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
发酵豆粕,按我做过的数据,如果是孰料发酵,损耗是20-25%,这是很稳定的工艺。
近来,孤城试了一下生料发酵,如果严格控制工艺,追求成功的发酵效果,则损耗是18%左右----如果损耗太低,就是发酵失败----你不能想象微生物生长良好却没有消耗能量,就像不能想象猪长到200多斤却没有吃一口日粮一样!
损耗是什么?
发酵过程完成的是菌体的积累,也就是植物蛋白向微生物蛋白的转化,所以,蛋白损耗很少----由于植物蛋白氨基酸构成不合理而以氨气形式损耗的蛋白也很少,所以,主要损耗构成是能量,也就是碳源。
在这个过程中,碳源损耗,总重量降低,而氮源几乎不损耗----主要是转化----则,蛋白被浓缩。
所以,一般,发酵后,豆粕粗蛋白由42升到49左右----算账还是不够,还是有一部分蛋白因为氨基酸构成不合理和微生物早期代谢原因被转化为自由氨基,以氨气形式损失。
----------------------------------
在这个过程中,也有微量氨基酸以硝酸和亚硝酸形式挥发,但很少----如果量大,就是典型的发酵失败----蛋白损耗会较大,还有可能产生毒素。
叶赫娜兰.孤城 于 2010-1-8 21:31 补充以下内容
回复 12# 嘉泰
谢谢厚爱,那我就回答一下。 |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互联网,仅供畜牧人网友学习,文章及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010-82893169-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