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大学期间,说实话我对本专业一点兴趣都没,直到04年大学本科去了一家饲料企业去做技术,做了大概有半年之后,才发现自己真的好多方面一无所知,于是就辞职去读研究生。07年又开始做配方,做到现在发现自己越来越不会做,但也发现了饲料配方中的一些有趣的现象。 我们有一些配方师,在做禽料配方的时候,一直信守着一句信条:禽为能而食.记得有一次我下市场,发现肉鸭的采食量很高,于是回来之后根据采食量来调整配方,调完之后我傻眼了,如果根据采食量来算的话,lys作到0.5就可以了,但是这个结果显然是不可能的.还有的时候,我们有些配方师在做配方的时候,当能量改变的时候,就把其他的全部营养指标全部改变.在我现在看来,这种做法有可能并不是很合理。 因为当能量降低的时候,原料中的蛋白质的分解速度和氨基酸的合成速度会受到影响,后果是动物的生长速度会降低.因此在降低或者提高能量水平的时候,不应该相应的改变配方中的氨基酸水平.因为在低能量的营养水平下,蛋白质的消化需要高lys的支持.另有结果表明,在高能日粮的情况下,比如肉鸡(能量3000、3100、3200对动物的采食量并没有我们想象中的那样大。 能量是会影响动物的采食量,但是能量水平对动物影响最大的是动物的生长速度,能量越高,动物的生长速度越快,体重越大,所以我们有时候却会发现能量高的日粮反而会出现料比高过能量低的日粮.我现在看来有可能对动物采食量影响最大是环境温度,因为我们在做鸭料配方的时候会发现,冬天采食量比夏天高的多,生长速度也有很大的改变.所以我觉得当我们改变能量(高能日粮),没有理由相应改变氨基酸的数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