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李业明

三黄鸡的着色问题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12-18 16:31:24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正在为色素的事烦恼呢,学习了不少哦

但是市场仍然需求,色素沉着不好,一般就是养殖户像饲料企业发难的时候了。

请问目前市场上到底有多少种着色剂?有没有人有这个数据呢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互联网,仅供畜牧人网友学习,文章及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010-82893169-805)。
 楼主| 发表于 2008-12-19 10:34:11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51楼 天才兽医 的帖子

土鸡养殖时间越长,体重越大,同时也需要更多的色素进行沉积在体表,同时沉积在体表的色素是随着时间逐渐褪色的。所以在青饲料较少的季节散养鸡的皮肤和脚表现偏白。
 楼主| 发表于 2008-12-19 10:40:12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cara 于 2006-12-10 09:42 PM 发表 曾试过:添加5%苜蓿对蛋黄的颜色影响较明显 估计对。。。

 

现在关键是中国没有那么多的苜蓿草粉,呵呵!

发表于 2008-12-19 11:38:17 | 显示全部楼层

着色就是色素(类胡萝卜素)在鸡的皮肤、脚胫、脂肪等组织中沉积过程。鸡本身不能合成这些色素,必须从饲料中摄入

着色分二阶段。

第一阶段是通过加入黄色色素,以确保底色为黄色,此阶段称为饱和阶段

第二阶段是在黄色基底上通过加入红色色素,使之从黄色转变为金黄 ——橙红色,此阶段称为增色阶段

 

脚胫或胴体的着色至少要3周-4周(平均为25天)才能完成。

脚胫着色是上皮细胞新生成组织的着色,当色素沉积于脚胫组织后不再发生代谢,但由于上皮细胞组织不断脱落更替,色素会有损失。这一再生过程要3-4周。

胴体着色针对皮下脂肪和上皮细胞。脂肪着色是色饱和过程(第一阶段),大约需3-4周而使类胡萝卜素沉积于脂肪中。

发表于 2008-12-19 11:42:21 | 显示全部楼层

玉米

黄玉米的颜色来自两种色素:黄体素玉米黄质,合称为叶黄素,位于玉米胚乳部分,两者相对稳定,55%黄体素、45%玉米黄质。玉米中叶黄素含量差异较大,从12mg/kg到25mg/kg不等,平均为20mg/kg。

 

玉米蛋白粉

玉米蛋白粉的叶黄素含量差异亦较大,从10mg/kg-300mg/kg。含粗蛋白质为60%的通常为200mg/kg-220mg/kg,但由于玉米蛋白粉是玉米带水加工制成的,这一过程涉及到玉米在酸中的水解,会导致叶黄素部分失活,所以其叶黄素生物活性是玉米的80%,一般按180mg/kg可利用叶黄素计算。

 

加丽素黄

 

由瑞士Roche公司制造,含有10%的阿朴胡萝卜素乙酰酯。而阿朴胡萝卜素乙酰酯对肉鸡胴体着色效价相当于玉米叶黄素和玉米蛋白粉叶黄素的1.25倍。

 

加丽素红

 

由瑞士Roche公司制造,含有10%角黄素。在色素沉积的第二阶段,玉米黄质(橙黄色,亦叫橙黄素)和角黄素(深红色)主要沉积于皮肤,使脚胫呈橙色,胴体呈金黄色。由于角黄素为较深的红色色素,它对产生金色的效果比玉米黄质更有效

万寿菊粉(含90%黄体素)

 

为浅黄色素,因此对脚胫着色很不经济,对脂肪着色相当于阿朴胡萝卜素的30%-60%的效价

 

松针粉

因含叶黄素太低(平均78mg/kg)且生物利用率也不确定,更不经济。

 

红辣椒

其中的类胡萝卜素对肉鸡着色无效。其中的活性类胡萝卜素(辣椒红素)在皮肤、脚胫、脂肪中的实际沉积很差(在蛋中沉积效果较佳)。

 

金闪闪

新加坡建明公司产叶黄素,价格比加丽素黄低,7份-9份相当于1份加丽素黄的着色效果。

 

红艳艳

建明公司产的角黄素,因价格性能比远逊于加丽素红,现只用于某些医药化工领域。

 

 

发表于 2008-12-19 11:46:32 | 显示全部楼层

影响肉鸡皮肤着色的因素

1.色素本身特征

1)可利用性

作为VA元的活性越高,可利用性越低,所以b-胡萝卜的着色效果很差。另外,饲料原料中含的天然叶黄素的利用率只相当于化学合成着色剂的70%-80%。

 

2)稳定性

 

不同的叶黄素类色素的易氧化程度不同,越稳定则着色效果越好。

 

3)效用性

即产生正确的色调,不同的叶黄素颜色从黄、橙、红至紫,黄体素产生黄色,虾黄素产生红色,玉米黄质为橙色、桔黄色素偏红色。另外,饲料中添加合成着色剂的均匀度也影响着色效果。

4)配比性

 

一般植物原料中黄体素较多,玉米黄质少,黄玉米中的黄体素与玉米黄质的比例较适合,所以大量使用优质黄玉米可取得很好的着色效果。另外,化工合成产品加丽素红与加丽素黄需适当比例才可达到满意的着色效果

5)色素总量

 

以黄玉米、豆粕为基础的肉鸡料每公斤含天然叶黄素10-12mg,鸡脚胫色度可达罗氏比色扇4-5度,配合玉米蛋白粉、叶粉可使叶黄素含量达20mg/kg,色度可达6度以上。一般品质越好的玉米,所含叶黄素越多,着色效果也越好。

