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年养的猪存活率不高。”萧山永王养殖有限公司的陈女士透露。记者了解到,浙江地区一些养猪企业今年的肉猪存活率不到80%,有些散户则只有70%的肉猪存活率。 “由于上半年国内部分地区生猪疫病严重,造成了(养殖户)大范围的恐慌心理,绝大多数猪场(包括规模猪场)提早集中出栏肉猪。同时,4月份以来,玉米价格不断攀升,造成饲养成本增加,亏损加剧。为减少损失,不少养殖场(户)也纷纷提前出栏,造成全国范围内可出栏生猪减少。”浙江省农业厅畜牧处的负责人分析,今年年中南方十多个省份遭受严重的洪涝灾害,使得养猪生产遭受打击,同时洪灾造成的交通运输中断又影响了活猪及其制品的流通,促使猪价节节攀升。 据对浙江省动物防疫监督检查站统计,今年夏季共检查入境活猪(含过境)93.36万头,猪肉4637.2吨,分别比上年同期减少1.46万头和9918.66吨(折合14.8万头)。“而入冬后,人们对猪肉的需求量却在逐渐升温。” 养殖户担心饲料成本上涨 虽然转亏为盈了,不过也有养猪企业表示,饲料成本的压力依然很大,若从整年来看,利润还是很微薄。 “如果按照整年来看,不一定说得上盈利。”萧山永王养殖的陈女士最近最为烦恼的是养猪场里的猪没饲料吃,“这几个月饲料供应很紧张,原本是从宁波港口进货的,但最近货物紧缺,只好从山东调货,走公路运输成本很高,光是饲料成本便是2.2元/公斤。如果接下来饲料成本继续上升,再讲盈利有点悬。” “种猪场的饲料成本在50%左右,而养猪场的饲料成本通常在70%至75%之间。”诸暨朝晖牧业的王先生告诉记者,饲料占据了养猪成本的大头,所以直接关系到是否盈利。 但受减产预期影响,今年以来粮价持续上涨。据定点调查,三季度我省玉米平均价格为2.17元/公斤,同比上涨15.26%,比二季度上涨3.43%。同时,由于经济复苏,进城务工人员增多,养殖行业用人紧张,所聘人员工资也有所上涨。饲料、人工等成本的上涨同时带动了猪肉价格的上扬。 “每头‘大约克’(猪的品种,重量通常是‘内三元’的两倍左右)生猪利润为300至400元,如果饲料成本稳定的话,一般能赚500元一头。”翁宝松是龙游大约克种猪场的场主,目前他最关心的便是饲料价格能否稳定。而诸暨朝晖牧业的王先生则认为,即使每头赚200元的利润,如果算上物价上涨因素,相比去年同期,这200元只相当于当时的150元左右。 肉价预期不会有大波动 随着人们对肉类需求量的增加,每年冬季是猪肉价格持续升温的季节,那么,今年冬季猪肉价格是否能稳定?“受上半年猪肉价格持续下跌影响,国家为防止生猪价格过度下跌,保护生猪养殖户的利益,6月份又启动了冻肉收储政策。虽然国家冻肉储备量不是很大,但在一定程度上为缓解生猪价格过度波动起到了的积极作用。”省农业厅畜牧处负责人告诉记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