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1568|回复: 1

[合作] 瘤胃保护脂肪在奶牛生产中的应用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1-30 15:39:2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瘤胃保护脂肪在奶牛生产中的应用
过去20年,大量的研究表明:能量是高产奶牛发挥产奶潜力的重要因素,补充瘤胃保护性脂肪是满足奶牛能量需要,提高产奶量,改善奶牛繁殖性能和健康的重要措施。本文综述了瘤胃保护性脂肪在奶牛生产中的应用,供奶牛生产者参考。
1 能量负平衡的危害
    围产期奶牛干物质采食量大幅度下降,泌乳前期采食量增加滞后于产奶量增加,导致奶牛处于能量负平衡,降低产奶量,影响产奶遗传潜力的发挥。Ensminger等(1990)和Stockes(1999报道,乳牛泌乳高峰期每增加 1 kg产奶量,泌乳全期产奶量增加 200~250kg。能量负平衡导致奶牛动用体贮存,分解体胀,增加酮病和脂肪肝的发生,降低繁殖性能和对疾病的抵抗力。临床和亚临床酮病能继发引起产褥热。酮病和产褥热的发生,大大增加奶牛真胃异位。胎衣不下、乳房炎、子宫内膜炎等疾病的发生率,亦显著影响产奶性能和繁殖性能,增加淘汰率,缩短奶牛的使用年限( Hoard’s乳农公司,1993;Galligan和Ferguson,1996)。产犊后的前50 d是疾病发生率最高时期(Galligan和 Ferguson,1996),泌乳期约50%的奶牛伴随着至少一种以上的疾病(Bigrass-Poulin等,1990)。酮病、产褥热、真胃移位,胎衣不下等在美国的发生率分别为5、8、>3和5%-10%,头牛造成的经济损失分别为 145、334、340和 285美元(Hoard’S乳农公司,1993)。Sischo。等(1990)估计,所有疾病的成本约为每头每年120美元,其中52 %为淘汰牛成本,24 %为疾病处理的成本。
2 泌乳前期奶牛饲喂脂肪的重要性
    乳牛生产水平、营养需要、泌乳期生理变化。繁殖性能和环境因素等在不同程度上决定了奶牛饲喂脂肪的重要性。
  2.1 产奶水平奶牛的产奶净能需要决定于产奶水平。荷斯坦乳牛牛奶平均含有3.6%脂肪、3.15%蛋白质、4.73%乳糖和8.73%的非脂固形物。 3.5%脂肪校正乳约含 0.70 Mcal/kg的能量(Mu,2002)。据NRC(2001)估计,体重680 kg的荷斯坦乳牛,维持体况,每天泌乳25、35和45kg,产奶净能需要量为27.9、34.8和41.8 Mcal/d。奶牛产奶曲线表明:产奶水平越高的奶牛,泌乳高峰期越早,维持泌乳高峰的时间越长,这需要奶牛能从日粮中尽可能多地获得产奶所需的净能。
  2.2 干物质采食量  产犊前2~3周,胚胎生长迅速,需要较高的营养,但奶牛食欲下降,干物质采食量的大幅度下降甚至达30%以上;产犊后产奶量迅速增加,约4~8周达到产奶高峰,而最大干物质采食量的出现通常在产后10~14周(NRC,1989)。围产期奶牛缺乏良好的饲养管理。饲料适口性差,日粮营养不均衡,最大采食量的出现可能更迟。采食量增加滞后于产奶量的增加,导致能量负平衡。因此,需要增加产犊前和泌乳前期奶牛饲料的能量浓度。
  2.3 体重损失   围产期和泌乳前期,奶牛体重损失,脂肪组织分解脂肪产生非脂化的脂肪酸(NEFA)。大部分NEFA在肝脏氧化产生能量,但当血糖和胰岛素的浓度较低时,NEFA不完全氧化产生酮体。一部分NEFA在肝脏被重新脂化,或构成极低密度脂蛋白(VLDL)输出到乳腺组织,或贮存于肝脏形成脂肪肝。奶牛肝脏吸收NEFA的能力大于肝脏输出脂肪的能力。奶牛产犊前后随着血糖和NEFA含量增加,血液酮体含量和肝脏脂肪含量增加的动态变化,表明动员体脂以满足产奶净能需要,这将增加酮病和脂肪肝的危险(Veenhuizen等,1991)。
