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人 首页 养猪 养猪技术 技术讨论 查看内容

养猪赚钱少的六十个原因或误区

简介
有人说:猪舍应该偏东8-10度、座北朝南.有人说:选址应该在远离生活区的村子外边.有人说:猪舍不能盖在屋后房前.有人说:不能将猪场紧靠公路建造.
关于猪血浆蛋白粉

  西方国家不敢用核武器对付中国,却用生物武器来摧毁我们的经济(畜牧产业),猪血浆蛋白粉这种国外丢弃的东西,但我们很多专家还以为上帝送来圣诞礼物.

  还有玉米,豆粕有霉变,质量不好(饲喂乳猪导致腹泻和发病);有的厂家为了降低成本(不是降低价格),加大菜籽粕、棉籽粕、糠饼添加量.因此使饲料的适口性不佳.为了诱惑猪只进食,又要加引诱剂.

  而浓缩饲料是由蛋白质饲料类如鱼粉、骨粉、饼类及矿物常量元素和微量元素、维生素制剂等配合而成的.浓缩饲料与农副产品如玉米、大麦、薯类、高粱、米糠、麦麸等合理配制后就是全价饲料.事实上,浓缩饲料也同样存在那样的浪费.而更大的浪费还在于:

  农村有丰富的非粮饲料资源,如纯粮酒糟、糖渣、秸杆、豆腐渣、城市泔水、松针、薯类、花生壳、蚕沙、野生药材等等.按营养比例及一定的工艺配制,其实不是太难.不能充分利用,则是更大的浪费.

  比如:目前我国作物秸杆产生量每年5亿-6亿吨,但由于还田量很低,综合利用又缺乏相应的技术和设备,加上目前大部分地区农村已不再利用秸杆作为生活用燃料等原因,故其中的2/3被废弃或直接焚烧.不仅严重浪费资源,而且导致环境污染.目前,我国秸杆资源化利用率很低.所以,开发合理有效的秸杆资源化新技术显得十分迫切.利用秸杆营养丰富的有机肥资源,做成食用菌基料基地,生产香菇、金针菇、鸡腿菇、双胞菇、平菇等食用菌.培育食用菌后留下的农作物秸秆及副产品等培养料,经过必要处理可得到菌糠.一般每100公斤培养料可得到60公斤以上的菌糠.用菌糠拌料喂猪,比米糠好,能接近玉米的饲喂效果.

  每100公斤菌糖可与40公斤米糠拌匀,然后加水.加水量以用手捏指缝间渗水而不滴为度,放人密闭容器(缸)内发酵,待有酒香味时即可取出饲用.

  而一般发酵前的菌糖占饲料量的10%-15%,发酵后占日粮的20%-35%,虽然比例不宜过大,但20%-35%可不是小数字.

  从养殖户来看,成袋来料,剩料就在所难免,而涉及资本金问题,经常会出现小猪吃乳猪料,中猪吃小猪料,大猪吃中猪料现象,造成饲料的浪费,

  有人说了,买饲料过分注重包装不行.产品质量是产品内在质量和外在质量的综合反映.产品的内在质量是指产品的营养指标,如产品的可靠性、经济性等;产品的外在质量是指产品的外形、颜色、气味等.有部分养殖户在选择饲料产品时,往往偏重于看饲料的外观、包装如何,其次是看色、香、味.由于饲料市场竞争激烈,部分商家想方设法在外包装和产品的色、香、味上下功夫,但产品内在质量却未能提高,养殖户不了解,往往上当.所以,选择饲料产品时应选一些信誉好、价格适中的产品,特别是要选用经过饲喂试验的正规厂家生产的产品.而过分贪图便宜也不行.俗话说"一分价钱一分货",这是有一定道理的.产品质量好的饲料,由于货真价实,往往价钱高,价钱低的产品也往往质量低.选择时,不能只看一袋饲料要多少钱,而要看其营养保证值,按推荐配方计算饲料的价格,必要时可以做饲喂试验.长期饲喂营养含量不足的预混料,畜禽会出现拉稀、腹泻现象,这样既阻碍畜禽的正常生长,又要花费医药费,增加养殖成本.

  其实说白了,就是让你多花钱.

  质量弊端

  粉碎后的玉米面不可长时间贮存.因为玉米脂肪含量高,时间久了易变质.粉碎量以15天用完为宜,夏天以10天用完为宜.

  目前饲料厂都是采用新玉米掺合陈玉米生产饲料.据测定,玉米水分含量在14%以上,在贮藏过程中温度达20℃以上时,极易发生霉变,特别是黄曲霉菌产生的黄曲霉毒素B1,是一种强烈的有毒致癌物,对人、畜有很大威胁.而养殖户低价卖新玉米,却花高价买陈玉米生产的饲料.

