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11048|回复: 30

粗蛋白测定存在的问题思考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11-29 08:52:4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凯氏定氮法测定粗蛋白含量是一个经典方法,目前还没有什么方法能够比这个方法的结果更可靠。但是由于消化过程存在很大的人为因素,因此带来直接结果就是每个实验室(包括国家级别的实验室)的结果误差比较大。其原因的人为因素有:样品的采取和处理、催化剂种类的选择和配方、催化剂的添加量、消化时间的把握等,我总结了百余篇国内测定蛋白的文献,将一些情况总结如下。

  1、目前测定方法有我国的国标方法、国际谷物化学协会法、美国分析化学家协会法等,每个方法最大的区别就在于消化时催化剂的选择和消化时间的选择上,当然消化时间需要每个实验室自行摸索(严格地探索)。

  2、总结了两个比较有代表意义的结果。
     (1)这个研究比较了国标方法、国际谷物化学协会法、美国分析化学家协会法,通过测定四种植物的粗蛋白含量,起结果分别为2.8558%、2.8858%和2.8850%,三者的差异不显著,但也可以看出国标结果低于另外两个结果。

     (2)另外一个研究是测定鱼粉的比较。经过了国内外5家权威机构测定鱼粉(按照每个机构认定的方法),成都:61.5%;农业部:61.66%;上海标准服务公司:62.97%;英国:63.27%。造成的结果很可能是消化不完全。另外还比较了进口催化剂和自配催化剂的结果:消化60分钟为65%和63.7%,消化80分钟,结果为64.6%和65.2%。进口催化剂片表现好。

       3、通过以上实验分析,发现目前国标法测定与国际检测机构的数据有出入,但仲裁法是国际标准的美国分析化学家协会法,因此建议实验室要进行探讨并加以修改。

       4、催化剂一定要准确按照比例,同时要混合均匀,添加量一定要准确。建议使用工业化生产的催化剂片(均匀、准确)。
中国畜牧人网站微信公众号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互联网,仅供畜牧人网友学习,文章及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010-82893169-805)。
发表于 2007-11-29 09:09:42 | 显示全部楼层
消化时间也很重要,要消化充分
发表于 2007-11-29 10:57:40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问题大嘴不提出来的话以前真还没有注意哈,尤其在借鉴部分国外数据时得充分注意!:huahua:
发表于 2007-11-29 11:22:01 | 显示全部楼层
测定的结果要考虑允许误差的.
发表于 2007-11-29 11:33:45 | 显示全部楼层
请问二楼,消化时间怎么介定?/
发表于 2007-11-29 12:39:27 | 显示全部楼层
样品的称量量的多少也很重要.
发表于 2007-11-29 13:56:42 | 显示全部楼层
消化时间也很重要,要消化充分
 楼主| 发表于 2007-11-29 14:20:12 | 显示全部楼层
消化时,测定数据永远是一个从低到高再到低的过程,所以一定要将合适阶段摸索出来.使用催化剂片可以保证催化剂的稳定。不过国外的价格有些无法承受,其实考虑到不必称量而节省的时间也是没有问题的了
发表于 2007-11-29 16:13:49 | 显示全部楼层
讲的很有道理,需要学习一下,:gongsi:
 楼主| 发表于 2007-12-4 07:26:57 | 显示全部楼层

怎样确定消化时间的问题

其实如果做检测 的都知道,这是一个很基本的问题,但要注意温度、催化剂固定后来摸索条件。当然,必须是在透明后,因此到透明这个阶段是可以记下时间,关键在于探索透明后的时间。不同的温度和催化剂需要不同的时间段。如我们的催化剂片,因为催化时间快,因此透明后我们是按20、20、10、10、10、10、20分钟的间隔来探索的。
      一定要注意,消化要完全而不能过了。否则透明后40分钟的结果也许与1小时是一样的,没准最佳的是50分钟哦。
      每次催化剂一定要完全一样哦。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布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联系我们

关于社区|广告合作|联系我们|帮助中心|小黑屋|手机版|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24号

北京宏牧伟业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京ICP备11016518号-1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1 Comsenz Inc. GMT+8, 2025-8-23 23:11, 技术支持:温州诸葛云网络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