  2.4 繁殖性能  美国奶牛协会调查的结果表明:奶牛产奶量从 1951年平均4500 kg增加到 1996年的9000 kg,而受胎率却由68%降低到40%左右。泌乳前期奶牛体况损失与其繁殖性能存在强相关。 Bulter和Smith(1989)曾报道,泌乳首30 d内奶牛体况损失小于0.5、0.5~1.0和大于1.O,奶牛产犊至首次排卵的天数分别为28、38和44d,首次配种的受胎率分别为65%、53%和17%。高产奶牛能量负平衡导致其繁殖性能下降的主要原因有:配种时奶牛基本上在泌乳前期,体况损失推迟发情周期,降低受胎率和怀孕率,增加空怀天数;血液孕激素水平下降,降低胚胎存活率卵巢血液流量降低,卵泡发育不正常。补充脂肪能改善奶牛体况和发情状况,提供合成孕激素的前体物——胆固醇,增加孕激素的浓度,刺激卵泡发育。
  2.5 脂肪增加日粮能量浓度   粗饲料和青贮饲料的产奶净能约1.1~1.5 Mcal/kg,谷物和油籽饼粕的产奶净能为 1.7-2.7 Mcal/kg,油和脂肪产品的产奶净能为5~6 Mcal/kg(NRC,2001)。我国许多奶牛场采取提高日粮精粗比例,大量饲喂含有高淀粉的玉米等谷物,以增加日粮能量浓度。该措施存在两个缺陷:大量饲喂精料限制了奶牛粗饲料的采食量,影响瘤胃微生物菌群,降低乳脂率;淀粉类精料在瘤胃迅速发酵能引起瘤胃pH值下降,严重时可能导致瘤胃酸性和发生酸中毒等代谢紊乱,降低繁殖性能,增加蹄叶炎的发生(Block和  Sanchez,2000;NRC,2001)。与精饲料相比,脂肪可以提供2~3借以上的产奶净能,能显著增加日粮能量浓度,同时保证粗饲料的摄入量。
  2.6 热应激   中国荷斯坦奶牛源于温带和寒带地区,耐寒而不耐热。在高温潮湿地区和夏季,荷斯坦奶牛产奶量平均下降超过30%(黄昌澍,1986)。高温还显著降低奶牛繁殖性能(穆玉云,1990)。高温使奶牛经受热应激,降低采食量和乳腺、子宫、卵巢的血流量。补充脂肪能降低体内的热负荷,减轻热应激危害。
3 脂肪类型对瘤胃微生物的影响
    饲料脂肪包括半乳脂。甘油脂肪和磷脂。在瘤胃微生物酶的作用下,半乳脂分解成半乳糖和甘油,甘油脂肪分解成脂肪酸和甘油,磷脂分解成脂肪酸和甘油或半乳糖等;微生物继续降解半乳糖和甘油为挥发性脂肪酸,用于合成微生物脂肪,甘油用作提供瘤胃微生物活动所需的能量,或被瘤胃壁吸收;饱和脂肪酸在瘤胃稳定,直接通过瘤胃到达真胃和小肠;不饱和脂肪酸一部分被瘤胃微生物氢化成饱和脂肪酸,另一部分被同分异构形成异位脂肪酸(trans fatty acids)或共扼亚油酸(conjugated linoleic acids),微量不饱和脂肪酸可能通过瘤胃直接进人真胃和小肠(Dorean和Chilliard,1997)。
    动植物油是常用的饲料脂肪,均含有大量不饱和脂肪酸。添加这类未保护的脂肪,过量的不饱和脂肪酸在瘤胃未被氢化,对瘤胃微生物具有毒性,降低粗纤维的消化(NRC,2001)。此外,使用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高的脂肪,能增加乳脂中不饱和脂肪酸的含量,使牛奶容易变质,缩短牛奶的保质期(Doreau和Chillrad,1997,Kennelly和Glimm,1998)。使用鱼油可能使牛奶含有鱼腥味,使用牛油和猪油不方便,甚至面临感染疯牛病和口蹄疫的危险。瘤胃保护脂肪由于某种方式在瘤胃中保持稳定,不被瘤胃微生物分解,也不影响瘤胃微生物活动,通过瘤胃直接进入真胃和小肠(Doreau和Chillard,1997)。被吸收的脂肪提供产奶所需的能量和乳脂合成的原料,减少体脂的动用(Mansbridge和Blake,1997),并提供合成孕激素的前体物(Staple和Thateher,1997)。因此,瘤胃保护脂肪是奶牛最适宜的能量添加剂。
4 如何保护脂肪
    瘤胃保护脂肪是通过不同的技术途径保护脂肪,主要有以下几种方式。