  采用高粱作猪饲料时,应考虑适口性和鞣酸含量,不宜过高.

  米糠中含有不饱和脂肪酸,易被氧化、发热而酸败,不易保存,米糠中还含有胰蛋白酶抑制因子,它的活性很高,用量过多可抑制猪的正常生长.米糠经榨油后的副产品称为米糠饼

  棉籽饼(粕)是棉籽榨油后的副产品.去壳的棉籽中含40%左右的粗蛋白质和较丰富的磷、铁、锌,因此棉籽饼(粕)也是当前农村发展养猪业中蛋白质饲料的重要来源之一.但是棉籽饼(粕)中含有0.04%~0.08%的游离棉酚,是一种有毒物质.棉酚中毒是积累性中毒,每头猪每天随饲料吃入150mg的棉酚,在28天左右就可引起死亡.棉籽饼(粕)中的棉酚含量与棉花的品种、生长的土壤、气候及棉籽的加工方法均有很大关系.棉籽用螺旋机榨和预压浸提或者螺旋机榨后再浸提,这两种方法中的棉酚含量较少;而用士法夯榨后的大块棉籽饼中的棉酚含量则较高.

  何况现实社会,不法商贩、不法厂家比比皆是,以次充好、假冒伪劣就在所难免.就算正经厂家,利益驱动,投料也未见得绝对标准,工艺也未见得就绝对全面.

  配方弊端:

  配合饲料配方设计的误区

  一.高蛋白低能量

  只求满足粗蛋白的要求,而忽视能量水平,更不能顾及消化率.而客户也只是问产品的粗蛋白质含量多少,有无鱼粉,从未问询能量多少或蛋白质能量比是多少.结果是猪为满足能量需要而将粗蛋白转化为能量,采食量却上升.蛋白能量比是关键.配方的能量低于标准要求,配方中的粗蛋白也要随之下降,而蛋白能量比不变.蛋白能量比在标准中有规定,不宜擅动,肉鸡和猪料同样也要关心蛋白能量比.

  二.忽视配合饲料原料的消化率

  忽视配合饲料原料的消化率,是用大豆粕以外的杂粕时常遇到的问题.由于不计较其所含有毒有害物质,使产品达不到预期的生产效果.尽管已有无毒素的棉籽和双低的菜籽,但配方所用的是何种产品就难说了.因此对棉粕、菜籽粕的一般用量不宜超过5%,然而,厂家为了降低成本,若在配方中加入无营养价值的沸石粉、麦饭石和稻壳粉就更使能量降低了.

  三.滥用饲料添加剂、药物等

  饲料厂通常会为了饲料的适口性,而忽视了主料的重要作用.具体地说能量、蛋白质必须作为主料而首先满足其要求,但养殖户通常只关心添加剂.而药物促生长和保健的观点.使药物残留让我国生产的动物食品难于出口,中国人也深受其害.维生素和饲料级氨基酸,国际饲料分类早就明文规定其不是添加剂.所谓的营养性添加剂是无中生有的东西.有的作者著书说油脂、血粉、羽毛粉也是添加剂,不仅是一个概念性的错误,更是误导养殖户的刀(太宰人了)

  四.滥用NaCl

  动物需要的是体液的钠、氯平衡,而动植物饲料原料中的钠、氯含量则不适合于动物需要.粮谷类及其副产品多是钠<氯,动物性饲料多是钠>氯.而单胃动物和禽类所需则是钠>氯的多,氯>钠的相当的少.NaCl却是钠<氯,传统的方法是加定量的NaCl.结果是动物体液的钠和氯失衡,形成钠低氯高,与生理要求相反.因此引起饮水量过多和粪便含水量、尿量加大,使热量及氮磷流失过大 .所以要以NaCl补充氯和钠,不足的钠要用小苏打(NaHCO3)补充就可保钠、氯平衡.然而,小苏打(NaHCO3)与维生素一起配合时,影响维生素的效价,所以厂家是不会添加小苏打(NaHCO3)的.特别是,有的厂家为了增加饲料的适口性,而多加NaCl.

  现在是配方满天飞的时代,一个饲料配方软件,模拟几千几万个配方,非常简单.而厂家为了卖饲料,配方说得是神乎其神,即使抛开偷工减料且不说,也有许多骗人的成份在里面.可某些养殖户,就是拿着那些所谓的"关键料""中心料"(甚至含较大成分的NaCl)当宝贝.其实,猪只所需营养,每个阶段应该可以是一成不变.所以,你完全可以根据几个配方,每个中的最低量,确定一套(四个阶段)添加量.

