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本文主要根据生产实践总结了国内乳仔猪饲料营养方面的一些经验主要包括消化率、营养来源、营养水平、肠道健康调控等方面新的认识,并根据国内实际提出了一套乳仔猪特殊营养需要体系,希望供同行参考。 目前国内乳仔猪料主要原料为玉米豆粕型日粮,其中大分子淀粉、大分子蛋白、非淀粉多糖(NSP)、大颗粒脂肪、高碱储原料等不能被正在生长和发育的肠道所适应和消化,从鱼粉、乳清粉等动物性原料中补充的肠道营养支持来源非常有限,这是我们目前乳仔猪料的最大缺陷。高消化、高利用率的原料因价格昂贵,限制了在乳猪料中的大量应用,高成本、高质量的乳仔猪料不仅增加了养殖成本,而且限制了大面积的推广使用,如何用常规原料配制出高质量的乳仔猪料成为我们努力的方向和目标。我们根据多年的实践经验开创出乳仔猪最佳生产性能营养实效理论,现在介绍给同行做参考。 一、消化率比营养水平更重要 我们常常在设计乳仔猪日粮时很关注营养水平的设置(高能量、高蛋白、高氨基酸),过高的营养水平增加了肠道消化吸收的困难,往往会造成营养性腹泻。在设计乳仔猪饲料时我们往往没有对各种原料的消化率进行详细的评估,我们经反复实践认为消化率是我们设计乳仔猪日粮的出发点,从消化率角度制定营养标准和优选乳猪原料是生产优质高效乳仔猪料的前提和基础,其中蛋白消化率是乳仔猪营养中最大的限制性因子。
表1不同营养模式比较分析
我们发现,乳仔猪对蛋白质的消化率受到日龄和原料组成的影响。我们比较了乳猪在不同日龄阶段(24,32和39日龄)对不同饲料原料的蛋白消化率,结果发现,日龄和饲料原料之间存在互作。豆粕的蛋白消化率在39天比24天提高了15%;而奶粉蛋白可以在三个日龄阶段被乳猪很好地消化。这一结果说明,针对断奶乳猪需要建立特殊的饲养价值体系。 表2不同仔猪日龄和饲料原料对蛋白消化率的影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