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人 首页 饲料 饲料科技 科技动态 查看内容

微生物饲料添加剂产品的特点及在奶牛饲料中的应用研究

简介
近二十年来,在奶牛产业中,营养保健型的绿色添加剂和无毒副作用、无残留、无污染的微生物添加剂必然是当今及未来非药物添加剂取代抗生素研究的主要潮流。

  6、减少胆固醇和改善肉质
  与胆盐反应、胆汁酸、去氧胆汁酸经常结合甘氨酸或牛磺形成甘氨胆酸或牛磺胆酸,被乳酸杆菌中的细菌酶、胆盐水解酶所解离。解离的胆酸有杀菌作用,粘附到细菌纤丝上形成共沉淀被排出体外,最终会导致产生更多胆酸,从而降低胆固醇。
  在胆汁存在的条件下,胆固醇降解显著。此外,益生细菌抑制肠内分子团的形成促进胆固醇与胆酸及短链脂肪酸的发酵作用,对胆固醇代谢也起重要作用。
  据国家卫生部食品卫生监督检验所检测饲喂微生物制剂的猪肉,蛋白质提高5.56%,脂肪和胆固醇分别下降4.42%和82.2%。而且肉质颜色鲜红,细嫩,没有检测出任何化学激素类残留。同时,肉质系水率大大提高,使猪肉保鲜时间延长,久置不易腐烂变质。
7、明显提高繁殖率
  交配前20天开始喂微生物添加剂饲料,母猪产仔率可提高30-50%,母羊受胎率100%,双胞胎、三胞胎逐渐增多;且小畜健壮,生长快。不孕母猪饲喂微生物制剂饲料半个月后会发情受孕。蛋鸡可提前10天左右产蛋,延长产蛋高峰期两个月以上,产蛋率提高15%以上。
  8、提高畜体抗应激能力
  本品中富含多种Vit和氨基酸,对热应激、气候突变、饲料变更、运输、注射疫苗等应激引起动物机体内环境的改变,使体内微生态平衡失调、代谢紊乱,出现食欲减退,生产力下降,以及拉稀等应激症状,对于这种应激病症,用药物难于治疗,如果应用微生态制剂就可以克服或降低因应激因素引起的应激症状。
  9、不含国家严禁饲料中使用的违禁药物、激素、色素、镇定剂等违禁物质
  兴农微生物饲料添加剂与常规饲料有所不同,在饲料中不添加任何砷制剂、激素、镇定剂等有害物质。一方面,减少有害物质对畜体的毒害作用,在饲料中添加有机铁和锌等物质以及微生物所产生的促进血液循环物质,促进畜体血液循环,达到健康状态的皮红毛亮,使畜体生长中后期能够正常、健康生长发育,提高动物生产性能,达到提高经济效益之目的。另一方面确保肉、蛋、奶产品的品质,为人类提拱安全、无公害、绿色、有机食品,保护人类生命和健康,提高了肉、蛋、奶的市场销售价格和市场竞争力,增加养殖利润,能够促进畜牧业向持久、盈利方向健康发展。
  二、随着抗生素的大量使用及滥用,它的弊端日益显露出来,诸如破坏动物体正常微生物群,导致微生态平衡失调;促进耐药菌株增加;增加易感生境的敏感性,促进机体的外源性感染和内源性感染;影响动物的免疫功能,使机体抗病减弱;抗生素等药物在畜产品(肉、蛋、奶)中的残留,威胁人类的身体健康;对人和动物致畸、致残,甚至导致人畜中毒死亡。尤其是1981年英国发生使用“三合一”针剂大量注射抗生素、激素引发“疯牛病”事件以来,世界各国,尤其欧美、日本等发达国家纷纷采取官方强硬措施,对饲用抗生素的种类、使用方法、剂量和配伍等方面严加限制。欧盟国家规定2005年以后禁止在动物饲料中添加任何抗生素。与此同时积极鼓励大力开展研究药用饲料添加剂替代品和倡导绿色安全的饲料添加剂研究与推广。下面就是针对绿色饲料添加剂之一--奶牛用微生物添加剂的应用研究进行综述。
1奶牛生产上使用的饲用微生物
  奶牛用微生态制剂主要有细菌类、真菌类制剂及其活性培养物。用这些微生物研制微生态制剂理想的菌种应该是:不对人和动物致病、不与病原微生物产生杂交种;在体内外易于繁殖,繁殖速度快;经加工后活菌存活率高,稳定性好;最好来自动物自身肠道中。
  1.1细菌
  用细菌研制奶牛用的微生态制剂主要有芽孢杆菌、乳酸菌、链球菌(肠球菌)等。
  1.1.1芽孢杆菌
  芽孢杆菌在动物消化道中仅零星存在,但从动物体内外分离、鉴定的有益芽孢杆菌,已在畜牧业、饲料行业广泛应用,并已显示巨大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在奶牛上应用的主要菌种有枯草芽孢杆菌、腊样芽孢杆菌和地衣芽孢杆菌。随着近几年的应用实践,芽孢杆菌类微生物添加剂充分显示出有许多优越性:芽孢杆菌产品以内生的孢子存在,抗逆性强,能耐酸碱和高温高压,在饲料加工和储存过程中不易失活;芽孢杆菌在生长繁殖过程中能产生多种有效的酶促活性,一些酶常是畜禽不具有的如果胶酶、纤维素酶、葡聚糖酶等;为需氧菌,培养要求的营养物质简单,芽孢杆菌类生物添加剂生产工艺简单。芽孢杆菌产生的酶,进入消化道中,增加胃肠道酶量,帮助动物对所喂饲料相应成分进行酶解,从而提高饲料转化率。由于该类细菌为需氧菌,通过生物夺氧而扶持厌氧菌的生长,为维持其肠道菌群的微生态平衡起重要作用。
  1.1.2乳酸菌
  乳酸菌是一大类能从发酵碳水化合物产酸的细菌,为动物肠道中的正常微生物。用于生产微生物添加剂的乳酸菌主要有乳酸杆菌、双歧杆菌、链球菌(肠球菌)、片球菌等。该类制剂应用较早、制剂种类多、其作用机理和作用模式较为清楚的的一类微生物添加剂,生产菌种多为厌氧菌或兼性厌氧菌,在生长过程中,不形成芽孢,抗性较差,因而在储藏过程中,容易失活。为提高抗性,保存较长时间,在生产过程中需要微胶囊化,但提高生产成本,所以该类制剂在饲料工业中应用受到一些的限制。乳酸菌可产生乳酸、乙酸、多种维生素、抗生物物质和促生长因子,为动物提供营养,调整菌群,抑制病原菌,增强抗病能力。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互联网,仅供畜牧人网友学习,文章及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010-82893169-805)。

头晕

伤心

搞笑

抗议

路过

已阅

支持

超赞
您可能感兴趣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引用 jnwyl 2010-12-2 10:42
    资料很好,好好学习下

    查看全部评论(1)

    发布主题 联系我们

    关于社区|广告合作|联系我们|帮助中心|小黑屋|手机版|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24号

    北京宏牧伟业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京ICP备11016518号-1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1 Comsenz Inc. GMT+8, 2025-7-18 12:59, 技术支持:温州诸葛云网络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