  所以,由于地域不同,所使用的非粮资源也可能不同.但我们可以确定饲料配制的基本原则:微量元素、"添加剂",各个阶段恒定不变.其他成分通过精确计算,不添加,不酌减,但粗纤维的增量只按需求计算(多添加,但不计斤数).而最重要的是:适口性是关键的关键.

  适用性弊端

  一年四季,气温不同,猪对营养的需要也不同,但现在不论饲料厂推荐的配方,还是请专家设计的配方,都不可能在一年四季都适用.冬季用高蛋白配方,会造成蛋白的浪费,夏天用高能配方会造成能量的浪费等.如果我们能适时调整配方,使全群料肉比降低0.1的话,对一个万头猪场来说,一年就可节省饲料10000×90×0.1=90000公斤,折合人民币12万元以上.也许有人要问,恒温养猪也存在这种问题吗?那是当然.因为,在北方,冬季取暖连楼房要达到18℃都不容易;而在南方,高温降低也很难.

  舍温在18~25℃之间,猪只有可能变得太肥(瘦肉率低),这是大自然的定律.但由饲料配方营养成分修正,这种趋势是可以改善.然而,饲料配方营养成分,我们不可能根据温度每天改变.更不可能一天三遍把饲料配方营养成分随时改变.特别是全价饲料,根本就没有若干种

  因此,坚持自配全价料,科学制定饲养周期.养猪户要根据本地饲料原料的自有资源,以及所养猪的品种和饲养日龄阶段来配制全价饲料,只有坚持这样做,才能称得上是科学、合理养猪,才能有效保证理想的2.4-2.6∶1全程料肉比,才能保证按期4个月达标准体重出栏.为此,我们推出:…….

  13.饲料误区一:用错饲料

  用错饲料的情况有三.

  一.现实社会,不法商贩、不法厂家比比皆是,以次充好、假冒伪劣就在所难免.就算正经厂家,利益驱动,投料也未见得绝对标准,工艺也未见得就绝对全面.

  二.从养殖户来看,成袋来料,剩料就在所难免,而涉及资本金问题,经常会出现小猪吃乳猪料,中猪吃小猪料,大猪吃中猪料现象,造成饲料的浪费,当然影响养猪赚钱.

  三.无论大猪小猪,自配饲料一成不变.结果就是:适口性不佳,消化吸收不可能最大化,造成饲料隐性消耗.更有可能影响消化器官,造成长期消化不良.

  所以,过分注重包装不行.产品质量是产品内在质量和外在质量的综合反映.产品的内在质量是指产品的营养指标,如产品的可靠性、经济性等;产品的外在质量是指产品的外形、颜色、气味等.有部分养殖户在选择饲料产品时,往往偏重于看饲料的外观、包装如何,其次是看色、香、味.由于饲料市场竞争激烈,部分商家想方设法在外包装和产品的色、香、味上下功夫,但产品内在质量却未能提高,养殖户不了解,往往上当.所以,选择饲料产品时应选一些信誉好、价格适中的产品,特别是要选用经过饲喂试验的正规厂家生产的产品.

  而过分贪图便宜也不行.俗话说"一分价钱一分货",这是有一定道理的.产品质量好的饲料,由于货真价实,往往价钱高,价钱低的产品也往往质量低.选择时,不能只看一袋饲料要多少钱,而要看其营养保证值,按推荐配方计算饲料的价格,必要时可以做饲喂试验.长期饲喂营养含量不足的预混料,畜禽会出现拉稀、腹泻现象,这样既阻碍畜禽的正常生长,又要花费医药费,增加养殖成本.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互联网,仅供畜牧人网友学习,文章及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010-82893169-805)。
1

头晕

伤心
2

搞笑

抗议
3

路过
18

已阅
4

支持
3

超赞

刚表态过的朋友 (31 人)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引用 飛馬尋空 2013-8-31 02:00
懂知识的有几个喂猪呢?
引用 古文胜 2013-8-12 07:33
学习力
引用 KevinH 2012-8-21 15:50
实用
引用 wwwhusubing 2012-5-31 21:52
懂知识的有几个喂猪呢?
引用 lyl 2012-5-29 09:55
总结的很实用啊

查看全部评论(5)

发布主题 联系我们

关于社区|广告合作|联系我们|帮助中心|小黑屋|手机版|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24号

北京宏牧伟业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京ICP备11016518号-1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1 Comsenz Inc. GMT+8, 2025-5-2 12:38, 技术支持:温州诸葛云网络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