批发商的“困局” 6月2日上午,记者再次来到鲁中蔬菜批发市场。“我卖了10年的猪肉,没见过肉价涨到这么高过,与去年同期相比已经上涨近50%.”猪肉批发大户刘女士对记者说。 而刘女士也是整个批发市场内,为数不多仍在坚持自己“找猪”的业户之一。肉价的上涨,让更多的业户不再愿意搭成本去寻找 “猪源”,他们已经习惯了每天清早前往张店周边的屠宰场直接进整猪。 刘女士的“坚持”,在另一侧面反衬出猪肉价格上涨,让更多的猪肉批发商不得不接受“利润空间变小”的事实,因为他们再无力承担“找猪”的这块费用。 “找不到猪,不如直接去屠宰场提整猪,但我不行,我有固定的客户,必须去多花成本和时间,从源头上多抓猪,抓好猪。”刘女士坦言。 “原来每天走的量相对大而稳定,同样的量,现在每天都卖不完,直接存冷库,冻过的肉只好贱卖。”对刘女士来说,现在每天的利润至少比以前少了50%. 市场上的多名猪肉批发商认为,“生猪货源少,价高走量又少,各方为了维持成本而加价,才最终造成了猪肉价格的居高不下。” “就拿我手中的这些客户来说,从年后到现在,每天从我这批肉量都在逐月递减,以前每天割20斤肉的客户,现在每天也就割15斤或13斤精肉。”刘女士说。 其他猪肉批发商也向记者证实,现在肉价高,饭店也会考虑成本,菜里的肉少了,市民嫌贵买肉也在减量,现在只能靠走量来赚取每斤两三毛钱的微利。 对从市场买肉大户来说,也同样体会到肉价上涨的“压力”.一工地负责人称,他在好几个工地承包着食堂。肉价涨上去了,工人的伙食费没涨,他算了算已经连续3个月赔钱,仅从猪肉这块每月就要赔1000多元。 猪肉价涨或改变行业格局 猪肉价格高涨,涨上去的钱到底落在谁手里呢?记者通过调查,总结活猪从收购到上市要经过这样的供应链:养猪户→经纪人→生猪批发商→屠宰场→猪肉批发商→猪肉零售商。 同时,记者还按100斤的一头活猪,对此链条各方获利进行了估算。 在调查中记者还了解到,饲料的上涨、养猪成本加大,仔猪价格高涨,生猪出栏数量再递减,让猪肉价格在层层加价中被推高。这种现状不仅仅在淄博,全国都处在猪肉价格“有 价无市”的变局中。 据农业部数据显示,今年4月份全国生猪存栏数为4.36亿头,同比下降4.15%.而5月份生猪存栏量进一步下降,为4.34亿头。一个月的时间,存栏量减少了200万头。自年初以来,生猪存栏量一直呈现下降态势,累计下跌4.68%.“生猪出栏量少,粮食、饲料价格等成本的继续上扬,从供需周期来看,猪肉价格还可能保持上涨势头。”业内人士还表示,养殖成本的加大,使得一些作坊式的养殖户们渐渐被淘汰出局,市场将更偏向于大型养殖公司。 据了解,国内几家大型生猪上市公司也正以此为契机,加大仔猪、育肥、种猪的整条产业链的投入和各个环节布局,整个行业也处在整合变化中。值得注意的是,在这场行业变局中,淄博众多小养殖户该如何应对,需要各方加以关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