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2733|回复: 1

(转)饲料加工和饲料形态影响动物的生产性能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12-15 17:56:0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饲料加工和饲料形态影响动物的生产性能

  Feed processing feed form affects animal performance

  着者:R.S.Beyer, J.S.Moritz. K.J.Wilson和K.R.Cramer 译者:王卫国

  在美国,饲料的首次制料始于20世纪初。所有的商品肉鸡和火鸡都喂给颗粒饲料,这一加工方法这么多年来没有多大变化。事实上,确切的经济效益可能还未很好地确定。今天,现有的饲料厂作为集约化生产的组成部分存在,被认为是必要的和主要的加工成本中心。绝大多数饲料厂家一直努力降低饲料加工成本,这已经导致了降低加工成本的方法。但或许这些方法并没有生产出最佳品质的饲料。我们所知道的是优质饲料和将其制粒的方法会影响饲料的转化率。由于饲料是动物生产中最大的成本之一,因而使饲料制粒最经济的努力就成为关键因素。

  尽管饲料厂依经济带垂直结合,但它们还未由生产完全联合。关于饲料形态或物理质量对饲料转化率、禽群的均匀性和生长速度的影响的实际价值到目前还了解的太少。不能仅仅将饲料厂看为一个成本中心,似乎更应将其看为一种能在其它领域影响集约化家禽生产的“工具”。

  要综述有关制粒对饲料厂和家禽生产性能的影响是困难的。没有进行什么研究,更少有人报告出足够的数据来支持他们的假设。例如,对细粉与颗料在变化区间的数量是否考察过,或颗粒饲料的质量数据报告过吗?两种去掉细粉,但颗粒坚实度不同的饲粮将导致不同的生产性能。而今天,没有这些数据的出版物不应出版。

  有关从饲料转移到家禽的致病菌的风险较小,但确实存在。这是具有潜在极高成本的风险因子。但是,在大多数家禽工业中,这不会影响到饲料加工实践中。显然,我们有使用不同的加工方法改进饲料卫生质量的多种途径,但是,我们总是希望吸收附加的饲料加工成本,以及在饲料的加工、处理和转运到农场的方式上作出基本的改进。

  商业家禽具有某些行为学、生理学甚至是解剖学上的特性,这些特性在加工饲料时需要考虑。某些加工技术会影响某些营养素的生物学利用率并影响到家禽的营养需要。给家禽饲喂颗粒饲料能够提高饲料转化率和生长速度,进而提高家禽生产的经济性已为人们认识有许多年了。因此,肉用家禽饲料总是加工成颗粒饲料或碎料饲料。 对各种文献源的调研表明,制粒使饲料转化率提高0~12%。因为饲料成本是生产肉类成本的主要部分,即使在饲料转化率上有较小提高,也可以增加经济回报。混合和加工饲料的成本也必须考虑。这些成本决不能超过在家禽生产中观察到的生产性能的收益。

  多年来,制粒饲料的基本加工过程是相同的。但在肉用家禽业中却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生产者不再从饲料厂购买饲料,而饲料厂却作为联合体一高效生产系统的一个部分而存在。这样,在一个独立饲料厂中贯彻的强调饲料质量的重要性,由于饲料成为内部制作而下降。营养学家现在对饲料原料的生物学价值和所有家禽的营养需要了解的非常深入。遗传学家已经将家禽的生长速度、体形大小、产量等提高到曾被认为不可能达到的水平。但是,尽管人们已经认识到加工的优质饲料会直接影响生长和饲料转化率,但饲料质量的重要性已经被大大降低了。

  在过去的几年中,由设备制造厂家所恢复的兴趣已经导致了在饲料加工方面的巨大的变化。饲料厂对改变饲料加工参数将有更大的灵活性,这会影响到饲料营养素的供给水平。这一综述的目的是要考察加工质量较低的饲料对家禽生产的不利影响以及在这一水平线上有何改变。

  界定颗粒饲料的质量

  颗料饲料的质量由颗粒耐久性指数(PDI)确定。这是一种简单的测定方法。此法中,颗粒饲料样品在一个回转箱内翻转一固定时间,以模拟饲料的输送和搬运过程(Fairfield.1994)。在翻转之后样品中细粉与颗粒的比值即是PDI值。这样,具有高PDI值的饲料意味着所制作的颗粒饲料在被饲喂之前可以更好地保持其原状。饲料厂应将这一方法作为一种测定颗粒饲料质量的简单方法。不幸的是,在家禽出版物上报道的绝大多数前述文献都是集中于细粉和颗粒的重量值,而不是PDI的值。这使得将家禽饲料质量的许多可用数据的转换即使不是不可能,也变的非常困难。例如,一种筛过的饲料含有100%的颗粒,但可能仅含有“软”颗粒,这类颗粒在饲喂过程中易破碎,这在我们的研究实验中已经观察到(Wilson和Beyer,1998)。

