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定颗粒饲料的质量 颗料饲料的质量由颗粒耐久性指数(PDI)确定。这是一种简单的测定方法。此法中,颗粒饲料样品在一个回转箱内翻转一固定时间,以模拟饲料的输送和搬运过程(Fairfield.1994)。在翻转之后样品中细粉与颗粒的比值即是PDI值。这样,具有高PDI值的饲料意味着所制作的颗粒饲料在被饲喂之前可以更好地保持其原状。饲料厂应将这一方法作为一种测定颗粒饲料质量的简单方法。不幸的是,在家禽出版物上报道的绝大多数前述文献都是集中于细粉和颗粒的重量值,而不是PDI的值。这使得将家禽饲料质量的许多可用数据的转换即使不是不可能,也变的非常困难。例如,一种筛过的饲料含有100%的颗粒,但可能仅含有“软”颗粒,这类颗粒在饲喂过程中易破碎,这在我们的研究实验中已经观察到(Wilson和Beyer,1998)。 许多饲料颗粒是在装卸车、储存、螺旋输送以及运送到饲槽的过程中破坏的。饲料的搬运导致了颗粒数量的减少,在某些情况下,严重降低了最终饲喂前饲料中的颗粒总数。因为自动化的饲料输送与搬运系统是必要的,因而对这种情况的最好的补救措施似乎是利用不同的饲料加工方法来增加饲料的PDI值。重要的是要重新强调PDI值是比测定总颗粒数更好的颗粒饲料质量的测定方法。 制粒和管理上的考虑事项 在饲养中,家禽的某些行为和解剖学上的特性必须考虑。制粒减少了饲养场的饲料浪费,这部分地归功于鸟类的解剖学特点。显然,家禽没有牙齿,不能咀嚼。没有牙齿,就需要依重力来消耗饲料,肉鸡和火鸡不能轻易地凿地食物。粒度不均匀的饲料增加了浪费,因为较小的颗粒容易从家禽的口中掉出。为了添满素囊,消耗细料或粉料的家禽必须花更多的时间站立采食,这将降低饲料的转化率,因为需要消耗更多的能量采食饲料。甚至喂料器的高度也是重要的,因为放置的高于或低于最佳高度时都会影响饲料的浪费数量。的确,我们的工作已经表明,如果饲料的质量较低时,喂料器的高度应低于推荐的高度。今天的家禽生长期短,体重大,这样能够站立的时间就要短。当然,将饲料制粒还有其它的实际原因,包括减少粉尘,改善输送特性,增加容重,减少分级等。 选择在较短的日龄增加体重无疑会影响基本的解剖学和生理特性。例如,由于增加生长速度和体重引起的家禽解剖学上的变化意味着家禽的口腔已有轻微的改变。开始,这可能似乎不重要,但这一很小的变化可能影响饲料的溢撒和饲喂时间。 已知消化系统的解部学结构受饲料粒度大小的影响,进而会影响营养素的吸收(Choi等,1986)。考虑到被选择用于快速生长的肉鸡和火鸡要强制快速达到上市体重,它们的消化系统尚未成熟,这一问题就显得特别重要。研究限于肉鸡和火鸡要求的适宜的颗粒尺寸,由于饲料加工方法的改变,这可能需要加以注明。我们已经忽略了颗粒长度和粒径的重要性,因为现行的加工方法常常导致生产出软颗粒,使得颗粒饲料在实验中或在饲养场破裂。针对家禽日龄或体重给予以精确的颗粒尺寸并使之最优化,可以提高家禽生产性能。 由于家禽的视力敏锐,饲料的粒度也是重要的。研究表明,家禽需要比粉料粒度大的饲料。如果提供给含有等比例的颗粒和细粉的饲粮,家禽将首先采食颗粒饲料。加工质量差的含有过多细粉的饲料常常导致某些家禽只采食颗粒饲料,而将小颗粒和细粉留给那些较温顺的家禽。因为颗粒质量影响生长速度,所以饲料中细粉的存在会影响家禽的均匀性和加工。 如果喂给家禽细粉,可以观察到饲料转化率和增重速度降低(Blakely等,1963;Brewer和Ferket等,1989;Moran,1989;Waibel等,1992)。根据经验,似乎旧的数据表明,细粉每增加10%,将导致饲料转化率降低1%,这在肉鸡的实验中也观察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