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帖最后由 徐徐0 于 2009-3-11 22:31 编辑
最近用凯氏定氮法测定饲料粗蛋白,每次出的结果都与实际的数字相差好大
我找了一下原因,个人认为可能产生结果误差的在这几方面:
指示剂:按国标的方法配制了一份(溴钾酚绿与甲基红3:1体积混合),按照学校培训教材上面的也配制了一份(0.1%的甲基红乙醇溶液与0.5%溴钾酚绿乙醇溶液等体积混合)后面附上标定标准溶液浓度时加入指示剂的颜色
0.05mol/LHCL标准溶液:4.5mlHCL溶于1000ml水中
还有就是标定浓度时需要用的基准物:无水碳酸钠(我用的是分析纯级的)
在凯氏烧瓶中加入试样的时候,部分试样沾附在瓶壁,残留于纸上!
我大概的查了能出错的几个地方,指示剂做了2种,虽然显示的颜色不一样,但标定的结果,得到的数字是一样的!
标准溶液也重新做了一份,但最终检测的结果,得出的蛋白数字跟实际还是相差太大!(测了几个样,棉粕只得到32个蛋白,实际是40左右;菜粕得到32左右,实际在36左右)
最近刚接触检测这事,碰上的问题还不懂怎么解决,不知道我的描述是否清楚,只盼望搞同行的能帮忙疏通一下思路!
小弟我在此先谢过各位啦! |
-
-
左边那是加的国标版的混合指示剂,右边那是教材上的那版本了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互联网,仅供畜牧人网友学习,文章及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010-82893169-80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