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记者从省农业厅畜牧处了解到,由于能繁殖的母猪存栏量仍处历史高位,肉猪产量稳定,同时,有中央储备冻肉可投放调控市场,如不发生重大灾害,春节前猪价持续走高的可能性不大。另一方面,由于养殖成本的不断提高,年内回落到13元/公斤以下的可能性也不大。 一块肉的起起落落 情人节后,肉价降 六一节后,肉价升 2月14日以后 全国猪肉价格持续下降。全国31个省区市猪肉价格全部下降,吉林、辽宁、山东、江苏、河南、湖南、湖北、四川等生猪大省的猪肉价格降幅居前。 4月10日 猪肉价格虽然延续前期下降走势,但自4月5日以来降幅明显缩小,国家收储冻猪肉政策止跌效果微显。 5月12日 猪肉价格已经连续一个多月维持稳定。 6月11日在国家冻肉收储政策和饲料价格走高的提振下,近期生猪收购价格小幅回升,猪肉消费有所增加,猪肉零售价格企稳回升。 8月16日全国猪肉价格已连续九周上涨,猪后臀尖肉、猪五花肉价格累计涨幅分别为20.5%、20.8%,但涨幅继续缩小。 9月26日多个地市的信息采集员反映,当地猪肉零售市场价格出现回落,居民购买量有所增加。监测数据显示,9月份以来,全国猪肉价格涨势明显放缓,9月22日以后逐渐回落。 ——据新华社全国农副产品和农资价格行情系统监测数据 关于养猪业 可适量 进口饲料玉米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有关负责人7月底,针对当时部分社会游资囤积、炒作大蒜、绿豆等农产品,并有转向炒作玉米的苗头这一现象说,国家进口玉米有利于抑制国内玉米价格过快、过度上涨。 这位负责人说,前些年由于国内玉米价格低,企业很少组织进口。今年国内玉米价格有所上涨,而国际市场玉米价格较低,因此出现了玉米进口的情况。 他表示,我国粮食连续六年丰收,玉米供需总量是基本平衡的,国家还有充裕的玉米库存,应该说从总量上保证市场供应没有问题。但是我国玉米资源在地区分布上不均衡,北方的玉米资源比较充足,南方沿海地区相对薄弱,而养殖业发达,玉米需求量大。今年国内玉米价格上涨,生猪价格回落,东南沿海省份适量进口一些价格较低的饲料玉米,对稳定销区饲料价格、保护养猪农民利益是有好处的,也符合国家宏观调控的要求。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