100000,第二个工序控制在1/10000,如此类推才会达到最终结果在1%以内。
孤城老师,我这样说对吗?

点评

误差的累加,这种思路,基本还是“简单”的控制。 发酵上的控制,指总累加误差在允许范围内之后,进行对曲线的模糊“运算”之后的反馈控制。 因为是模糊的“综合”,所以曲线的拐点和极值就至为重要,因此样本需要密集采点,并且是样本点上进行多参数检测。 每一个时间点,都要绘制不同参数的曲线。才能参考其他曲线标定拐点和极值的“真正(其实不是“真的”,工程师要有觉悟,即,真实值是存在而不可测得的)”的位置。 所以需要更多的数据。也即:密集采点,多种参数。  发表于 2010-7-20 21:24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布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联系我们

关于社区|广告合作|联系我们|帮助中心|小黑屋|手机版|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24号

北京宏牧伟业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京ICP备11016518号-1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1 Comsenz Inc. GMT+8, 2025-5-3 22:37, 技术支持:温州诸葛云网络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