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人 首页 饲料 饲料科技 科技动态 查看内容

微生物饲料添加剂产品的特点及在奶牛饲料中的应用研究

简介
近二十年来,在奶牛产业中,营养保健型的绿色添加剂和无毒副作用、无残留、无污染的微生物添加剂必然是当今及未来非药物添加剂取代抗生素研究的主要潮流。

一、微生物饲料添加剂的特点

  1、有效地解决了产品高效、稳定性问题
  经过兴农国家级微生物专家多年攻关成果:采取微生物三级发酵技术和现代最新微粒化包被处理技术,有效地解决了产品质量的稳定性和微生物之间的拮抗问题。
  兴农国家级微生物专家在如何增加制剂的稳定性方面做了大量研究,发明了一种保证微生物高活性的生命呼吸装——“呼吸膜“,它能使活菌(主要是乳酸杆菌、酵母菌)在自然条件下能长期保持其高活性。巧妙地解决了微生物固态发酵的散热、厌氧控制,以及包装、储运、稳定性等难题,也解决了微生物之间拮抗问题。
  2、提高饲料转化率,降低生产成本
  经过微生物三级发酵工艺技术产生的多种消化酶、酸化剂、氨基酸、维生素等多种物质和复合有益菌群在畜禽体内产生的多种消化酶、酸化剂、氨基酸、维生素等多种物质,有利于饲料中的营养物质消化吸收和利用。
  双歧杆菌在肠内发酵可产生丙氨酸、缬氨酸、天冬氨酸和苏氨酸等,还可产生多种维生素。光合细菌菌体营养丰富,蛋白质含量达60%-65%,还有维生素B、泛酸、叶酸等,用后能提高饲料效率、抗病能力。
  乳酸菌、双歧杆菌产生乳酸等酸性物质,使肠道的PH值降低,可以激活内源酶活性;维持肠道内PH值,有利于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促进维生素D、钙、磷、铁等矿物质微量元素的吸收。
  枯草芽孢杆菌、纳豆芽孢杆菌、沼泽红假单胞菌、酵母菌等可产生蛋白酶、淀粉酶、脂肪酶、纤维素分解酶、果胶酶、植酸酶等,和胃肠道固有的酶一起共同促进饲料的消化吸收,提高其利用率;合成维生素B族、维生素K、类胡萝卜素、氨基酸、生物活性物质辅酶Q及某些未知因子而参与物质代谢,促进动物生长发育。
  经微生物制剂发酵或处理过的饲料大分子有机物被分解为小分子有机物,更有利于动物体的吸收利用,加之菌体本身及其合成分泌的活性酶等物质均大大提高了饲料的营养价值,微生物制剂发酵饲料中所含18种氨基酸总量明显增加,且适口性好,畜禽喜食,饲喂微生物制剂饲料一般可使料肉比、料蛋比下降 10-20%。
3、对常见疾病有奇特的防治效果
  有益菌群在畜禽体内环境形成优势菌群、微生物发酵过程中产生的多种有机酸、合生素、抗病毒因子,结合中兽医科学,添加中药提取物如多糖、寡糖等,增加畜禽体免疫力,可以有效防治细菌性疾病,并且可以有效预防病毒性疾病(如猪瘟、蓝耳、圆环病毒、高热病等)的发生。
  乳酸菌杆菌以某种免疫调节因子刺激肠道某种局部型免疫反应,以提高机体抗体水平或巨噬细胞活性,增强其免疫力;芽孢杆菌能促进肠道相关淋巴组织,使之处于高度反应的“准备状态“,与此同时可以加速幼畜免疫器官的发育促进其尽早尽快成熟,T、B淋巴细胞的数量增多,使动物的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水平提高,从而增强机体的免疫力和抗病力。
  调节免疫系统免疫应答,微生态制剂可保护肠壁,与病原菌竞争附着并进入肠上皮细胞,加强了细胞间隙,刺激巨噬细胞,有效地抑制感染。乳酸杆菌可进行粘附,一种成分是抗蛋白酶(与菌体表面吸附有关),另一种是热稳定且对蛋白酶敏感的胞外蛋白;双歧杆菌的粘附则是借助于细胞表面或双歧杆菌培养物上清液中类蛋白促粘附因子,通过细丝状的成分特异性地粘附于肠道粘膜表面上,诱导抗体产生。
  4、防腹泻作用
  细菌性毒素与肠细胞结合,导致肠细胞分泌功能亢进,大量液体从细胞边缘溢出,肠绒毛顶端细胞吸收功能降低,从而造成水分和电解质被大量蓄积在肠管内,引起临床上的水样腹泻和迅速脱水症状。乳酸杆菌在通往肠道时形成保护性屏障,释放一些化合物,抑制病原菌,增强特异性免疫和非特性免疫功能,另一种机制是对小肠粘膜的营养效应,减少有毒胺类或肠毒素的产生。消化道微生物的代谢活动可产生有害的胺类、氨等物质,具有毒性和刺激作用,并增加小肠蠕动速度,这是导致仔猪断奶后腹泻的主要原因之一。嗜酸乳杆菌不仅可以减少大肠内的含氨量,并且还可以分解病原菌产生的毒素,使其失活,从而减轻腹泻症状;干酪乳杆菌产生一些表面活性剂抑制病原菌的粘附与繁殖,也有效减少了有毒胺类或肠毒素的产生,大大减少腹泻症状的发生。
5、除臭、驱蝇,改善饲养环境,防止疾病传播
  减少肠道有害产物和圈舍臭味,圈舍里的臭味主要由氨、硫化氢、吲哚、组胺、酚等有害物质造成的,这些都是大肠杆菌使蛋白质腐败分解所致。有益菌可提高蛋白质的消化吸收率,并将肠道里非蛋白氮合成氨基酸、蛋白质供动物利用。与此同时,它抑制大肠杆菌等有害菌的腐败作用,使臭味等有害物质减少;芽孢杆菌等有益菌可产生分解硫化氢的酶类,从而降低粪便中的氨、硫化氢等有害气体的浓度而有除臭作用,使氨浓度降低70%以上,从而起到保护养殖环境、减少呼吸道和眼病的发生,对人的健康和畜产品的卫生都非常有益。与此同时,微生态制剂对饲料内某些毒素和抗营养因子还有一定的降解和去毒作用。
  枯草芽孢杆菌可在大肠中产生氨基氧化酶、氨基转移酶及分解硫化物的酶,可将臭源吲哚化合物完全氧化,将硫化物氧化成无臭、无毒物质,从而降低血液及粪便中有害气体的浓度,也减少了向外界排放的量,改善了饲养环境。嗜氨菌能消化肠道游离的氨(胺)及吲哚等有害物质,抑制大肠杆菌的活动,排出的粪中含有的活菌体,可消化剩余的氨。用放线菌微生物作除粪臭剂,除臭率达66%。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互联网,仅供畜牧人网友学习,文章及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010-82893169-805)。
1234下一页

头晕

伤心

搞笑

抗议

路过

已阅

支持

超赞
您可能感兴趣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引用 jnwyl 2010-12-2 10:42
    资料很好,好好学习下

    查看全部评论(1)

    发布主题 联系我们

    关于社区|广告合作|联系我们|帮助中心|小黑屋|手机版|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24号

    北京宏牧伟业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京ICP备11016518号-1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1 Comsenz Inc. GMT+8, 2025-7-17 12:28, 技术支持:温州诸葛云网络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