  许多饲料颗粒是在装卸车、储存、螺旋输送以及运送到饲槽的过程中破坏的。饲料的搬运导致了颗粒数量的减少,在某些情况下,严重降低了最终饲喂前饲料中的颗粒总数。因为自动化的饲料输送与搬运系统是必要的,因而对这种情况的最好的补救措施似乎是利用不同的饲料加工方法来增加饲料的PDI值。重要的是要重新强调PDI值是比测定总颗粒数更好的颗粒饲料质量的测定方法。

  制粒和管理上的考虑事项

  在饲养中,家禽的某些行为和解剖学上的特性必须考虑。制粒减少了饲养场的饲料浪费,这部分地归功于鸟类的解剖学特点。显然,家禽没有牙齿,不能咀嚼。没有牙齿,就需要依重力来消耗饲料,肉鸡和火鸡不能轻易地凿地食物。粒度不均匀的饲料增加了浪费,因为较小的颗粒容易从家禽的口中掉出。为了添满素囊,消耗细料或粉料的家禽必须花更多的时间站立采食,这将降低饲料的转化率,因为需要消耗更多的能量采食饲料。甚至喂料器的高度也是重要的,因为放置的高于或低于最佳高度时都会影响饲料的浪费数量。的确,我们的工作已经表明,如果饲料的质量较低时,喂料器的高度应低于推荐的高度。今天的家禽生长期短,体重大,这样能够站立的时间就要短。当然,将饲料制粒还有其它的实际原因,包括减少粉尘,改善输送特性,增加容重,减少分级等。

  选择在较短的日龄增加体重无疑会影响基本的解剖学和生理特性。例如,由于增加生长速度和体重引起的家禽解剖学上的变化意味着家禽的口腔已有轻微的改变。开始,这可能似乎不重要,但这一很小的变化可能影响饲料的溢撒和饲喂时间。

  已知消化系统的解部学结构受饲料粒度大小的影响,进而会影响营养素的吸收(Choi等,1986)。考虑到被选择用于快速生长的肉鸡和火鸡要强制快速达到上市体重,它们的消化系统尚未成熟,这一问题就显得特别重要。研究限于肉鸡和火鸡要求的适宜的颗粒尺寸,由于饲料加工方法的改变,这可能需要加以注明。我们已经忽略了颗粒长度和粒径的重要性,因为现行的加工方法常常导致生产出软颗粒,使得颗粒饲料在实验中或在饲养场破裂。针对家禽日龄或体重给予以精确的颗粒尺寸并使之最优化,可以提高家禽生产性能。

  由于家禽的视力敏锐,饲料的粒度也是重要的。研究表明,家禽需要比粉料粒度大的饲料。如果提供给含有等比例的颗粒和细粉的饲粮,家禽将首先采食颗粒饲料。加工质量差的含有过多细粉的饲料常常导致某些家禽只采食颗粒饲料,而将小颗粒和细粉留给那些较温顺的家禽。因为颗粒质量影响生长速度,所以饲料中细粉的存在会影响家禽的均匀性和加工。 如果喂给家禽细粉,可以观察到饲料转化率和增重速度降低(Blakely等,1963;Brewer和Ferket等,1989;Moran,1989;Waibel等,1992)。根据经验,似乎旧的数据表明,细粉每增加10%,将导致饲料转化率降低1%,这在肉鸡的实验中也观察到。

  加工上要考虑的新事项

  由于食物中有致病菌发生,因而消除作为致病菌源的受污染的饲料的要求会很快影响家禽饲料的加工方法。在从农场到餐桌减少食物中致病菌的努力中,可能的污染源如某些饲料原料将被仔细检查(Pomeroy等,1989)。

  能够提高颗粒饲料质量进而提高家禽生产性能的新的饲料加工设备的可利用性也受到关注。幸运的是,随着我们利用新的加工设备提高颗粒饲料质量,饲料的卫生质量也会改进。这可能也会影响我们目前使用颗粒粘合剂和其它添加剂来改进颗粒质量的方式(Salmon,1985)。

  人们选择不同饲料加工方法的兴趣已经增加。这些方法包括膨胀机、压实器、加压制粒等。在美国使用膨胀机的兴趣最近已经增加,尽管这种方法已经在欧洲使用了一段时间(Vest,1996)。膨胀机是一种在一定程序上类似于挤压膨化机的设备,需要较少的能量和维护投入。

