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发表于 2007-7-31 10:50:24
|
显示全部楼层
真蛋白测定—硫酸铜沉淀法
1、原理:
蛋白质能变成不溶于水的状态,而与其它含氮化合物分离开来。当加入沉淀剂(如硫酸铜),然后经过过滤,用水洗去沉淀中的盐类及溶解性的含氮物,按照测粗蛋白的方法,即得样品中的真蛋白含量。
2、操作步骤:
1)准确称取样品2克左右分别放于2只300ml烧杯中用50ml蒸馏水数次冲洗,边冲边搅拌,然后将溶液加热至沸。
2)向烧杯内倒入25ml 6%硫酸铜溶液略搅拌,再徐徐加入25ml 1.25% NaOH溶液搅动(不要加得太快)。
3)用表面皿将烧杯盖上静置2小时,然后用两层定量滤纸慢速过滤,用热蒸馏水冲洗烧杯数次,再用热蒸馏水冲洗沉淀物,滤液用氯化钡溶液检查不混浊后, 将漏斗连同滤纸置50—80℃烘至略潮(约1.5小时)。
4)消化:同测粗蛋白,但易溢出,操作者要守在旁边观察,消化液不能加多也不能少。
3、计算:(同粗蛋白)
附试剂配制: 1)6%硫酸铜:称取6g硫酸铜溶于100ml水中。
2)1%氯化钡:称1g氯化钡溶于100ml水中。
最近接手化验室工作,我就按照上述过程操作, 过滤倒不是很慢,但就是消煮后发现全部结晶了,可能是自己用硫酸太少或催化剂加多了, 第一次做是以失败告终, 检测结果为0,凯氏瓶还烧爆一个:P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