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光照 采用弱光制度是内用仔鸡饲养管理的一大特点。弱光照可降低鸡的兴奋性,使鸡经常保持安静状态,这对肉仔鸡的增重是很有益的。 1、 光照时间:大多数肉鸡饲养者只在进雏后第1-2天实行24小时照明,以后每天23小时连续光照,和1小时黑暗以防停电引起鸡群骚乱,造成损失。在全封闭鸡舍,可实行1-2小时光照,2-4小时黑暗的间隙光照办法,既可节省电费,也可明显提高肉鸡饲养效果。 2、光照强度 通常在育雏的前3天之间给予较强的光照,然后逐渐降低,第4周开始必须采用弱光照,即15瓦/20平方米即可。 实际上只要鸡只能备到饲料和水,能正常采食和饮水就已够了。 最好采用光照强弱调节器来控制光照强度,鸡只在头3-4天给予高强度光照以促使雏鸡开始摄食饮水,然后逐渐降低。鸡只到21-28日龄左右时能接受到不足30.48厘米烛光的地面光照强度,一般光照强度范围在6.096-15.24厘米烛光之间。 因此对于有窗或开放式鸡舍,要采用各种挡光方式,避免阳光直射和光照过强。具体光照要求见表5。 表5:仔鸡光照强度标准
九、通风 通风的目的是减少舍内有害气体,增加氧气,保证鸡体正常代谢;同时通风又能降低舍内的温度,调节温度,保持垫料干燥,减少病原繁殖。 为保证良好的通风换气需注意以下事项: 1、避免贼风。 2、防止一氧化碳(CO)中毒。 3、防止氨气(NH3)浓度过高。当氨气浓度超过20PPM时,能引起呼吸系统疾病,同时诱发其它疾病的产生,氨气刺激鸡只眼结膜,导致失明。 氨气是细菌对垫料中尿酸的分解而产生,当垫料中水分超过30%,氨气开始产生,温度越高,氨气也迅速增多,因此垫料管理非常重要,垫料中水分保侍21%-25%之间,一般不会产生氨气。 测定肉鸡舍内氨气浓度的一般标准: 10-15PPM可嗅出氨气味; 25-35PPM开始刺激眼睛和流鼻涕; 50PPM鸡只眼睛流泪发炎; 75PPM鸡只头部抽动,表现出极不舒服的病态。 4、防止缺氧。空气缺氧会使肉仔鸡腹水症发生率大大提高,对鸡的生长速度和成活率等都受影响。 5、防止舍内湿度过高或过低。舍内空气湿度过高,促进有害气体的产生,夏天不易降温;湿度低则空气中尘埃过多,导致严重的呼吸道疾病,气囊炎等病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