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湖南大力推进大型沼气工程建设,兴建了270多处大型沼气工程,近200万头生猪、牛羊等畜禽粪便通过厌氧发酵,产生了大量的清洁能源,同时解决了规模养殖带来的畜禽粪便污染问题,有力地助推了全省两型社会建设。12月7日,湖南省政府召开十大清洁低碳技术推广工作会议,沼气技术赫然在列。可以预见,在湖南省委、省政府的大力推动下,湖南沼气技术将得到进一步推广,惠及千家万户。在此背景下,红网能源频道特联手湖南省政府农村工作办公室推出系列报道,关注湖南农村沼气建设。
(中午时分,57岁的岳阳县筻口镇莲塘村村民胡建华用沼气炒菜。左边墙上为沼气用表及开关。)
“以前周边村民对养殖场造成的污染有很大意见,养殖场与村民经常闹纠纷。”2012年12月6日,站在岳阳县筻口镇莲塘村同发农业科技公司大型沼气工程现场,岳阳县能源生态局局长王有新指着沼气工程附近坡上的养猪场说。
57岁的莲塘村村民胡建华已不愿再提起以前养殖场带给他们的困扰。因为住在养猪场附近,每天臭气熏天的不说,猪场的排放物有时还会从坡上流下来,周边污染很严重。
2009年,养猪场在国家补助下建设了沼气工程。然而,1200m³大型沼气工程所产的沼气,除了用于发电和取暖,还有部分没有得到充分利用,既浪费了资源,还带来了污染。
随后,岳阳市农办、岳阳市农村能源系统通过走出去,到湖北天门、仙桃等地学习先进经验,认为通过市场运作模式,建设集中供气工程是最合适的选择。
按照计划,岳阳县能源局采取每个计划用气户收取300元的初装费,同时按1.3元/m³的价格向用户收取沼气使用费,实行刷卡交钱,插卡用气,钱完气断。其中,莲塘村委会为管理方,对沼气使用费收益按“334”比例分配,即沼气费收益的30%用于支付供气方报酬,30%作专项基金,用于集中供气公共管网维护,40%用于支付管理方报酬。专项基金由能源局、管理方和供气方三方共同管理,同时涉及方相互签订合同,规范权力与义务。
2010年7月,同发农业科技公司大型沼气工程竣工投入使用。这个由1200m³发酵罐、管网设备、末端燃气具3部分组成的大型沼气项目,向莲塘村、移山村240户农户连片供气,同时也是湖南省集中供气最早的一家。
临近中午,胡建华切好菜,顺手打开旁边的炉灶,沼气燃烧出蓝色的火焰。“这火可比液化气烧的大多了!”胡建华说,家里共5口人,平时做饭烧水都用沼气,一个月下来也就20来块钱,相比之前用煤气一个月至少得花费50块钱,划算多了。
启动集中供气后,沼气得到了最大程度的利用。“1200m³沼气项目日均产沼气360m³,按每户日耗沼气1m³,年均供气300天计算,年创产值9.3万元,完全可以保证在盈利情况下良性运行。”王有新介绍,该沼气项目供气240户,相当于建了240个户用沼气池,按1个户用沼气池相当于封山育林3-5亩计算,相当于封山育林近千亩。
来源:红网
|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互联网,仅供畜牧人网友学习,文章及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010-82893169-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