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water

对今年来鱼体的体色变化发表自己的看法(后续)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7-29 15:50:33 | 显示全部楼层
都有原因吧,现在还没有定论。问题是饲料中哪有那么多的鱼粉呢?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互联网,仅供畜牧人网友学习,文章及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010-82893169-805)。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8-16 08:56:45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也遇到过,湘云鲫缺氧体色变黄的现象。。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8-18 10:09:45 | 显示全部楼层
很有意义,多加点维生素还是有一定作用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9-4 14:29:47 | 显示全部楼层
目前鱼类体色的变化确实是个很大的问题,品种、水质、养殖环境及技术、饲料等每个环节都可能引起其体色的变化。就饲料营养方面来讲,与鱼粉的质量、油脂的酸价、维生素A\E等有很大关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12-9 18:56:46 | 显示全部楼层
有人认为,鱼体褪色是因为饲料中铜含量过高引起。小生认为不是铜过高引起,而是铜不足引起的。因为酪氨酸酶含有铜,酪氨酸在酪氨酸酶的作用下逐渐形成黑色素。铜离子是酪氨酸酶的辅酶成分,如铜离子不足,酪氨酸酶的活性降低,黑色素合成受到控制,酪氨酸不能转化为黑色素,引起人和动物的皮肤、毛发脱色症。但是,通过我们查看原料成分表,可以看出一般原料中中都含有10mg/kg左右的铜,有的甚至更高,所以通常是不可能引起铜缺乏的。但是由于铜与锌在代谢上有一定的交互作用,在黄颡鱼的鱼皮中的锌含量达137mg/kg,是几乎所有组织中含量最高的,甚至大于肝脏中的锌含量,同是也大于皮肤中铜、铁、锰的含量。所以,我认为可能是饲料中锌含量不足,引起铜缺乏,从而引起鱼体褪色。
    另外,鱼粉中锌含量为88-90mg/kg,在所有原料中锌较高。而今些年的饲料中鱼粉的添加量在不断下降,而矿物盐预混合料几乎没变,所以很有可能引起锌的缺乏。当更换饲料时由于配方差异,锌的含量也出现变化,所以褪色可能会又消失。
    以上是小生的一点浅见,望各位大虾指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12-9 19:11:20 | 显示全部楼层
徐兄说的有道理。
我之前做过铜的实验,在不添加铜的饲料组中,并未观察到有黄颡鱼褪色现象。锌对鱼体色的影需要进一步的实验证据,期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7-23 17:33:42 | 显示全部楼层
终于在10年没有人讨论了,为什么?因为市场上没有这种体色异常的问题了,所有那些水质呀、品种呀、重金属、霉菌的猜测统统都不攻自破,想想咱们也不是今天才养鱼。一个时代的问题还是要结合这个时代的特征去分析。三聚氰氨事件打倒和威慑了所有掺杂使假的所有行为,你知道加了什么吗,不怕做不到只怕想不到!呵呵,打假的意识要坚持呀,不然这些怪现象还会死灰复染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8-13 09:35:14 | 显示全部楼层
关注这个问题。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8-13 09:54:46 | 显示全部楼层
我认为野生环境和集约化饲料喂养的区别还是有的,集约化饲养因快速生长,鱼体色素积累沉着不够而使体色跟不上。因此可以在饲料中添加含色素的添加剂而解决(如加丽红、加丽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8-13 13:48:31 | 显示全部楼层
对这个还真是不了解,看看各位大大的说辞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布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联系我们

关于社区|广告合作|联系我们|帮助中心|小黑屋|手机版|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24号

北京宏牧伟业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京ICP备11016518号-1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1 Comsenz Inc. GMT+8, 2025-5-10 07:06, 技术支持:温州诸葛云网络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