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农业部最新数据显示,10月份我国生猪存栏量为45440万头,较上涨月下降0.02%;能繁母猪存栏4690万头,较上月下降0.21%,较去年同期下降3.79%。从数据来看,我国生猪存栏处于下降趋势,无论是生猪存栏还是能繁母猪存栏的变化。那么,从数据变化中,我们能看出什么呢?![]() 据来源:农业部畜牧司 1、 生猪存栏恢复较慢,整体水平有下降趋势 自9、10月份以来,我国生猪价格一直处于上升趋势(图2.),且涨幅较明显,据悉,截止11月中旬我过生猪均价13.71元/kg,较9月初12.8元/kg上涨32.5%,生猪盈利能力明显增强。但因口蹄疫等疫病影响造成部分生猪死亡及养殖户的恐慌心理,因此补栏情况有所减弱,10月我国生猪存栏较9月下降10万头。 ![]() 数据来源:博亚和讯 年初我国的生猪存栏呈现下滑趋势,主要是因为09年末及10年初的口蹄疫疫情影响,与此同时带来的是生猪价格的大幅下降,在国家的连续调控下,直至7月份生猪价格才逐渐恢复,生猪存栏连续4月处于回升趋势,但整体水平仍然低于去年同期(图1.),此次小幅下滑预计对后期生猪价格有一定影响。 1、 能繁母猪存栏持续下滑,猪源减少或推动猪价回升 近期我国生猪盈利能力有所增强,但能繁母猪存栏仅回升一个月又再次呈现下滑趋势,直接影响后期猪源的供给。据悉,当前我国局部地区“口蹄疫”疫情较为贫乏,对养猪业影响较严重,尤其是仔猪和能繁母猪的死亡率较高,这也是引起母猪存栏下滑的一个因素。 目前生猪存栏处于下滑趋势,从图3中我们可以看出,自2007年开始,我国生猪价格处于上升通道,进入一个盈利周期,无论是从现在的生猪存栏还是后期消费旺季的来临来看,后期生猪价格继续上涨的可能性较大。 ![]() 数据来源:博亚和讯 1、 成本因素或成存栏上涨阻力 当前,我国生猪养殖模式正在逐渐发生变化,散户逐渐退出,据农业部公布最新数据显示,08年我国生猪散养比例下滑至20.58%,而规模养殖比例增加到73.76%,规模化水平在不断提高。 迫使散户退出生猪养殖的因素有几个,抗风险能力差是其中一个,另外一个重要因素就是成本。 我国生猪养殖饲料成本占生猪毛收入比例的60%以上,尤其是在猪价下滑时更为明显。饲料成本的上涨致使养殖户的养殖成本增加,而生猪的养殖周期为五个月左右,对于一些散户来说,资金周转会形成一定的困难,在猪价下跌时会更为严重,在未知的疫病风险及饲料成本高涨的作用下,我国散养户的比例逐渐下降。同时也导致生猪存栏的下降。 综上所述,当前我国生猪存栏处于下降阶段,同时饲料成本较高,预计后期生猪价格将会有一定幅度的上涨。因我国消费旺季的到来,对猪肉的需求量也有较大程度的提高,因此,预计后期生猪价格将会继续上涨。(来源于:博亚和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