  4.1 全脂油籽  大豆、棉籽、菜籽等是脂肪、蛋白质和碳水化合物的结合物,与其植物油比较,能够提供一定程度的瘤胃保护效果,对瘤胃微生物活动和粗纤维的消化影响相对较小。膨化大豆和油类籽实的饼粕提供类似的脂肪保护效果。但瘤胃保护脂肪性能很大程度上受加工过程的影响,所含有的不饱和脂肪酸影响采食量和乳脂率。
4.2 化学加工
  4.2.1 脂肪酸氢化   通过化学加氢反应,由不饱和脂肪酸生产饱和脂肪酸,故称为氢化脂肪,属游离脂肪酸产品。由于可能存在不完全氢化,一些脂肪酸可能不是瘤胃保护性脂肪酸,也可能是异位脂肪酸。氢化脂肪酸和异位脂肪酸在小肠的消化率低于天然的脂肪酸。
  4.2.2 脂肪酸钙化    通过皂化反应,由长链脂肪酸合成脂肪酸钙盐,该类产品简称为钙皂。在正常的瘤胃液pH下,脂肪酸钙盐是稳定的。如果瘤胃液pH下降,能够导致钙与脂肪酸分离,所分离的不饱和脂肪酸可抑制瘤胃微生物活动。
  4.2.3包被脂肪   脂肪被处理的蛋白质或碳水化合物包裹,使脂肪在瘤胃中保持稳定。由于包被的效果有异、包被材料的特征不一,以及反刍活动对包被材料的可能破坏,产品的过瘤胃性能需仔细评价。
  4.2.4 物理加工    通过物理分馏的方法获得饱和脂肪,由于熔点高于瘤胃液的温度在瘤胃中保持稳定,因此又称稳定性脂肪。瘤胃pH下降不影响该类脂肪的过瘤胃特征。
5 瘤胃保护脂肪的使用效果
    在奶牛日粮中,尤其是高产奶牛,适量补充瘤胃保护脂肪,能够获得明显的生产效果和经济效益。目前,在奶牛业发达国家,如美国、德国、法国、英国、丹麦、荷兰、日本、韩国和澳大利亚,饲喂瘤胃保护脂肪产品是保持乳牛高产和稳产的基本措施之一。奶牛日粮中补充瘤胃保护脂肪的主要效果为:增加奶牛日粮的产奶净能,改善养分的利用,提高产奶量;直接增加血液中脂肪酸浓度,增加乳腺的脂肪酸供应量,提高乳脂率,调控乳脂脂肪酸的组成;减少体脂损失,增加孕激素和前列腺素的合成和分泌,改善繁殖性能;改善奶牛体况,
减少代谢疾病的发生,增加对疾病的抵抗力,降低淘汰率;减少热负荷,增加奶牛抗热应激的能力。
    Manner(2002)总结了瘤胃保护脂肪对奶牛(>25 kg/d)生产性能影响的60篇论文,结果如下:瘤胃保护脂肪添加量占干物质的2%~8%,能够增加 1.8~3.5 kg的产奶量,改善乳脂率0.1~0.4个百分点(或2%~15%),降低乳蛋白含量0.01~0.18个百分点(0.5%~6%),但不影响乳蛋白产量,在泌乳首 100 d内使用瘤胃保护脂肪能获得满意的经济效果。
  Staple和Thatcher (1997)报道,补充瘤胃保护脂肪显著增加怀孕率和受胎率15%以上。表1总结了发表的添加瘤胃保护脂肪对繁殖性能的影响的6篇论文,结果为:使用瘤胃保护脂肪增加第1次配种受胎率26 %,增加第2~4次配种的受胎率74%,平均增加怀孕和受胎率27%,缩短空怀天数6.8 d,减少每胎人工授精0.4次。
表1添加瘤胃保护脂肪对繁殖性能的影响
        瘤胃保护脂肪添加量        试验牛数        受胎率(配种序数)        受胎率/情孕率        空怀天数        每胎人工授精次数
Schneider等,1988        0g        54        43(1)        72(PR)                2.3
        500g/d        54        60(1)        87(PR)                1.8
Sklan等,1989        0g        54        28(1)        58(PR)        86        
        500g/d        54        44(1)        76(CR)        74        
