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人 首页 饲料 饲料科技 科技动态 查看内容

微生物饲料添加剂产品的特点及在奶牛饲料中的应用研究

简介
近二十年来,在奶牛产业中,营养保健型的绿色添加剂和无毒副作用、无残留、无污染的微生物添加剂必然是当今及未来非药物添加剂取代抗生素研究的主要潮流。

  综上,微生物添加剂的作用模式:刺激瘤胃微生物生长,稳定瘤胃pH值,调控微生态平衡;改变瘤胃微生物发酵模式,提高可消化成分的消化率,增加更多营养流流入小肠管道进而利于吸收和消化,提高饲料利用率,提高产奶量;抑制和杀灭潜在的病原微生物,提高动物免疫活性,预防和治疗奶牛胃肠道疾病。
  3饲用微生物添加剂在奶牛生产中的应用
  3.1对奶产量的影响
  在奶牛饲养上的应用添加饲用微生物,提高奶产量国内外屡见报道。据Williams等(1990)报道,米曲霉培养物和酿造酵母饲喂奶牛效果相似,均能使4%标准乳产量提高1.2升/天。Wallace等(1993)综合18个研究成果后报道,饲喂酵母培养物平均产奶量增加7.8%。 George (1990)报道,以青贮玉米为日粮的奶牛补饲酿酒酵母,试验期100天,试验组比对照组每天多产奶2.4kg,乳脂率提高0.35个百分点,校正乳脂肪提高17.4%,乳蛋白含量从3.24%提高到3.48%。吴子林等(1996)报道用酵母培养物饲喂奶牛发现,奶牛采食干物质增加3.94%,日均产奶量增加0.91kg,脂肪校正奶提高1.57kg,分别比对照组提高4.04%和7.07%,乳脂率提高5.77%,但对乳蛋白和乳糖含量影响较小。胡诸华等(2003)利用活性酵母饲喂奶牛,为期60天的试验,平均日产奶量比对照组提高2.0kg,提高了7.11%,而对乳脂率和乳蛋白率没有影响。 Ware等(1988)进行两次试验,证明嗜酸乳杆菌能显著提高奶牛的产奶量(p<0.01)。Jeong等(1998)报道给泌乳奶牛饲喂乳酸杆菌和链球菌,与对照组相比,产奶量增加0.8kg/天。史权军等(2001)添加生物活性饲料添加剂包括乳酸菌、酵母菌、红螺藻饲为喂奶牛,结果在120 天实验期间,比对照组头组均日平均提高产奶0.96Kg,增产率为7.31%,差异显著。张克梅等(2002)利用枯草芽孢杆菌、乳酸杆菌和链球菌复合微生态制剂饲喂奶牛,发现微生态制剂组比对照组提高日产奶1.76kg,差异显著(P<0.05),对乳脂率的影响略有提高,但差异不显著。岳寿松等 (2003)报道用芽孢杆菌、乳酸菌和酵母菌复合微生态制剂饲喂奶牛,平均日产奶量比对照组相对增加了1.4kg,提高了7.26%,奶比重增加 0.048%。
  3.2在奶牛抗热应激的应用
  据Mcgilliard等(1997)试验观察,在每头乳牛日粮中,添加以黑曲霉发酵产物、枯草芽孢杆菌、嗜性乳酸杆菌、酵母培养物的微生物添加物之后,32头实验奶牛中,有17头奶牛乳产量明显增加,8头没有增加,7头明显减少。据实验者分析,7头奶牛奶产量明显减小可能是在做实验过程中,产奶牛处于热应激状态。因为试验时间是在夏季高温季节,从反面思考,有一部分奶牛却没有减少产奶量反而增加,这说明饲用微生物添加剂还有抗应激和改善奶牛生理状况作用。
  尤升波等(2002)在夏季利用芽孢杆菌、乳酸菌和酵母菌复合微生态制剂饲喂奶牛进行试验,研究发现对照组日平均产奶下降了5.3kg,而试验组仅下降了1.5kg,结果表明微生态制剂在一定程度上可增强奶牛的抗热应激能力,减少奶牛夏季高温条件下奶产量的严重下滑。
  3.3促进生长和提高饲料转化率
  促进生长通过细菌大量繁殖,合成大量菌体蛋白,促进胃肠道的吸收从而也达到提高饲料转化率的目的。Fumiaki等(1995)给新生奶牛分别口服假长形双歧杆菌和嗜酸乳杆菌,假长形双歧杆菌组可提高增重25.20%和饲料转化率提高11.39%,嗜酸乳杆菌组提高增重21.65%和饲料转化率提高12.66%,同时饲用之后,腹泻的发生频率减少。Hughes(1988)研究发现补饲酵母培养物的犊牛日增重显著提高,饲料效率也得到改善。 Cole]等(1992)报道感染牛鼻气管炎病毒的犊牛补饲酵母培养物,干物质摄入比对照组多,特别在补饲第1天效果明显,犊牛体重下降缓慢。吴子林等 (1996)报道用酵母培养物饲喂奶牛,为期80天的观察,奶牛日增重比对照组281g,差异显著(p<0.02)。
  3.4对奶牛繁殖性能的影响
  饲用微生物添加剂对奶牛的繁殖性能的研究报道较少,仅见国内尹召华等(2002)报道利用酵母培养物饲喂奶牛发现,该菌培养物提高奶牛的繁殖性能。在试验期间,试验组的有效发情牛比率比对照组提高29%,发情牛受胎率比对照组提高11.4%,差异显著(p<0.05),见下表。
表1 酵母培养物对奶牛繁殖性能的影响

处理 试验牛数(头) 发情牛数(头) 发情率(%) 受胎牛数(头) 受胎率(%)
对照组 24 16 67 10 62.5
试验组 24 23 96 17 73.9

  4结语
  近二十年来,国内外奶牛用微生物添加剂研究与应用方面取得了可喜的成果,为人类呼唤绿色畜产品提供了保障。在奶牛产业中,营养保健型的绿色添加剂和无毒副作用、无残留、无污染的微生物添加剂必然是当今及未来非药物添加剂取代抗生素研究的主要潮流。以微生态理论为指导,利用有益微生物添加剂为主要手段建立综合防治体系,控制奶牛疾病的发生,减少抗生素的使用,这显然符合人民向往回归大自然,崇尚绿色食品的要求。我国将在二十一世纪实现民族复兴的宏伟目标,强健全民体质已提上日程 ,发展绿色牛奶生产应当是重要措施之一,因此,奶牛用微生物添加剂研究与开发蕴藏着巨大的经济效益和广阔的市场前景。

本文内容由 apple12151007 提供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互联网,仅供畜牧人网友学习,文章及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010-82893169-805)。
1234

头晕

伤心

搞笑

抗议

路过

已阅

支持

超赞
您可能感兴趣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引用 jnwyl 2010-12-2 10:42
    资料很好,好好学习下

    查看全部评论(1)

    发布主题 联系我们

    关于社区|广告合作|联系我们|帮助中心|小黑屋|手机版|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24号

    北京宏牧伟业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京ICP备11016518号-1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1 Comsenz Inc. GMT+8, 2025-7-18 10:00, 技术支持:温州诸葛云网络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