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人 首页 饲料 饲料要闻 查看内容

直播:农业部就玉米结构调整和生猪生产形势举行新闻发布会

3246 原作者: 畜牧编辑
简介
农业部定于2016年4月7日(星期四)上午10时,农业部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向媒体介绍玉米结构调整与生猪生产形势有关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



  叶贞琴:

  在调减目标上,去年11月份,农业部下发了《“镰刀弯”地区玉米结构调整的指导意见》,提出到2020年,“镰刀弯”地区玉米面积调减5000万亩以上,计划今年调减1000万亩以上。

  在调减的路径上,有多种路径、多种方式,有六个方面。一是适宜性地调。重点是调减高纬度、干旱区的玉米,改种耐旱的杂粮杂豆和生育期短的青贮玉米。二是种养结合地调。重点是粮饲兼顾,调减籽粒玉米、发展青贮玉米和苜蓿,把“粮仓”变为“粮仓”+“肉库”+“奶罐”。三是生态保护地调。调减石漠化地区的玉米种植面积,改种有生态涵养功能的果桑茶等经济林、牧草饲草等,既保护生态环境,又促进农民增收。四是种地养地结合地调。重点是东北地区恢复大豆玉米的轮作,因地制宜的发展苜蓿玉米轮作,华北地区实行冬小麦夏花生的复种,发挥豆科作物的固氮养地的作用。五是围绕市场地调。发挥龙头企业和新型经营主体的带动作用,实行订单种养、产销结合。六是有保有压地调。在调减非优势区玉米面积的同时,对优势主产区、核心区的玉米还要稳定,还要加强高标准农田建设,加强科技推广,提升整个玉米的产能。关于玉米结构调整主要讲这几个方面。

  叶贞琴:

  二、关于生猪生产形势

  关于生猪生产形势,有两方面的情况。第一,当前生猪生产情况到底怎么样。农业部高度重视生猪产业发展,抓生产保供给,抓监管保安全,抓转型促生态,应该说总体上生产水平一年比一年有提升。一是形成了比较充足的生产能力,十年期间猪肉的产量增加了近1000万吨,基本上满足了人口增长、收入提高和城镇化提升带来的新的消费需求。二是质量安全稳定向好,畜禽产品例行监测合格率多年保持在99%以上,特别是近几年生猪养殖中使用“瘦肉精”基本杜绝了。三是养猪业转型升级取得了明显成效。2015年出栏500头以上的规模化养殖比重已经达到45%左右,比2005年提高了32个百分点,应该说这是不容易的。农牧结合的生态养殖模式快速发展,应该说千家万户分散的养殖的局面有很大的改观。

  但是,客观地说,目前养殖业发展水平总体还不高,生猪养殖户年平均出栏规模比较小,还有55%的出栏肥猪由年出栏500头以下的小散户提供。小规模大群体的生产格局特别容易出现“一哄而起”、“一哄而散”的情况,所以我们担心的价格大涨大跌也主要在这块,我们保障均衡供给难度也在此。从畜牧业发展环境来看,环保压力对规模养殖的约束趋紧,突发食品安全事件和疫病对生产冲击不能掉以轻心,畜产品进口压力越来越大。目前看我们成绩很大,但是问题也不少。

农3.jpg

  农业部畜牧业司司长马有祥


农4.jpg

  农业部种植业管理司副司长潘文博


  经济日报记者:

  我想问关于玉米结构调整的问题,目前我们知道农民种玉米的收益要远高于其它作物,玉米调减后农民应该种什么呢?收益如何能够保障呢?还有,现在不可能再依靠行政手段来推动农民种什么或不种什么,那么我们的目标如何能够顺利实现呢?谢谢。

农5.jpg


  经济日报社记者提问

  潘文博:

  农民是农业生产的主体,也是农业结构调整的主体,农民调不调,调多调少,主要看价格,只要效益好,有钱赚,农民就愿意调。回到您提出的问题上,玉米效益好,调了之后农民种什么,如何保证收益,又如何推动这项工作呢?我们主要考虑四个方面:

  一是靠规划的引导。刚才叶主任已经讲过,去年11月份农业部制定下发了《“镰刀弯”地区玉米结构调整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调减玉米,主要改种市场需要的大豆、青贮玉米、杂粮杂豆、马铃薯、苜蓿、优质牧草等作物,各地也制定了具体实施方案,引导农民因地制宜地调整优化玉米结构。

  二是靠政策扶持。调整优化玉米结构需要市场信息的引导,但是更需要的是政策的扶持,这样才能让农民愿意调、调得动、稳得住。如何做到这一点呢?今年在财政部的支持下,农业部整合了35亿元的资金,重点支持玉米的结构调整,用于“镰刀弯”地区的粮改饲和粮豆轮作的补助,目的是让改种青贮玉米也好、改种大豆也好、改种饲草也好,这些作物的收益与过去种籽粒玉米的收益基本相当。

  三是靠指导服务。农业部已经组织专家制定了分区域、分作物的技术方案,引导农民科学安排种植结构,同时也指导各地落实好替代作物的种子、配套的机具等物资,搞好余缺调剂,保证结构调整的需要。针对玉米改种大豆之后可能出现的除草剂带来的药害问题,我们已经组织了植保专家制定了具体的应对方案,筛选了替代的药剂品种,确保后茬作物生产的安全。

  四是靠示范引导。在结构调整过程中,我们重点要发挥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农业企业在结构调整中的示范引导作用,率先推广结构调整的技术模式。目前来看,市场信号的引导作用和政策扶持的预期效应已经开始显现,今年玉米结构调整现在看已经有了良好的势头。据各地反映和农业部农情调度,今年玉米主产省的玉米种植意向呈减少的趋势,是近13年以来玉米面积首次减少。刚才叶主任也讲了,过去10多年玉米面积增加了2亿多亩。过去是年年增,现在有一个好的势头,玉米面积要调减。特别是玉米面积库存压力最大的黑龙江省,今年预计玉米面积减少1500万亩左右。谢谢。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互联网,仅供畜牧人网友学习,文章及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010-82893169-805)。

头晕

伤心

搞笑

抗议

路过

已阅

支持

超赞

最新评论

发布主题 联系我们

关于社区|广告合作|联系我们|帮助中心|小黑屋|手机版|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24号

北京宏牧伟业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京ICP备11016518号-1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1 Comsenz Inc. GMT+8, 2025-5-10 16:06, 技术支持:温州诸葛云网络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