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人 首页 饲料 饲料企业 企业动态 查看内容

独家解读潜行者粤海:饲料江湖的隐形大佬

简介
    旗下13家企业、员工2500多人、年饲料销量近50万吨,在中国高端水产饲料领域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力。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粤海始终秉承低调、稳健的风格,不张扬、不冒进,在中国饲料行业快速发展、水产养殖 ...


  “虽然郑总是国有企业的老板,但是他把粤海当成了自己的事业来干。”李积伟回忆,在郑石轩和他的团队的带领下,粤海虾料从1996年开始逐渐具备了市场影响力,到1998年整个企业比较好了,年利润达到1000多万元,但郑石轩“平时的交通工具还是工具车、公交车,出差住的是普通招待所”。
  前十年,受限于国营体制,粤海发展速度较慢,虽然年年有利润,但在2004年改制前,粤海还只有一间工厂,产销量只有5万多吨。
  2004年,粤海完成改制;2007年,粤海饲料集团正式成立,粤海按照自己的步伐在发展。在饲料行业越来越进入资本时代,粤海没有过多依靠政府的扶持,甚少在银行贷款,也没有一些企业高歌猛进式的扩张,有人说粤海是闷头发大财,也有人说粤海眼界太窄,但务实的郑石轩一直坚持,选择中等的发展速度,首要保持年年有增长,重视企业的抗风险能力。实践证明,在跌宕起伏的特种水产饲料市场,粤海这艘航船始终行驶平稳。改制后,粤海实现较快的发展,平均一年新建一间分公司,一年增加产销量5万吨,相当于平均每年增加了一个旧粤海。
  技术与品质:支撑发展的原动力
  这是粤海在市场立足的根本,也是粤海竞争力的来源。“粤海有独特的技术,敢用一般厂家不敢用的原材料,用别人不敢用的配方。”
  “在做饲料以前,我是一个高校老师,技术方面的东西是我的爱好。”郑石轩这样表示自己对饲料配方技术的偏重,在这样的影响下,粤海的产品品质始终走在行业的前列。在郑石轩看来,这是粤海在市场立足的根本,也是粤海竞争力的来源。“粤海有独特的技术,敢用一般厂家不敢用的原材料,用别人不敢用的配方。”他曾经这样说。
  农财宝典记者试图从郑石轩过往的讲话和文章中,去寻找他的经营理念和管理哲学。但发现,他在公开场合所留下的所有文字与影像,几乎全部与技术及行业发展实务相关,甚少诸如投资战略、管理心法等凌空高蹈式的论述。他更像一个儒雅的技术专家,将对企业管理和发展理念渗透到产品研发与营销实务中。
  曾经在多家饲料企业供职的某配方技术人员曾私下与农财宝典记者交流,郑石轩本人在海水水生动物营养和饲料配方领域的技术造诣,在饲料企业老板这个层级,是比较少见的。企业家的特质自然会为企业留下深刻的烙印:2006年,获“AAA+级中国质量信用企业”称号;2007年,虾配合饲料获“采用国际标准产品标志”证书;2008年,海水鱼饲料及添加剂获“广东省高新技术产品”证书……粤海每年都进行几十个课题研究,每年取得新的专利,每年都有省、市级科技进步奖,旗下企业基本都是高新技术企业,集团现拥有省级工程研究中心和技术中心,有院士工作站,有几十名博士、硕士领衔的研究团队,在几十个方面形成全方位研究,始终掌控着技术制高点。
  一系列产品质量方面的荣誉,见证了粤海在该领域的实力和自信。看重技术和质量,这也是粤海早期得以发展壮大的关键因素,据郑石轩回忆,在粤海虾料面市之初,产品粉末多,颗粒大小、均匀度、切面等方面都比较难看,当时市场上主流的虾料大多讲究外观、卖相好,但是一旦真正使用到养殖阶段,这些品牌的饲料系数多在1.6-1.8,而粤海只有1-1.1,高下立判。
  从上世纪南美白对虾养殖兴起以来,对虾饲料市场经常硝烟弥漫,从不缺少惨烈的血战,粤海饲料凭借稳定、优秀的品质,一直稳步前行。
  各种基层技术培训会,是现在饲料企业常用的市场推广手段,这种模式也是由粤海开创的。广东粤海饲料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郑石贵介绍,在本世纪初的前几年,白对虾再次点燃对虾业的热情,当时各地市场上没什么业务员,更谈不上技术服务与指导,但是养殖户对信息和技术却非常渴求。于是,粤海开始办基层技术培训会,带专家下农村、送技术到塘头,非常受欢迎。随着此类会议的不断推广,粤海开始走进千家万户。
  郑石贵说,在海南对虾饲料市场,粤海始终是第一品牌,现在海南很多老客户对粤海的认可,都是从粤海刚进入海南市场时确立的,甚至一度海南最大的四大虾料经销商都是粤海的客户,能取得这样的成绩,除了有好的产品品质保证,离不开当年对市场的努力耕耘。
  郑石轩在企业管理上特别强调系统的重要性。粤海饲料的高品质,除了在技术研发上成绩卓着外,更得益于在整体技术研发人才与制度架构上的系统性支撑。粤海讲究的是团队协同作战,而不是孤军作战;从单个人来讲也许不是行业最强,但作为一个团队是最强的。
  粤海饲料集团副总裁韩树林介绍,根据养殖业大环境的变化,粤海在技术架构上进行了调整,每个技术骨干带领一个团队,各自负责不同的饲料领域,如对虾、金鲳、海鲈、生鱼、蛙料等,从原料控制、生产工艺、配方调整,到对比试验、专项研究,到市场调查、反馈和服务,实行一条龙总包干;这样精力更加专注,便于技术人员掌握某一品种的养殖情况,及时应对。分品种、分环境、分时间,如此精细化、专业化的研究,在目前国内海水水产饲料企业中可以说无出其右。
  近年来,饲料行业的竞争不断加剧,技术和品质成为支撑粤海平稳发展的发动机,也成为她受客户认可的最大特色。郑石轩这样解读技术在粤海竞争中的价值,“我们不断改进、不断创新,竞争对手即使一时能掌握粤海的某项技术,也无法追上我们的更新速度,更无法达到我们的成本优势。”
  农财宝典记者走访中山、电白、斗门、湛江东海岛等地的经销商,粤海饲料的品质和稳定性是他们愿意与粤海合作的最主要原因。在广东沿海各养虾集中区,粤海虾料都保持有30%左右的占有率,个别市场超过50%,海水鱼料方面更是明显,在斗门的海鲈产区,粤海饲料凭借独特的成本优势,占据了超过60%的市场份额。技术的力量不仅帮助粤海从小长大,更使其在激烈竞争中站稳脚跟、赢得口碑。
  稳固的客情关系:本质是精细化管理的延伸
  粤海稳健的步伐,贯穿于生产、销售、售后服务的全过程,正是精细化的管理避免了大跃进扩张带来的粗鄙与风险。稳定的客情,经销商感受到的是脉脉人情,而对于企业而言,其实是终端精细化管理的必然结果。
  饲料行业依旧表现出明显的渠道驱动的特征,得渠道者,得天下。而粤海与经销商、养殖户的关系维系,一直为业内称道。在饲料终端市场,企业相互“挖角”、策反经销商的事情司空见惯,而粤海经销商的忠诚度和稳定性是公认较强的,而维系这种优势的效率也是相对最高的。
  从最初基层技术推广会打开市场、到后来的资金支持和客情维护,再到最近的技术服务,手段在更新变化,但以客户价值为中心的理念始终如一。
  从几年前开始,在华南地区,虾病为害越来越强烈,到2013年,整个华南地区对虾减产约三成,给虾农、饲料企业带来严峻考验。
  在这样的情况下,粤海也开始转变,“扎根行动”在各养殖区全面铺开。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互联网,仅供畜牧人网友学习,文章及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010-82893169-805)。

