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人 首页 饲料 饲料科技 科技动态 查看内容

微生物饲料添加剂产品的特点及在奶牛饲料中的应用研究

简介
近二十年来,在奶牛产业中,营养保健型的绿色添加剂和无毒副作用、无残留、无污染的微生物添加剂必然是当今及未来非药物添加剂取代抗生素研究的主要潮流。

  1.2真菌
  奶牛用真菌微生态制剂菌种主要有酵母和曲霉。
  1.2.1酵母
  酵母只是零星存在于动物肠道微生物群落中,主要应用的酵母有啤酒酵母和石油酵母。其特点:为需氧菌、兼性厌氧,喜生长在糖和偏酸环境;菌体富含蛋白质和多种B族维生素;不耐热,60-70℃1小时即失活。酵母在瘤胃中大量生长繁殖,一方面有效改善胃肠环境和菌群结构,主要改善VFA和甲烷的产生,调控胃肠发酵,减少乳酸盐的产生,提高pH值的稳定性,促进乳酸菌、纤维素菌等有益菌群生长繁殖及活力提高、增加胃肠道中酵母、乳酸菌、纤维分解菌的数量,促进胃肠对营养物质的分解、合成、消化、吸收和利用,从而增加采食量,提高饲料利用率和生产性能。
1.2.2曲霉
  霉菌大量存在于土壤中,不是动物肠道中的正常微生物,但近年来,该类微生物在饲料工业中广泛应用于高品质的饲料添加剂,已提高家禽、家畜的生产性能,尤其是反刍动物。用于反刍动物微生物饲料添加剂的生产菌种主要有黑曲霉和米曲霉。这些曲霉菌都能产生纤维素酶,有利于反刍动物对纤维素的消化和吸收利用。曲霉能透过植物表皮角质层屏障,破坏纤维素的结构完整性,降解含木质素的植物细胞壁,使动物更有效的消化,特别是在粗饲料成分较多的情况下,曲霉更显出其重要作用。黑曲霉还能产生淀粉酶、蛋白酶和果胶酶。米曲霉能产生植酸酶,使磷从植酸和植酸盐中释放出来,被动物充分吸收利用,提高钙、镁、锌、铜的吸收。
  2 奶牛用微生物饲料添加剂的作用模式
  正常微生物与动物环境之间构成的微生态系统中,优势种群对整个微生物群起决定作用,一旦失去了优势种群,则原微生态平衡失调,微种群发生更替,导致动物发生疾病。而微生物添加剂中有益生菌可竞争性抑制病原微生物粘附到肠粘膜上皮细胞上,同病原微生物争夺生态位点,扶持优势菌群,从而不利于病原微生物的生长繁殖。在微生物添加剂中除了益生菌外,还含有由这些微生物在其发酵和代谢过程中产生丰富的维生素、酶、多肽及多种营养成分和某些重要的协同因子,是一种基本的营养源和胃肠调节剂。奶牛具有其独特的消化系统,四个胃室中瘤胃体积最大,是牛体内饲料加工厂,草料中约有70-75%的可消化物质和 50%粗纤维在瘤胃中消化,在这一系列消化过程中微生物起着重要的作用,构成特殊的微生态空间和微生态系。微生物添加剂中的酵母及其培养物,可显著刺激瘤胃中分解纤维素的菌群和乳酸利用菌的增殖,酵母还可促进对某些酶系的活性。芽孢杆菌所产生的蛋白酶、淀粉酶、脂肪酶等帮助动物对营养物质进行分解,提高饲料转化率。乳酸菌等益生菌可产生如乳酸、乙酸、丙酸等,使动物肠道pH值下降,产生过氧化氢等抗菌物质可抑制和杀灭潜在的病原微生物,使胃肠内腐败菌减少,导致胺、氨下降;合成B族维生素和促生长因子,为动物提供营养。微生物添加剂可促进特定的牛瘤胃菌群的生长繁殖,被激活的瘤胃微生物能促进对氨的利用和乳酸的利用。对氨的利用可促进菌体蛋白的合成,改变微生物蛋白氨基酸的组成,降低瘤胃中的浓度。对乳酸的利用,表现在可直接吸收利用乳酸和刺激其它微生物利用乳酸,改善瘤胃pH环境,以刺激瘤胃微生物的生长和活性。益生菌还可产生非特异性免疫调节因子,激活免疫细胞和巨噬细胞,增强机体抗病能力。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互联网,仅供畜牧人网友学习,文章及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010-82893169-805)。

头晕

伤心

搞笑

抗议

路过

已阅

支持

超赞
您可能感兴趣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引用 jnwyl 2010-12-2 10:42
    资料很好,好好学习下

    查看全部评论(1)

    发布主题 联系我们

    关于社区|广告合作|联系我们|帮助中心|小黑屋|手机版|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24号

    北京宏牧伟业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京ICP备11016518号-1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1 Comsenz Inc. GMT+8, 2025-7-18 09:37, 技术支持:温州诸葛云网络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