Ferguson等,1990        0        138        43(1)        86(CR)        96        1.96
        2%DN        115        59(1)        93(CR)        92        1.57
Sklan等,1991        0        48        42(1),25(2~4)        62(PR)        149        2.9
        2.6%DM        51        39(1),43(2~4)        82(PR)        115        2.4
Garcia和Bojalil1998        0        21        33(1),31(2)        52(PR)        76        1.35
        2.2%DM        22        45(1),75(2)        86(PR)        84        1.45
Scott等,1995        0g        223        49(1)39(2)        93(CR)        138        1.2
        450%g/d        220        46(1),42(2)        98(CR)        146        0.5
与对照组比                        +26%(1)        +27%        -6.8        -0.4
较平均改善                        +74%(2)        (PR/CR)               
  注:DM:干物质;CR:受胎率;PR:怀孕率。
6 饲料脂肪的适宜添加量
    奶牛饲料脂肪摄入量应等于乳脂的总产量(Palmquist,1993)。奶牛从精粗饲料摄取的脂肪量约占干物质的3%,乳脂产量与精粗饲料脂肪供应量的差值应为日粮脂肪的添加量。随着脂肪添加量增加直至日粮于物质的3%,产奶量相应地显著增加,继续增加脂肪添加量,产奶量仍继续增加,但增加幅度下降,当添加量超过于物质5%时,产奶量明显下降(Drackley,1999)。脂肪添加量过高导致产奶量下降,可能是因为能量和其他养分不平衡或饲料采食量下降。适宜的脂肪添加量为子物质的3%~5%。
    瘤胃保护脂肪添加量受产奶水平、泌乳阶段、日粮配方、青粗饲料质量等影响。通常高产牛(大于 8000 kg/年)和中产牛(5000~8000 kg/年)每天脂肪摄入量分别为 1000~1500 g和 700~1000 g,每天瘤胃保护脂肪的适宜添加量分别为400~1000 g和 200~500 g。
7 瘤胃保护脂肪使用时的注意要点
    正确使用瘤胃保护脂肪产品,需要考虑应用中的效果、适宜剂量、产品特征、日粮调整和饲养管理等因素。
  7.1 应用效果  奶牛对瘤胃保护脂肪的反应表现为产奶量增加,乳脂率提高,受胎率增加,体况改善,代谢疾病的发生率降低。综合上述应用效果以及鲜奶价格、奶牛产犊间隔延长所增加的饲养成本、疾病治疗成本、淘汰成本等因素,评价瘤胃保护产品的经济效益。
  7. 2适宜剂量   生产者需要根据产奶水平、日粮类型、青粗饲料品质以及添加脂肪所能获取的效益来综合考虑,确定适宜添加剂量。瘤胃保护脂肪产品在德国奶牛日粮的添加剂量为干物质的5%一7%,美国和英国的添加剂量甚至高达于物质的10%。这些大剂量添加主要因为奶牛的生产水平很高(德国、美国的奶牛平均产奶水平高于9000 kg)和日粮中精料采食量占干物质的 30%~40%。就中国奶牛的饲养实践而言,瘤胃保护脂肪添加剂量以干物质的2%~5%较为适宜。
