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前辈好, 我晕菜看大家对金霉素讨论的这么热烈,心里也痒痒,碰巧自己在读书时也做过有关金霉素的试验,了解一点,纯属学术上的,完全和实际不符,呵呵。我也没工作过,完全在这胡咧咧,还请大家多多指正。
一下是我的一篇发表在华北农学报的一篇文章的开头部分,大家多多批评。
在养殖业中,应用抗生素以预防疾病和提高动物生产效率十分普遍,并促进了养殖业的快速发展,但这些抗生素被动物摄入后除少部分残留在动物体内外,85%以上以原药和代谢产物的形式经由动物的排泄物排出体外,进入生态环境[1],影响水体和土壤中的微生物区系、导致环境生态系统的失衡,同时还可能诱发耐药菌的产生,最终影响人类健康。
由于大多数抗生素能直接杀死土壤或水体中的某些微生物或抑制其生长,影响环境中微生物甚至影响其他水生生物,破坏环境中固有的以食物链为联系的生态平衡。抗生素在环境中的蓄积还会诱发大量耐药菌的产生和在动物性食品中的残留,并随食物链传递,威胁人类健康[2]。
金霉素(Chlortetracycline,CTC)是美国氰胺公司1949年开发的四环素类广谱抗生素,由于其抗菌谱广、价格便宜而被作为抗菌促生长饲料添加剂广泛应用于养殖业。欧共体每年抗生素的消耗量达5000吨,其中2300吨是四环素类药物[3]。Mellon等在大型养殖场周围粪便、土壤、水体中都检测到了高浓度多种抗生素,其中猪粪和猪的液体废物中分别含金霉素37mg.kg-1,1400mg.L-1[4]。Hamscher等报道,在用动物排泄物施肥土壤0-40cm的表层,检测到土霉素和金霉素的残留,其最大浓度竟分别高达32.3 mg.kg-1和26.4mg.kg-1 [5]。在我国,据估计,一个万头猪场每年向环境中排泄的金霉素等原形药物约300-500kg[3]。按照2006年全国生猪出栏6.81亿头,10%来自规模化猪场计算,全国每年经猪排泄到环境中的金霉素等原形药物就达2043-3405吨。Gavalchin和Katz测定了抗生素在土壤中稳定性,其稳定性排序为金霉素>杆菌肽锌>红霉素>斑伯霉素>泰乐菌素>青霉素和螺旋霉素[6],金霉素在环境中稳定性很强,很难被完全降解,已有文献报道,环境中有大量金霉素耐药菌存在[7]。抗生素的环境污染已经引起了世界各国环境学家的关注,早在上世纪90年代欧盟各国就开始了对环境中抗生素的风险评估研究,美国也在2000年开始对水体中抗生素残留开展大范围调查和研究[8]。我国有关兽药与饲用抗生素的环境行为和环境毒理方面研究还刚刚起步,目前有关环境中抗生素残留的有效检测方法及相关标准尚缺乏报道。
参考文献略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互联网,仅供畜牧人网友学习,文章及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010-82893169-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