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双汇并购 2013年9月26日,双汇和史密斯菲尔德历经了120天的审查、投票,宣布历时四个月的并购交易正式完成。双汇国际以71亿美元完成了对史密斯菲尔德收购,成为全球最大的肉制品企业。后者成为双汇国际的全资子公司,继续以原名称和品牌运营。 收购完成后,双汇国际发布战略增长计划。包括:增加由美国向亚洲的出口量,建立新的全球贸易运营平台,以及研究和史密斯菲尔德合作向中国推出高端产品。 有差距不可怕,可怕的是有差距却无竞争。 在中国,一头母猪年提供的活仔数不足14头,这个数字在美国是20头以上。 生产水平提升,同样的粮食就能生产更多的猪肉。 生产水平提升,病死猪无害化处理长效机制才会有好的源头。 生产水平提升,养猪人才会获得好的经济收益。 只有敢于、乐于竞争,中国的养猪业才会得到良性发展。 中国的养猪业,需要鲶鱼。而史密斯菲尔德公司就是。 我们认为,通过双汇并购案,新的技术与安全标准、新的生产方式将给中国本土企业和产业带来新的冲击,从生猪养殖到肉制品生产加工的整个行业,都将或主动或被动的进行一场产业升级。优胜劣汰之后,整个行业将变得更加强大和健康。 5、兽用处方药 兽药是用于预防、治疗、诊断动物疾病或者有目的地调节动物生理机能的特殊商品。合理使用兽药,可以预防和治疗动物疾病,促进养殖业的健康发展,如使用不当、使用过量或违规使用,则会造成动物或动物源性产品质量安全风险,甚至危害人类健康。而我国畜禽死亡率高,不规范用药也是重要原因之一。因此,《兽药管理条例》明确规定对兽药实行分类管理制度。 2013年10月9日,农业部发布《兽用处方药和非处方药管理办法》和《农业部关于修订<执业兽医管理办法>的决定》。 再然后,10月10日,农业部发布了《兽用处方药品种目录(第一批)》。 制定并施行上述政策是我国兽药使用规范化管理的重要标志,是提高兽药安全使用水平、保障动物产品质量安全的重要措施,对维护公共卫生安全和人类健康具有重大意义。 它们的发布,也引起了行业人士尤其是动保从业人员的强烈关注,而如何对待它们,考验每一个人的判断力、洞察力和经营力。 6、鸡蛋期货 鸡蛋期货,是中国首个畜牧期货品种和鲜活农产品。2013年3月18日,大连商品交易所发布鸡蛋期货合约草案。9月25 日,中国证监会批准大连商品交易所上市鸡蛋期货合约。11月8日,鸡蛋期货在大连商品交易所上市。根据大商所公布的合约内容,鸡蛋期货交易品种为鲜鸡蛋,交易单位为5吨/手,报价单位为元/500千克,最小变动价位为1元/500千克,涨跌停板幅度为上一交易日结算价的4%,交易手续费为成交合约金额的万分之一点五。 目前我国蛋鸡存栏量已达15亿只,鸡蛋年产量近3000万吨,从业人员超过1000万人,种鸡、蛋鸡、鸡蛋零售、饲料、兽药、疫苗等相关产业年产值超过3500亿元。当前形势下推出鸡蛋期货形成市场集中权威的未来价格并为经营者提供避险工具,有助于企业稳定生产、改善经营,提高抗风险能力;加快鸡蛋行业标准的推广普及,进一步提高鸡蛋产品的质量安全水平;有利于平抑行业周期性波动带来的巨大冲击。 7、畜禽污染 这一话题从来没有像2013年这样被重视并持续关注。从年初开始,由黄浦江漂流猪事件引发的畜禽污染问题就受到媒体广泛关注,层层深入予以曝光报道,并持续到年底。 《畜禽规模养殖污染防治条例》(以下称“条例”)于2013年10月8日国务院第26次常务会议通过,11月11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签署国务院令,公布“条例”,自2014年1月1日起施行。 随着我国畜禽养殖量不断扩大,养殖污染已成为农业农村环境污染的主要来源。运用法律手段,促进养殖污染防治,对推动畜牧业转型升级、有效预防禽流感等公共卫生事件发生、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专家们普遍认为,“条例”的颁布有利于鼓励规模化、标准化养殖,统筹养殖生产布局与农村环境保护,严格落实养殖者污染防治责任,扶持养殖废弃物综合利用和无害化处理,使畜禽养殖污染明显改善,保护生态环境,促进畜牧业持续健康发展。 对于大型养殖企业,表面上虽会增加环保成本,实则是发展契机,而养殖业的市场集中度也将会在这个条例的催化下加速提升。对于传统中小型养殖户来说,则是挑战大于机遇。 8、香港奶粉限购令 2013年,网络媒体和网民对奶业的关注贯穿全年,关注的重点由洋品牌到国产奶粉,由质量到价格,由市场到奶农,可以说覆盖了整个奶业链条。1月下旬曝出的新西兰奶粉双氰胺事件成为媒体聚焦洋奶粉质量安全问题的起点。3月1日,香港的奶粉限购令让举国哗然,3月末央视《每周质量报告》披露标榜为荷兰原装进口的“美素丽儿”奶粉,实际上是被不法进口商掺杂过期奶粉后重新灌装的问题奶粉。6月初国务院部署加强婴幼儿奶粉质量安全工作时提出的“按药品管理办法监管婴幼儿奶粉质量”,6月中旬九部委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监管婴幼儿配方乳粉质量安全工作的意见》都受到媒体及网民热议与肯定,被称为“奶粉新政”。7、8月份国家发改委反垄断调查剑指“洋奶粉暴利盛宴”,涉及合生元、美赞臣等六家知名企业获得史上最大奶粉价格垄断案罚单。9月份,中国乳制品工业协会筛选出伊利、蒙牛等6家国产婴幼儿奶粉品牌予以集中推介。 网络媒体和网民在年底关注液态奶涨价过程中,则再次把目光聚焦到奶农的弱势地位,如果不改变奶农在乳业价值链中的配角地位,每一次市场波动都会给奶农、乳业和消费者带来多重伤害。 9、牛肉价格飙涨 2013年9月24日国家发改委公布了《全国牛羊肉生产发展规划》(2013-2020年)。规划提出,到2020年,全国牛羊肉总产量达1304万吨,其中,牛肉产量达786万吨。规划确定五大重点任务,包括加强良种繁育与推广、加强牛羊疫病防控、大力发展适度规模养殖、合理发开饲草料资源和积极促进产业化经营。初步测算规划期需要安排中央预算内投资17亿元。 从2008年开始,牛肉价格加速上涨。今年以来,各地牛肉价格更是纷纷突破60元/kg大关。价格节节攀升的主要原因是供需失衡。一方面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口的增长,对牛羊肉的消费需求越来越大。另一方面,多年来我国肉牛产业一直发展缓慢,近年来生产方式的演变和牛的用途改变导致肉牛存栏量大幅下降。据统计,2008年至 2012年,我国肉牛存栏量从8900万头减少至6500万头。 目前国内肉牛养殖业的集中度、规模化程度都非常低,在牛肉价格不断上涨的的巨额利润刺激及行业良好的发展前景吸引下,行业的成长空间非常大,政策的助力,资本的集中涌入将加速肉牛产业的规模化之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