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原理:发酵豆粕采用优质多菌种协同发酵,利用微生物丰富的酶系,将植物大分子蛋白降解为寡肽,并将植物蛋白中的抗营养因子如胰蛋白酶抑制因子彻底分解,植物细胞壁100%破裂,蛋白质消化率大于95%,显着改善适口性和消化率。
2) 加工流程:豆粕加水拌匀→蒸煮→接种→发酵及后熟→干燥→磨粉→包装。
3) 优点:适口性好,具有特殊天然发酵酸香味,提高饲料采食量;无杂菌和有害菌,稳定性好 ;酶和维生素补充剂;益生菌源泉,快速建立健康平衡的肠道微生物区系;发酵时间适当后,可去除豆粕中抗营养因子,降低植物性蛋白抗原性;经发酵酶解将大部分大分子蛋白质降解为小肽及氨基酸,消化吸收率提高,预防乳猪营养性腹泻。
发酵豆粕质量鉴定
1) 感官判断:颜色淡黄色至灰黄色、气味清香酵母味,不能有刺鼻的味道。
2) 泡水判断:发酵过的产品泡水后为悬浊液,久放后变糊甚至发臭(因为有菌,加水后会变质)。
3) 氨基酸测定:发酵豆粕氨基酸含量与豆粕应该是非常一致,各氨基酸含量均上升10%左右。如果氨基酸特别高或谷氨酸、半胱氨酸含量特别高,就表明掺进杂蛋白。
4) 酸溶蛋白测定:此值在6-10%为宜,过低说明没有发酵好,过高则可能掺杂。
5) 其它:杂菌数量不宜过多,黄曲霉毒素不能超标。
|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互联网,仅供畜牧人网友学习,文章及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010-82893169-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