  7.3 产品特征   不同产品的脂肪含量和消化率不同,所含有的产奶净能值存在差异。瘤胃保护脂肪的加工工艺不同,产品在瘤胃的保护性和稳定性不同,瘤胃的环境条件变化,如瘤胃pH变化,有可能影响产品的过瘤胃效果。脂肪酸钙盐的适口性较差,影响干物质采食量,降低乳蛋白含量。氢化脂肪在小肠的消化率较低。上述因素在选用时均需考虑。
  7.4 配方调整  适当的配方调整能充分发挥瘤胃保护脂肪的效果。日粮应提供充足的纤维水平,NDF至少达22%,ADF为19%-20%;日粮
钙含量如为正常水平应增加0.1%~0.2%,日粮镁含量保持在0.25 %~0.30 %(Hutijen,1997)。还应考虑适量增加日粮中瘤胃降解蛋白和过瘤胃蛋白的含量,以维持乳蛋白水平不致因为产奶量增加而下降。
  7.5 添加剂    每天补充6~ 12 g烟酸、10 g过瘤胃蛋氨酸或20~30 g过瘤胃赖氨酸,或每天补充20~30 g过瘤胃胆碱,与补充瘤胃保护脂肪等合并使用,这对提高产奶量、乳脂率和乳蛋白水平,降低代谢疾病,改善繁殖性能等均具有显著的协同效果。
  7.6 饲养管理  日粮中使用与停用瘤胃保护脂肪均需要逐渐过渡,以使奶牛有时间调整饲料采食量和瘤胃微生物菌群。
8 不同瘤胃保护脂肪产品比较
    目前国际市场上主要有3类瘤胃保护脂肪产品:瘤胃稳定性脂肪(百事美脂肪粉-Bergafat T300,德国百事美有限公司生产)、氢化脂肪和脂肪酸钙盐。脂肪酸钙盐和氢化脂肪有多种品牌,但脂肪酸组成十分类似。这些产品的脂肪酸组成和产品使用存在明显差异。
  8.1 脂肪含量和脂肪酸组成见表2。
表2国际市场上主要瘤胃保护脂肪产品脂肪含量和脂肪酸组成
瘤胃保护脂肪产品        稳定性脂肪*        脂肪酸钙盐        氢化脂肪
脂肪含量(%)        >99.5        80~84        >99.0
脂肪酸组成(占脂肪的%)                           
C14:0以下        < 3.5        < 2        < 3.5
C16:0        75~90        43~45        45~55
C18:0        5~10        4~8        35~47
C18:1        5~10        38~42        4~8
C18:2和C18:3        < 3        8~11        1~2
C20:0以上        < 1        < 1        < 1
     由表2可知,稳定性脂肪粉和氢化脂肪为纯脂肪,脂肪酸钙盐平均含82%的脂肪;稳定性脂肪粉富含棕榈酸,不饱和脂肪酸含量不超过13%;脂肪酸钙盐主要由棕榈酸和油酸组成,饱和脂肪酸和不饱和脂肪酸各约占50 %;氢化脂肪主要由棕榈酸和硬脂酸组成,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在10%以下。
    脂肪含量和脂肪酸组成影响产品的产奶净能、脂肪的消化以及乳脂的脂肪酸组成。饱和脂肪酸的消化率随碳链延长而降低,不饱和脂肪酸的消化率大于饱和脂肪酸。Doreau和Milliard(1997)根据在丹麦、美国、法国、德国、澳大利亚和英国所进行的17个试验49个日粮的试验结果计算:C14:0、C16:0、C18:0、C20:0、C22:0的脂肪酸消化率分别为 69%、79%、73%、70 %和 66%,C18:1、C18:2和C18:3的脂肪酸消化率分别为85%、83%和76%。根据这一结果计算,假定上述3类瘤胃保护脂肪均完全过瘤胃,每千克产品可以提供的可消化脂肪分别为:稳定性脂肪粉约789 g,脂肪酸钙盐约 667 g,氢化脂肪约760 g。
    脂肪酸钙盐在瘤胃pH下降时所分离的游离脂肪酸,可能被瘤胃微生物氢化或同分异构,产生氢化或异位脂肪酸。氢化脂肪可能存在异位脂肪酸,考虑氢化脂肪酸和异位脂肪酸在小肠的消化率会降低,稳定性肪粉提供的可消化脂肪量比脂肪酸钙盐和氢化脂肪更高。
