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住着冬暖夏凉的房子,享受高级营养师配餐,借助进口软件寻找“郎君”……这是钦州一个养猪场的猪所享受的“待遇”。10月25日,记者走进钦州市五祥种猪总场,了解到不少高科技养猪的趣闻。
穿着白大褂进入“猪社区”
五祥种猪总场位于钦南区久隆镇。25日下午,记者一行来到养猪场,经过鞋底消毒、紫色消毒水洗手消毒后,还要穿上白色高筒胶鞋和白大褂,又穿过一个五六米长的喷雾消毒通道,经过全方位立体消毒,才得以进入养猪场内。由于养猪场实行的是全封闭管理,生产区与外界完全隔离,外来人员无法直接进入猪舍参观。
“这是防疫需要。”养猪场总经理黄国宁解释说,养猪最怕疫病,而猪一旦感染病毒,往往是传染性的,作为一家养殖规模达数万头的大型养猪场,他们不得不谨慎行事。据黄国宁介绍,对生产区的员工要求更严,外出后返回,除上述消毒措施外,还要在门口冲凉房里冲澡,换上备用的干净衣服,然后再在隔离区住上两天三夜,到第四天早上才能进入生产区上班。
用进口软件为猪“相亲”
五祥种猪总场是自治区级重点种猪场,因养殖科技含量高,曾被农业部授予“生猪标准化示范场”称号,还曾获得由自治区科技厅颁发的“科技种养大王”称号。科技手段在养猪的过程中究竟发挥了哪些作用?
黄国宁说,猪的育种重在发挥杂交优势,优生优育。传统的养殖方法靠目测为猪配对,但生出来的后代长得快不快、繁殖能力强不强,都无法评估,也不可控制。为了准确地给每一头母猪找到最适合的“郎君”,培育出最优秀的后代,五祥种猪场从美国引进了一种遗传育种评估软件。
“这种软件可以将猪的父母、祖父母、外祖父母等祖宗三代的遗传数据都输入电脑里进行配对,鼠标一点,只需3秒钟就可以计算出哪头公猪与哪头母猪是"黄金搭档",从而实现"高富帅"与"白富美"的强强结合。”黄国宁说。
从小到大享受“特殊待遇”
在五祥种猪场,从母猪怀孕到小猪长成出栏的整个过程,都跟高科技分不开。
配种之后25天,工作人员会使用B超检测仪,为母猪们验孕。如果怀上了,就相应地调整饮食母猪在怀孕前期不能吃得太好,否则产崽的数量和质量都会下降。
小猪生下来以后,16到18天就要断奶,它们的一日三餐都由两名畜牧营养师“伺候”。
种猪场所有的猪舍都采用热镀锌钢构材料组成,冬暖夏凉,室内还装有全自动的温控系统,保证猪们生活在最舒适的环境里。
小猪长大后,有一部分要留下来做种猪。猪场会用一种来自丹麦的背膘测定仪测母猪的瘦肉率,从而选定那些最能产瘦肉的母猪留下来繁殖后代。
高科技带来高回报
从猪舍到软件,都贵得令人咂舌。为了养猪这样砸钱,值得吗?
黄国宁说,高投入带来的是高回报。科学育种以后,一头母猪一年能多产出两头商品猪。他们场养有3000头母猪,一年可多产6000头小猪。以目前的市场价,一头商品猪长成出栏值1700元左右,6000头猪就有1000多万元。此外,科学养殖一头猪,至少可以提前7天出栏,按一头猪每天吃3公斤饲料,每公斤饲料3元算,可节约饲料费63元。他们场每年有5万头猪上市,饲料费就可以节约300多万元。
黄国宁称,高科技养出来的猪,肉的品质会更好,安全卫生方面也更有保障。
记者了解到,近年来,随着农业科技化的发展和农业部门的不断努力,越来越多有实力的养殖户开始选择科技养殖,利用高科技提高效益。像五祥种猪总场这样的自治区级重点种猪场,在全区共有16家。这些企业不仅各有高招,还充分发挥龙头作用,带动周围的养殖户一起走科技致富的道路。
来源:南国早报
|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互联网,仅供畜牧人网友学习,文章及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010-82893169-80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