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720|回复: 0

规模化养猪场流行性腹泻的预防和治疗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8-4 16:38:1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猪流行性腹泻是由病毒引起的以腹泻、呕吐和脱水等为特征的一种接触性肠道传染病。其传染性强,各种年龄猪均可发病,发病率、死亡率均高,发病率可高达100%。2004年8月16日,施秉县马溪乡从四川荣昌引进一批45日龄左右仔猪共230头,分别分到4户养猪专业户饲养。8月18日陆续开始发病,至8月24日,全群发病。起初仅采用庆大霉素、痢菌净、磺胺、青霉素等抗菌类药物治疗,虽有一定疗效,症状缓解,但仍不能控制病情,出现死亡仔猪65例。笔者经对病情进行研究分析,根据当地民间兽医中草药治疗经验和查阅有关资料,在用西药治疗的基础上,结合中草药对165头病猪进行综合治疗,效果明显,现将诊治情况报告如下。

    1 发病特点

    发病不分年龄、性别、品种,传播迅速,发病率、死亡率均高,潜伏期2~3天。该批仔猪自四川荣昌运至施秉县马溪乡马溪村后,抵抗力急剧降低,起初有5头仔猪发病,几天后迅速感染全群,发病率为100%。

    2 临床症状

    持续严重腹泻、呕吐、脱水是本病的主要症状。病猪首先表现为水样腹泻,腹泻物呈灰黄色、灰色或透明水样,顺肛门流出,沾污臀部,体温39℃;另表现脱水,眼窝下陷,消瘦,行走蹒跚,精神沉郁,食欲减退或停食;个别猪表现呕吐。

    3 病理变化

    剖解可见:小肠膨胀,肠壁变薄,外观明亮,肠管内有黄色液体或带有气体;肠系膜充血及淋巴结水肿,有的出现小肠穿孔,可见肠内容物进入腹腔;肠粘膜充血、出血。

    4 治 疗

    4.1 治疗原则:清热解毒、健脾利湿、涩肠止泻、补液强心益气、调整胃肠机能。

    4.2 中药:蛇莲5g,开喉箭(八爪金龙)2g,马蹄香(蜘蛛香)5g,水1000g,共煎候温灌服,每日1剂,每头每天灌服2次,每次5~10ml。

    4.3 西药:抗生素类药物治疗,北京国浩高科肠毒清系半合成的内酰胺类抗生素,为全球第一个畜禽专用的第四代头孢菌素。为杀菌消炎、解热镇痛的复合制剂,具有广谱高效杀菌作用,对G+菌、G-菌包括产β-内酰胺霉菌株菌均有强大杀灭作用。该药对各种革兰氏阳性菌包括产内酰胺菌均有效,敏感菌有沙门氏菌、大肠杆菌、巴氏杆菌、嗜血杆菌、链球菌、葡萄球菌、坏死梭菌、放线菌等。经过基因突变的聚肌胞,大大的增强了其在动物体内的诱导能力,使产生的干扰素数量成倍增长,大大的提高了巨噬细胞的吞噬作用并能增强抗体的形成。发病猪肠毒清肌肉注射或者静脉注射,每套可用于100kg体重,一天注射一次、一个疗程三天。病情严重的可酌情加量。(针对病情严重的可先注射一针阿托品每头按1---3ml,同时口服次硝酸铋或鞣酸蛋白+活性肽碳口服,连用三天)。

中国畜牧人网站微信公众号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互联网,仅供畜牧人网友学习,文章及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010-82893169-805)。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布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联系我们

关于社区|广告合作|联系我们|帮助中心|小黑屋|手机版|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24号

北京宏牧伟业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京ICP备11016518号-1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1 Comsenz Inc. GMT+8, 2025-7-20 10:56, 技术支持:温州诸葛云网络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