  简单地说,饲料通过一调质器,穿过一在锥形装置和挤压腔之间形成的薄隙。间隙的宽度决定了施于饲料的机械压力,这一间隙由一可调节的液压系统维持。随着饲料通过这一间隙,由于磨擦力而引起温度上升。这样,饲料不仅经历短时温度升高,同时饲料颗粒也经受剪切力。在通常条件下,由于饲料暴露于高温下仅一较短的时间,所以热敏感营养成分的破坏也最低。可以推测,这些因素会导致前述的难于消化的饲料成分的生物利用率的提高,同时降低饲料中微生物的含量(Peisker,1994;Armstrong,1993;Fencher,1996)。

  在加压条件下调质饲料是正在考虑的另一种方法(Pelleting Concept International,1998)。压力的增加使得蒸汽的物性改变,使蒸汽的温度超过摄氏100度。这样就提高了熟化程度和降低了成本。我们实验室的工作表明,这种加工方法大大提高了颗粒饲料的质量(Wilson等,1999a)。

  Wenger公司最近开始试验一种新的设备,它将大大提高饲料的熟化度和颗粒饲料的质量。研究工作已经显示,由这种方法加工的饲料提高了家禽的生产性能(Wilson等,1999b)。由于饲料成本对于家禽生产成本是如此重要,所以,应考虑在家禽饲料生产中加工方法的选择性。

  营养方面的考虑事项

  尽管营养学家已经精确地规定了家禽的营养需要,但有关饲料形态对营养需要的影响的研究工作还没有怎么做。很早前,Jensen等人(1965)发现,与饲喂粉状相似饲粮的生长火鸡相比,饲喂颗粒饲料的生长火鸡需要的赖氨酸量提高了。特别是当赖氨酸含量处于边界水平时更是如此。由于制粒提高了饲粮的生产能量,作者推测家禽需要更多的赖氨酸,因为某些营养素的需要量与另一些营养素的可利用率有关。例如,如果由制粒导致的饲料转化率平均提高10%,则生长火鸡对赖氨酸的理论需要量应是1.43%,而不是粉状饲料时的1.3%(National Research Council)。

  存在的某些问题是,营养素的生物学利用率的许多数据表是基于还未加工的粉状饲料作出的。在实际中,饲喂质量差的饲料和饲喂高质量饲料相比,家禽的生产性能是不同的。

  对饲料厂添置膨胀机或其它形式的饲料加工设备的营养方面的考虑事项很多。从实际的角度看,膨胀机可使饲料厂利用更多的会降低饲料PDI值的原料,而不需要添加提高饲料耐久性的添加剂。因为某些饲料生产者在制粒后添加脂肪,膨胀机可以允许在混合机中加更多的脂肪,消除了在颗粒表面喷涂脂肪的需要。

  环隙膨胀机可生产具有很高PDI值的优质颗粒饲料(Wilson等,1997)。这归功于增加了淀粉颗粒的糊化度,后者起到了将饲料颗粒粘接在一起的胶质的作用。但是,没有什么迹象表明,淀粉糊化度的提高导致家禽对饲料消化率的提高。根据Peisker(1994)报道,膨胀机增加了淀粉的糊化度,增加了脂肪的稳定性,提高了代谢能的水平,降低了微生物污染,并增加了溶解性纤维的含量。Fancher(1996)报道,给公火鸡饲喂膨胀饲料与饲喂仅制粒的饲料相比,提高了生长速度和饲料转化率。我们实验室内的研究数据表明,用膨胀饲料与普通制粒饲料饲喂肉鸡,这些指标提高了5—10%。某些营养学家担心膨胀机会损失某些热敏性营养素,但我们的工作表明,这种损失没有担心的那么大(Coelho,1994)。

  Smith等(1995)发现,膨胀饲料的真代谢能值(TME)没有什么差别,尽管膨胀提高了饲料的转化率。对于制粒的饲料也有类似的数据报道,这是可以理解的,因为由制粒导致的能量增加是由于生产能的增加而不是代谢能的增加。但是,似乎用膨胀机产生的剪切力会增加对原先在纤维物质间相结合的营养素的可利用性。我们实验室的工作表明,当玉米或豆粕在不同的环锥压力下膨胀,可能提高氨基酸的生物学利用率。增加环锥压力,会增加总的真代谢能值、氨基酸的生物学利用率、蛋白质的溶解度和淀粉的糊化度。但是,这些产品是被分别加工的,需要进一步的数据来确定是否不同来源的营养素的相互作用在淀粉糊化阶段发生。蛋白质、淀粉和脂肪颗粒的相互作用在受压下或在高温下应易于相互作用。

