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我们行业的变化一个是生产的智能化,减少工人,提高效率,第二个是销售和流通的网络化,然后整个行业的发展不管作为产前产中产后都与金融服务紧密相关。传统上我们知道农业生产在三个阶段分割不同的利润份额,产前25%,产后能够获得利润60%,而生产过程中过去只享有15%,所以种地和养鸡的人挣不到大钱。现在通过产业融合,更多服务业的手段工业化的手段开始应用于养殖业,现在利润分割也出现了悄然的变化,温氏集团以养猪养鸡为主每年盈利几十个亿。加工企业如果稍微有不慎,以雨润为例也会步入深渊。过去产前的饲料、化肥,产后加工和深加工企业可以得到银行贷款,养殖场却几乎得不到金融支持,现在产前产中产后都要金融服务业支持,银行等金融机构已经开始直接深入到农业生产的最基层的环节,这个变化是革命性的,这个变化也是新的农业生产必然要求。不知道我们各位期货市场的从业人士,怎么参与到畜牧业的变化和发展浪潮之中,其实大家也是大有机会,大商所也需要思考这个问题。 今天是玉米大会,我们对玉米有什么样的认识,实际上玉米始终是第一饲料原料,玉米是最好的能量饲料,玉米同时供应蛋白质,玉米供应能量不仅是以糖的方式,玉米还以油脂的方式供能,现在我们国家每年生产2亿吨饲料,需要1亿吨玉米,而工业化加工的玉米只有3000万吨,加工副产物750万吨又用于饲料,饲料占玉米消费量的大头,我们国家的玉米加工程度还在不断提高,我们国家普通的玉米将来要出现分化到以提供高淀粉为主的玉米,提供高蛋白为主的玉米,提供高油高氨基酸的特色玉米,玉米价格现在如果完全听市场的农民活不了,如果靠补贴,政府的负担就太重,我想真正的解决办法是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增加玉米生产的复杂程度,复杂的劳动才会产生较高的效益。最终将有更多的人离开农业生产,开始进入第三产业,开始进入第二产业加工业,那个时候我们才更有条件让中国的玉米产业有竞争力。 我们饲料产量将在未来几年不再增加,以我的观点中国饲料产量要下降,肉、蛋产量不会下降,主要是目前的饲料越来越由大型企业生产,质量提高,至少可以提高10%的转换效率,第二就是养殖企业效率也在提高,由原来一头母猪提供15头仔猪,现在提高到20头,饲料和养殖水平提高后,同样肉蛋奶供应量我们就可能降低20%的饲料用量,我们玉米需求量也就会下降,产业升级我们需要更好的玉米,我们需要更高品质的玉米,我们需要更新鲜的玉米。而我们现在所指玉米的营养都是指可化验的指标比如说能量,脂肪,蛋白质。但是某些指标比如新鲜度、适口性、氨基酸结合度、消化吸收率等难以检测的指标往往被忽视,玉米新鲜很重要,谁愿意吃陈年的粮食呢?所以中国的玉米生产与使用应该更加有计划,应该绝大部分做到年内消化,不能消化部分用玉米加工企业来进行消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