头晕

伤心

搞笑

抗议

路过

已阅
1

支持
1

超赞

刚表态过的朋友 (2 人)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引用 马上有笑 2014-2-28 22:32
粤海确实很牛!
引用 唐山拓普生物 2014-2-8 08:34
低调中踏实,踏实中奋进!

查看全部评论(2)

相关分类

精彩专题

IHU正德培训
IHU正德培训
IHU正德培训,畜牧人, 畜牧人论坛,论坛热点,三个标准...
江苏万瑞达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开业庆典
江苏万瑞达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开业庆典
江苏万瑞达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开业庆典...
青贮饲料专题
青贮饲料专题
青贮饲料是反刍动物重要的饲料来源。本主题主要介绍青贮饲料的基本知识、制作技术、质量评定方法与饲喂注意...
水产养殖之水质调控
水产养殖之水质调控
水质控制和水质管理是水产养殖过程中极重要的环节,水质的季节管理,水质调节方法等。...
仔猪腹泻与防治措施
仔猪腹泻与防治措施
仔猪腹泻(下痢)是消化道功能紊乱的一个综合症状,往往不是指一种独立存在的疾病,它既可能是由单独一种疾病...
发布主题 联系我们

关于社区|广告合作|联系我们|帮助中心|小黑屋|手机版|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24号

北京宏牧伟业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京ICP备11016518号-1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1 Comsenz Inc. GMT+8, 2025-7-21 06:59, 技术支持:温州诸葛云网络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