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人 首页 家禽 肉鸡养殖 查看内容

肉鸡饲养管理要点

2011-8-12 15:09| 发布者: jieming| 查看: 11891| 评论: 19|原作者: love51

摘要: 选雏的原则 1、雏鸡应来源于健康和传染性法氏囊(IBD)阴性种鸡群。如果雏鸡有必要采用来源于IBD阳性种鸡群,就必需分开,在一个区内只饲养来自阳性种鸡群的雏鸡或只饲养来自阴性种鸡群的雏鸡,不要 ...

3、公母分群的措施
(1)调整日粮营养水平,公雏日粮的蛋白质含量可提高到25%,并适当添加赖氨酸,提高饲料转化,母雏蛋白质可降低到21%。
(2)公雏舍温比母雏舍温高1℃-2℃;后期则低1℃-2℃;以促进羽毛的生长。
(3)公雏垫料要厚,一般应有15-20cm厚。
(4)按经济效益分期出栏,母鸡生长速度6-7周就下降,而公雏到8-9周龄才下降,下降后增重慢耗料多,根据市场要求应分别适时出栏。
十三、捉鸡和运鸡
研究结果证明50%-60%的肉鸡品质下降是由于撞伤造成的,其中30%的撞伤发生在胸部,而这些撞伤中90%是发生在抓鸡,装卸鸡和屠宰挂鸡过程中发生。
因此,想尽量减少肉鸡等级下降,捉鸡和装运鸡必须严格遵守以下步骤:
1、鸡场设计建筑和驾驶通道合理分布,以便装车简易、迅速。
2、鸡笼笼口平滑,无尖锐棱角,移出通道上可移开的障碍物。
3、抓鸡前8-12水时停喂,但不能停止供水。
4、抓鸡时应尽量减少光照强度,或者使用蓝色灯泡降低鸡的视觉。
5、尽量保持安静,以免鸡群惊动造成挤压,尽量安排在夜间进行。
6、抓鸡一定要抓鸡的水腿以下的部位,每手不得超过4-5只,装笼时轻拿轻放,不得往鸡笼扔鸡,以免碰撞致伤。
7、一般要在夜间装笼运输,运输时注意通风,途中不得停留。以防随时造成损失。
如遵照以上要求做,可减少撞伤及控制造成肉鸡等级下降的各种因素。
十四、死鸡处理
死淘鸡往往成为疾病的传染源。因此,饲养员必须经常在鸡舍观察,一发现死淘鸡时,就立即焚烧或葬埋,绝不允许停留在栏内、饲料间或鸡舍周围。
死鸡的处理方法相对较少,现介绍以下几种常用方法:
1、深坑掩埋
死鸡不能直接埋入地坑内,易造成污染,应建立用水泥板或砖块切成的专用深坑,深坑盖采用加压水泥板,一个1.83米直径×11.83米深的深埋井对一个10000只肉鸡的鸡场就足够了。
2、焚烧处理
一个效果理想的焚尸炉可能是最好的死鸡处理方法。以煤或油为燃料,在高温焚烧炉内将死鸡烧成灰烬,可避免水及土壤污染。
3、饲料化处理
如能在彻底杀死病原菌的前提下,对死鸡作饲料化处理,则可获得优质的蛋白质饲料。
4、堆肥处理
通过堆肥发酵处理,可以消灭病原菌和寄生虫,而且对地下水和土壤亦无污染。
十五、鸡场的生物安全
1、所有的鸡舍必须用高压水龙头彻底清洗干净鸡舍中所有的工具如电扇、料槽扫帚等都必须清洗;
2、所有的鸡舍必须用杀死重要病原的广谱清毒剂消毒;
3、鸡舍间互不相通,以避免大小鸡间的交叉感染,不建义在鸡舍下面建粪池;
4、当不同日龄的鸡养在同一鸡场时对鸡的看护必须从最健康的鸡毛开始(通常是最小的鸡)。在衣服、靴子未经适当的清洗和消毒前,工人不可以从大鸡舍再回到小鸡舍;
5、工人进鸡舍时必须始终穿干净的衣服和靴子。与大鸡式产蛋鸡接触过的人,必须洗澡后方可进入小鸡舍己救人;
6、非必要的人员不得进入鸡场,参观者必须遵守上述各条规则;
7、保证鸡场人员不与外面的鸡群接触;
8、与其它养鸡单位离得越远越好,这样可以减少疾病传播的危险;
9、积极采取措施控制老鼠、苍蝇和流浪的动物。一旦出现老鼠,应使用灭鼠药或利用防鼠鸡舍来清灭和控制它;
10、    外界的车辆不得进入,除非经过清洗,消毒;
11、    发现死鸡应立即拿出鸡舍并立即处理;
12、    装卸车设备应放在鸡舍防护带以外;
13、    鸡舍外围应建防护带,以隔离不必要来访的人,宠物和野生动物;
以上生物安全措施也适用于任何日龄的隔离饲养鸡的操作规程。任何降低生物安全性的做法都将增加疾病传播的危险性,或失去采用隔离饲养的伏越性。
йվ΢Źں

头晕

伤心
1

搞笑

抗议

路过

已阅
9

支持

超赞

刚表态过的朋友 (10 人)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引用 dhfhbu 2010-4-16 08:57
很好的资料啊!
引用 hualang15 2010-4-23 23:45
非常全面的介绍呀,学习了
引用 asiazhang1980 2010-10-27 10:21
学习了。
引用 donghaijun2009 2010-10-27 10:22
楼主真慷慨。
引用 flyaway7585 2010-10-27 10:51
学习了,很详细。
引用 任俊霖 2010-10-27 20:34
不错啊,继续努力!
引用 大公鸡 2010-12-12 12:03
很全面,详细,很好的学习资料
引用 小脚女人 2011-8-13 10:40
不错的资料,不过还需要大家鉴别接受,因为好多养殖观念在改变
引用 xzd1987 2011-8-16 10:04
学习了。
引用 一生平安 2011-8-16 11:09
好资料,下载学习了
引用 wzhui121 2011-8-17 11:22
特棒的资料 顶起来
引用 岭岭 2011-9-5 17:22
好资料,值得学习!!
引用 longdey 2011-9-8 09:45
最基本的了常识普及
引用 qxz 2011-9-8 10:38
很好的资料啊!
引用 jstcxzh 2011-9-14 07:33
好资料,谢谢分享!
引用 liou88xiao 2011-9-22 15:46
很不错啊。。。。。。。
引用 刘小雁 2011-9-28 10:22
好资料,谢谢分享!
引用 中联蒙脱石 2011-9-28 11:33
好文章,学习啦,收藏起来!
引用 李波波 2011-10-11 18:53
好文章,学习了,正好需要。谢谢楼主!

查看全部评论(19)

发布主题 联系我们

关于社区|广告合作|联系我们|帮助中心|小黑屋|手机版|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24号

北京宏牧伟业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京ICP备11016518号-1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1 Comsenz Inc. GMT+8, 2025-7-19 12:58, 技术支持:温州诸葛云网络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