 

 

发表于 2008-12-19 12:37:42 | 显示全部楼层

 

饲料因

1)脂肪含量    氧化类胡萝卜素是脂溶性物质故日粮中脂肪水平过低会影响其吸收,进而影响皮肤着色,通常添加3%—5%的动物油脂,可提高着色效果。饲料中脂肪的过氧化物及大量游离脂肪酸含量越高,色素沉积越差,且饲料的适口性也差,因此在饲料中加入适量的抗氧化剂如维生素E,对色素沉积有好处。

 

3)VE含量     试验证明,足够的VE对于色素在消化道的吸收和沉积有帮助,这可能与VE的抗氧化作用有关。

(4)Ca 水平     叶黄素在血液中的输送依赖于脂蛋白,而Ca 对脂蛋白的亲和力大于叶黄素。所以Ca 量太高会对叶黄素的吸收造成竞争性抑制,使着色效果变差。

 

(5)霉菌毒素    霉菌不仅消耗饲料中的营养,使饲料变质,而且它能阻止或减少胆汁的分泌,并显著降低小肠对氧化类胡萝卜素的吸收、输送和沉积功能。

(6)抗营养因子   棉粕中的棉酚、菜粕中的芥子苷硫葡萄糖苷单宁、木薯粉中的一些过氧化酶都会直接或间接的影响皮肤的着色。

 

(7)营养不平衡   饲料中VE、蛋氨酸、胆碱、微量元素水平不当都会造成着色不良。另外,饲料中盐份过高、硝酸盐过高也会影响着色效果。能量水平及适口性也影响着色。

 

(8)日粮原料种类  日粮中大麦、米糠、黑麦、高粱、粗制木薯粉等都有抑制色素沉着作用,当日粮中米糠在20%及20%以上时会使肉鸡皮肤变浅。

 

9)饲料加工工艺  饲料产品加工制粒时蒸汽温度高、时间长则叶黄素被破坏损失量就越大。

 

10)饲料中药物使用        研究显示,某些药物如尼卡巴嗪、哌嗪类药物、吩噻类药物过量使用对着色有不良影响,而土霉素、金霉素、阿散酸等在某些情况下可改善鸡体的着色效果。

 

 

 

发表于 2008-12-19 12:40:28 | 显示全部楼层

饲料因

1)脂肪含量    氧化类胡萝卜素是脂溶性物质故日粮中脂肪水平过低会影响其吸收,进而影响皮肤着色,通常添加3%—5%的动物油脂,可提高着色效果。饲料中脂肪的过氧化物及大量游离脂肪酸含量越高,色素沉积越差,且饲料的适口性也差,因此在饲料中加入适量的抗氧化剂如维生素E,对色素沉积有好处。

2VA含量      由于VA与脂溶性色素有相似结构,在吸收时存在着竞争抑制,如VA超过2IU/kg时,色素的吸收受到抑制,影响着色效果。不过,如日粮中VA水平过低,低于 600IU/kg时,会使部分色素在体内转化为 VA,也影响色素沉积。

 

 

 

发表于 2008-12-19 12:45:27 | 显示全部楼层

遗传生理因素

 

1)不同品种、品系的肉鸡沉积叶黄素的能力存在遗传上的差异;

2)公鸡沉积色素能力强于母鸡,随母鸡龄期增长,肠道吸收色素的功能下降。

3)鸡体所处生理状态如甲状腺分泌能力,酶消化能力,应激状态等对叶黄素吸收及沉积均有一定影响。

饲养管理方面

 

据研究,饲养密度过大,通风不良,高温高湿的不利环境,光照不足等方面都会影响色素的沉积效果。此外,饲养方式不同,如笼养和网上平养与地面平养的鸡相比,着色差别有1-2个罗氏单位。

 

疾病因素

 

凡是影响鸡消化道系统消化、吸收功能的疾病都对氧化类胡萝卜素在鸡体的吸收沉积产生不良影响,特别是一些慢性的、非典型的疾病更值得注意。

 

1)球虫病     对禽类着色的影响虽是间接,但很严重,对球虫病的有效控制是肉鸡着色最重要的生产管理因素。

 

2呼肠孤病毒   感染呼肠孤病毒 ,亚临床表现为免疫系统受抑制,这都造成着色不佳。

 

3)患沙门氏菌病、新城疫、慢性呼吸道病、肠道寄生虫病都会导致肠道粘膜损害,降低禽体对色素的吸收沉积,使皮肤颜色变浅。此外,传染性贫血、出血性肠炎、传染性支气管炎、大肠杆菌病等疾病也会严重影响色素沉积

肝脏或胰腺发生病变也会间接引起叶黄素的吸收不良。

 

 

发表于 2008-12-19 13:02:53 | 显示全部楼层
黄羽肉鸡色素沉积规律:前期色素沉积较快,中期缓慢,后期色素沉积加快。所以,在黄羽肉鸡前期料中,色素添加要有一定的量,否则,会受生长出售期的限制,影响色素沉积。上海、苏南、浙江黄度要求较高,胫部皮肤黄度要求在11度、有的甚至12度以上,腹部皮肤黄度在7-9度。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布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联系我们

关于社区|广告合作|联系我们|帮助中心|小黑屋|手机版|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24号

北京宏牧伟业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京ICP备11016518号-1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1 Comsenz Inc. GMT+8, 2024-5-20 02:16, 技术支持:温州诸葛云网络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