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人 首页 家禽 肉鸡养殖 查看内容

肉鸡饲养管理要点

2011-8-12 15:09| 发布者: jieming| 查看: 11877| 评论: 19|原作者: love51

摘要: 选雏的原则 1、雏鸡应来源于健康和传染性法氏囊(IBD)阴性种鸡群。如果雏鸡有必要采用来源于IBD阳性种鸡群,就必需分开,在一个区内只饲养来自阳性种鸡群的雏鸡或只饲养来自阴性种鸡群的雏鸡,不要 ...
      一、选雏的原则

1、雏鸡应来源于健康和传染性法氏囊(IBD)阴性种鸡群。如果雏鸡有必要采用来源于IBD阳性种鸡群,就必需分开,在一个区内只饲养来自阳性种鸡群的雏鸡或只饲养来自阴性种鸡群的雏鸡,不要在同一个区内混合饲养。

2、只采用MG(鸡败血性酶形体)和MS(滑液囊酶形体)及沙门氏菌阴性种鸡群的雏鸡。

3、雏鸡应孵自52克或更重的种蛋。在肉鸡生产使用较小种蛋孵化的雏鸡,就必需单独饲养,不要和其它鸡雏混养。

4、雏鸡大小和颜色均匀、清洁、干燥、容貌松而长,带有光泽。

5、眼睛圆而明亮,行动机敏、健康活泼。

6、腹部柔软,卵黄吸收良好;脐部愈合良好且无感染;肛门周围绒毛不粘贴成糊状;脚的皮肤光亮如蜡,不呈干燥脆弱状。

7、雏鸡无任何明显的缺陷,如拐腿、斜颈、眼睛缺陷或交叉喙等等。

8、采用“全进全出”的饲养制度。即在同一范围内只进同一批雏、饲养同一日龄,并且在同一天全部出场。出场后彻底打扫、清洗、消毒,切断病原的循环感染。

二、进雏
   1、雏鸡的运输
   初生雏经过挑选后就可起运,最好能在48小时内到达目的地,时间过长对雏鸡的生长发育有较大的影响。运输雏鸡有专用的运输箱,箱外注明品种、鸡数、出雏日期,运抵地址和单位。运输箱四周与顶盖开有通风孔,箱内有隔板,防止挤压。运输时注意防寒、防缺氧、防热、防晒、防淋,防颠簸震动等,如路程远者,途中最好检查雏鸡动态。
   雏鸡的运输需专人押送。
   2、接雏
  雏鸡到达目的地,及时将雏鸡移到舍内,点数,然后均匀放置在水源和热源处,雏鸡供水约1小时后再给料。
将所有雏盒移出舍外且烧毁。
从进雏开始就记录有关死亡率、饲料转化率,鸡舍日常温度和用药、疫苗接种等有关报表。
三、饲养管理
饲养密度包括三方面的内容:
1、每平方面积饲养多少只:入雏时30只/平方米,以后逐渐疏散调整。建义:(1)非封闭式鸡舍10.8只/平方米;(2)封闭式鸡舍12只/平方米;(3)环境控制鸡舍13.5只/平方米。
2、每只鸡占有的食槽位置: 一般第一周100只鸡配备1-2个平底料盘(大盘1个,小盘2个),改用料槽后每只鸡有5cm的位置,如用料桶则每50只鸡1个料桶。
3、每只鸡占有饮水位置:在不断水的前提下,前两周每70只雏鸡1个饮水器(容量4L),改用水槽时每只鸡应占有2cm的饮水位置,如用吊塔自动饮水器,则每个饮水器可供100只鸡使用。
四、垫料
1、垫料品种:垫料品种的选择取决于它来源的方便。最常用的有:稻壳、刨花、锯末,甘蔗渣等。不要使用硬压刨花,因易于碎裂成尖片,鸡吞食后易引起嗉囊和肌胃被刺穿及鸡体脓肿。不论选择何种垫料,必须具有新鲜、干燥、无灰尘、无霉菌、吸水力强的特点。
2、垫料管理
(1)目的:使垫料保持有20%-25%的含水量。当低于20%时,垫料中的灰尘就成了严重问题,当高于25%,垫料就变潮湿并结成块状。
(2)判断标准:鉴定垫料含有过量水份时,握在手中就挤压成球,太干燥的垫料则不粘贴。
(3)对鸡舍全面清洗和消毒后,铺上8-10cm厚的新垫料,并用高效低毒消毒药喷洒,消毒垫料。
(4)对已潮湿和结块的垫料,须用新垫料全部更换,且铺回到原来的厚度。

йվ΢Źں

头晕

伤心
1

搞笑

抗议

路过

已阅
9

支持

超赞

刚表态过的朋友 (10 人)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引用 dhfhbu 2010-4-16 08:57
很好的资料啊!
引用 hualang15 2010-4-23 23:45
非常全面的介绍呀,学习了
引用 asiazhang1980 2010-10-27 10:21
学习了。
引用 donghaijun2009 2010-10-27 10:22
楼主真慷慨。
引用 flyaway7585 2010-10-27 10:51
学习了,很详细。
引用 任俊霖 2010-10-27 20:34
不错啊,继续努力!
引用 大公鸡 2010-12-12 12:03
很全面,详细,很好的学习资料
引用 小脚女人 2011-8-13 10:40
不错的资料,不过还需要大家鉴别接受,因为好多养殖观念在改变
引用 xzd1987 2011-8-16 10:04
学习了。
引用 一生平安 2011-8-16 11:09
好资料,下载学习了
引用 wzhui121 2011-8-17 11:22
特棒的资料 顶起来
引用 岭岭 2011-9-5 17:22
好资料,值得学习!!
引用 longdey 2011-9-8 09:45
最基本的了常识普及
引用 qxz 2011-9-8 10:38
很好的资料啊!
引用 jstcxzh 2011-9-14 07:33
好资料,谢谢分享!
引用 liou88xiao 2011-9-22 15:46
很不错啊。。。。。。。
引用 刘小雁 2011-9-28 10:22
好资料,谢谢分享!
引用 中联蒙脱石 2011-9-28 11:33
好文章,学习啦,收藏起来!
引用 李波波 2011-10-11 18:53
好文章,学习了,正好需要。谢谢楼主!

查看全部评论(19)

发布主题 联系我们

关于社区|广告合作|联系我们|帮助中心|小黑屋|手机版|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24号

北京宏牧伟业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京ICP备11016518号-1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1 Comsenz Inc. GMT+8, 2025-7-18 11:51, 技术支持:温州诸葛云网络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