  监控水分

  在混合机中添加水分表明,可以增加玉米—豆粕型饲粮的颗粒耐久性并降低制粒的能耗。但是,这一过程对动物生产性能的影响尚未试验过(Fairchild和Greer,1999)。从饲料加工的观点来看,制粒的目的是用最小的生产成本生产高质量的颗粒饲料(Mommer和Ballantyne,1991)。Fairchild和Greer(1999)报道,在混合机中增加粉状饲料的水分含量会降低制粒机的能耗和提高颗粒耐久性。在该研究中,仅提高颗粒耐久性一项就无疑能从经济上改进肉鸡生产。

  以这种方式给饲料添加水分从未进行过内鸡生产性能评价试验。但是,以高比例与水分混合后制粒的肉鸡饲料对肉鸡的生产性能有显着的改进(Yalda和Forbs,1996)。我们进行了一项试验来考察在混合机中对粉状饲料、碎料饲料和普通颗粒饲料添加水分对公肉鸡活增重(LWG)、饲料效率(FE)和死亡率的影响。饲料形式和水分处理应用于0-3周龄笼养研究和0-6周龄平养研究。水分添加是用Agrichem 公司(1999)的系统进行的。

  处理组由高水分和低水分粉状饲料、碎粒饲料和颗粒饲料组组成。低水分和高水分处理组的水分平均分别为92.7%和85.3%的干物质。水分添加在混合机中进行。水分控制采用商业表面活性剂/水喷涂系统,在混合机中直接安装有水分检测器。在水分添加后,立即将粉状饲料混合180秒,然后添加油脂和进行另一个180秒的混合。对碎粒饲料或颗粒饲料处理组,将粉状饲料输送到制粒机,依次使用短时调质器(0.31×0.91m)调质、制料;在82.22℃的恒定温度下保持10秒。颗粒饲料用一台CPMMMHD1000系列制粒机制成(环摸尺寸3.97×31.75mm)。碎粒饲料使用轧辊间隙为2mm的碎粒机制成。所有的碎粒雏鸡饲料均在恒定的制粒机电机负荷下制成。制粒的生长鸡料是在较高的水分含量和较大的饲料体积的复合影响下,以一恒定的生产率制成。样品被依次从每一处理的生产批中收集。对这些样品进行了水分、淀粉湖化度和颗粒耐久性的测定。

  混合日粮的最终水分含量有7%的差别。添加水分的饲料具有较高的PDI值,没有什么细粉,有较高的淀粉糊化度和易于制粒加工。 与粉状饲料处理组相比,碎粒/普通颗粒饲料在两项试验中均表现出较高的活增重和饲料效率(p<0.05)。与低水分处理组相比(数据未显示),高水分处理组在3—6周龄的平养研究中表现出更高的饲料效率(p<0.05)。肉鸡的死亡率仅在3—6周龄的平养研究中受到影响。其中,普通颗粒饲料组的死亡率比粉养饲料组要高(p<0.05)。依这些结果得到的结论是:高水分、制粒的饲粮对饲喂3—6周龄的生长鸡的生产性能是有益的,碎粒饲料或颗粒饲料在肉鸡的整个饲育期都优于粉状饲料。当调整水分含量后,饲料转化率的改进不仅是由于饲料形态,也可能添加的水分带来了某些好处。在制粒前给饲料混合物中添加少量水分的实际应用将需要进一步的研究来确定。

  结论

  家禽饲料的加工质量还未受到足够的重视。大多数饲料加工研究是基于老的加工方法,其结果可能是不可靠的。饲料形态与家禽的行为、管理、解剖学变化等相互作用,甚至会影响某些营养成分的需要。恰当加工的饲料将会增进生长和提高饲料转化率以及产品质量。饲料调质和加工对营养素利用率的影响需要确定,以便增加饲喂程的精确性,并最大限度地降低成本。对碎粒饲料质量、颗粒直径和长度的精确控制能够导致提高效率。最低成本饲料配方应当考虑对饲料质量和家禽生产性能的影响。
中国畜牧人网站微信公众号

评分

参与人数 1论坛币 +1 收起 理由
qiuhao521 + 1 【通过审核】

查看全部评分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互联网,仅供畜牧人网友学习,文章及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010-82893169-805)。
发表于 2010-12-30 10:52:14 | 显示全部楼层
再一次都楼主表示感谢和崇高的致意!
中国多一些楼主这样的人,何愁咱们中国的饲料行业不能把外国鬼子赶出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布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联系我们

关于社区|广告合作|联系我们|帮助中心|小黑屋|手机版|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24号

北京宏牧伟业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京ICP备11016518号-1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1 Comsenz Inc. GMT+8, 2025-7-4 18:08, 技术支持:温州诸葛云网络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