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另一家被经营户称为“回收价最高”的屠宰场的负责人则拒绝回答这个问题。 据屠宰行业的业内人士说,因为猪头肉和猪下水的数量不多,是比较畅销的猪肉产品,所以利润也比猪肉要高些。此外,屠宰场的空间有限,容不下所有经营户都去清洗肠肚,所以要回收猪头肉和下水。 一些来自屠宰行业和商务局系统的人士说,昆明市的定点屠宰场都是代工,免费为经营户屠宰生猪,回收猪头肉和猪下水,还有一些郊县的屠宰场所也是这种交易模式。 “现在昆明城区的所有屠宰场基本都是免费屠宰,就靠回收猪头肉、猪下水等产品的利润来维持屠宰场运转,以前屠宰场和经营户就曾多次为此扯皮。有些屠宰场跟经营户双方通过协议定价,如果市场行情发生变化,需要重新议价,但大部分都是口头协议。”一名商务局官员说,“屠宰企业和经营户之间的行为是市场行为,回收价格高低也完全是市场规律,管理部门不能以下发文件的形式来规定这些猪肉副产品的具体价格。” 4、“卖肉的不如开屠宰场的” 连日来,记者到昆明多个农贸市场走访得知,市场上零售的猪小肠价格约为15元/公斤,猪大肠16元/公斤,而生猪头肉根本买不到。商贩们说,猪头肉一般被做成熟食出售。“屠宰场回收后,按猪头肉、内脏等分类,有的屠宰场分了近10个类别,每一类产品又承包给别人,进行所谓专业化经营,这样更有利可图。比如经营猪头肉的,被称为猪头肉老板,他们与屠宰场签了猪头肉承包合同,每天他们从屠宰场拿到猪头肉,再转手销售。从收猪的经营户算起,一般要经过四五道转手,猪头肉和猪下水才会到熟食摊上。” “说实话,这对我们收猪的影响不大。屠宰场赚了我们的,我们要从养猪农户身上找回来。”经营户梁先生说。在生猪经营这条利益链上,有养猪农户、收生猪的经营户、卖猪肉的经营户和屠宰场。众多经营户都认可这样一个利益倒金字塔——“养猪的不如收猪的,收猪的不如卖肉的,卖肉的不如开屠宰场的。” “短时间看,损害的是养猪农户利益。屠宰场低价向我们回收猪头肉和猪下水,我们失去的这部分利益不能从卖猪肉的人那里赚回来,只能通过收购生猪时压价赚回来。所有收猪的经营户都压价,养猪农户只得低价把生猪卖给我们。短时间内亏的是养猪户,不是我们经营户。 从长远看,生猪价格低,导致养猪农户积极性受挫,猪出栏的数量减少,导致生猪供应数量减少,肉价格上涨,最终影响千家万户的利益。” 一些经营户已经打听到,昆明主城区有多家生猪定点屠宰企业将在今年底前关闭、搬迁和整合提升,将规划建设4个肉类联合加工企业。“从过去来看,生猪定点屠宰在保障肉食品安全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随着屠宰场数量的减少,我们担心过度集中容易形成垄断格局。”经营户们希望有关部门加强监管,防止屠宰业经营者过度集中,形成垄断。 西山区发改局物价检查所所长张浩表示,下一步,该物价检查所将积极向生猪经营户收集意见,向上级反映,积极配合相关职能部门,共同管好生猪屠宰市场,维护市场秩序,让群众吃到放心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