    乳脂的脂肪酸组成受瘤胃保护脂肪的脂肪酸组成影响(Doreau 和Chillard,1997;Mansbridge和Blake,1997;Kennelly和Glimm,1998)。饲喂脂肪酸钙盐可以增加乳胎中油酸含量,但鲜奶易于酸败变质,特别是在高温季节。使用稳定性脂肪粉和氢化脂肪可以增加乳脂中饱和脂肪酸的含量,延长鲜奶的保质期。稳定性脂肪粉主要增加乳脂中棕榈酸的含量,氢化脂肪增加乳脂中棕榈酸和硬脂酸的含量。
  8.2 使用效果  根据NRC(2001)的相关参数、脂肪和脂肪酸含量计算,稳定性脂肪粉产奶净能为 6.3~6.4  Mcal/kg,脂肪酸钙盐为5.5~5.8Mcal/kg,氢化脂肪为6.0~6.2 Mcal/kg。产品在原料和加工工艺、过瘤胃的机制、脂肪酸组成、是否含有甘油以及适口性等方面的差异,影响其使用效果,见表3。


表3国际市场上主要瘤胃保护脂肪产品使用效果
瘤胃保护脂肪产品        稳定性脂肪*        脂肪酸钙盐        氢化脂肪
  产奶净能(Mcal/kg)        6.3~6.4        5.5~5.7        5.9~6.1
产品是否存在异位脂肪酸        无        无        可能
干物质采食量        -        ↓        -
有机物消化率        ↑        ↑        ↓
瘤胃pH的影响        无        长链脂肪酸与钙盐分离        无
产奶量        ↑        ↑        ↑
乳脂率        ↑        ↑        ↑
乳蛋白含量        -        ↓        ↓
繁殖性能        ↑        ↑        ↑
奶牛产生酮病的风险        无        有        有
   注:↑表上升↓表下降,-表不变或无影响。
9小结
    奶牛泌乳前期,尤其是高产奶牛,能量负平衡不仅影响奶牛生产潜力的发挥,还影响奶牛繁殖性能,增加奶牛代谢疾病的发生,增加淘汰率,缩短奶牛的使用寿命,严重影响奶牛企业的经济效益。补充瘤胃保护脂肪是解决上述问题重要而经济可行的途径。补充瘤胃保护脂肪时,必须充分考虑奶牛的生理特点和生产水平、适宜的添加剂量、瘤胃保护脂肪产品的特性、饲养管理等因素,才能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
中国畜牧人网站微信公众号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互联网,仅供畜牧人网友学习,文章及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010-82893169-805)。
发表于 2013-3-4 20:49:30 | 显示全部楼层
您的联系方式!?QQ:936241243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布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联系我们

关于社区|广告合作|联系我们|帮助中心|小黑屋|手机版|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24号

北京宏牧伟业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京ICP备11016518号-1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1 Comsenz Inc. GMT+8, 2024-5-14 01:06, 技术支持:温州诸葛云网络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