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育雏 1、育雏方式 热源供应可采用煤气、石油、电、煤、或其它燃料等,供热方式有: (1)局部供热方式——雏鸡有中心热源并有较高的非加热区环绕。 (2)全舍供热方式——将整幢鸡舍供热至同一温度。 (3)综合供热方式——雏鸡有一供热中心,其余空间另行加温。 (4)部分鸡舍育雏——在头10~14天采用纤维或塑料封闭鸡舍的一部分于较小的面积育雏。该育雏区可以是于鸡舍一侧围一狭长地带,也可以是于鸡舍中心或一端横跨鸡舍的一部分。在育雏阶段,通常占用鸡舍全部面积的1/3到1/2。良好的通风和完善的管理是部分鸡舍育雏成功的主要因素。 2、育雏期饲养密度 (1)每500-600只雏提供一个煤气育雏器或保温伞。 (2)每750-850只雏提供一个具1000只雏容量的燃油雏器。 (3)每850-950只雏提供一个具1000只雏容量的燃煤或焦碳育雏器。 (4)每700-900只雏提供一个具1000只雏容量的红外线或气体辐射热育雏器。 3、温度要求 为保证雏鸡一开始就有一个良好的环境温度,在进雏前一、二天即开始加温,保温伞边缘温度要求达32℃-35℃,室内温度达20℃-25℃并保持稳定。一般要求,在育雏器的边缘,垫料上方5cm地方测温度,鸡舍内每30米放一个温度计。适宜温度范围见表1: 表1、育雏器温度范围
注意事项: (1)良好的温度保证是育雏成败之关键,因此育雏温度应保持平稳,适时降温,工作人员每天必须检查和记录温度变化,细致辞观察鸡的行为,以雏鸡不挤堆、靠近热源及不远离热源张翅喘气面均匀散布地面,食欲旺盛为佳。 (2)在鸡群产生应激或疫苗接种时,育雏器温度应比正常要求的温度大约提高2.5℃,直到鸡群健康恢复正常为止。 (3)准确校正温度计,结合雏鸡动态进行施温。 4、温度调节 供温的同时不可忽视舍内空气的湿度,在育雏前期温度在30℃以上,如湿度较低,易造成雏鸡脱水,而后期如湿度过高,导致球虫和霉菌繁殖,严重影响雏鸡的健康。雏鸡需要的适宜湿度范围见表2: 表2、雏鸡的适宜相对湿度与极限值(%)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