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约资源、开发新的蛋白源 要在改进配方、节约鱼粉资源的基础上,广泛开发新的蛋白源。我国植物蛋白源丰富,具有来源广、价格低廉的特点,是替代鱼粉、解决蛋白源的最好选择。因此我们应深入开展水生动物蛋白质代谢与调控机理研究,为提高植物性蛋白源的利用率提供理论根据。减少鱼粉在配方中的使用量。今后5年内,我国应加快水产饲料的研发速度,力争把目前水产饲料配方中的鱼粉用量降低30%—50%。 第三、加强安全、环保饲料的研发 开展水产饲料有毒有害物质以及非营养性饲料添加剂对养殖对象的毒副作用、体内残留及食用安全性研究,为制定水产饲料和添加剂产品安全标准提供科学依据。开展营养免疫学的研究,开发替代抗生素和化学消毒剂的免疫增强剂、微生态制剂,提高养殖动物的抗病抗逆能力,减少经饲料途径导致水产品食用安全问题的危害。开发高效诱食剂,提高水产动物对饲料的利用率;开发高能低蛋白饲料,降低养殖动物氮的排泄;开发复合酶制剂和中性植酸酶,提高养殖动物对饲料中氮和磷的利用,减少水体污染;开发微生态制剂,改善水质,以保证饲料对水体的环境影响达到最小限度。 目前,我国水产养殖正处在从粗放型经济向集约化经济转变的关键时期,水产饲料是关系到我国水产养殖实现渔业现代化的重要环节,在某种程度上决定着水产养殖产业发展的素质和产品的质量。因此,建议如下: (一)加快科技创新步伐,开发高效、安全、环保型水产饲料 积极争取国家财政扶持政策,设立水产饲料研发基金。一是国家要出台相应的补贴政策,鼓励、扶持有实力的大型饲料企业,开展水产饲料研发工作,要将水产饲料工作纳入整个饲料工业体系,推进水产饲料走向品种系列化、多样化、专业化的道路,以满足主要水产养殖品种、养殖方式对饲料产品的需求。二是对水产饲料研发企业、院所实行奖励制,组织有实力的科研单位或企业,对制约水产养殖发展的重大问题进行科技攻关,鼓励企业利用自由资金、人才进行科研创新;三是加快对国外水产饲料的研究,并结合我国水产养殖特点进行创新研究,将水产饲料生产、经营、管理技术及关键设备的引进作为948项目的重点之一,推动水产饲料业科技进步,提高水产饲料的科技含量和安全性。 (二)加强海洋捕捞资源管理,鼓励推广使用人工配合饲料 各级渔业行政主管部门及其所属的渔政执法部门要加大资源执法管理力度,禁止对幼鱼资源破坏严重的渔具渔法,严厉打击违法活动。同时,要加强宣传、示范工作,提高养殖生产者资源环境保护意识,充分认识人工配合饲料的益处。经过3-5年时间,逐步过度到禁止海水网箱养殖使用小杂鱼。制订相应的法律法规,对禁渔区、禁渔期间使用小杂鱼进行养殖的进行严格处罚。在过度期内,政府应通过推行“优质水产饲料示范工程”,对主动使用配合饲料的养殖生产者给予适当的补贴,并结合无公害养殖基地、深水大网箱等示范项目,引导养殖生产者使用配合饲料,使养殖户逐步减少、放弃对天然饵料和小杂鱼资源的依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