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生猪市场前瞻年,中国生猪市场的表现与宏观经济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低迷与过热。整个上半年可以用数组此类的词汇形容:暴跌、低迷、失望、绝望。2月份开始持续至4月份的暴跌,4-6月份的谷底低迷,4月份开始政府连续5批收储,市场却毫无起色,继续低迷,养猪人对收储政策的效果失望,进而绝望……直至6月中旬,猪市却又开始了一段近乎疯狂的、几乎每天1%的上涨,但仅持续了40多天。生猪市场终于走出长达半年的亏损,进入盈利。均衡盈利至年底后,新一轮政策调控和猪病再次导致猪市在2010年即将结束、距离春节还有2个半月的时候再次下跌……2011年中国生猪市场是否还会持续下跌、再次亏损2010年全年猪病影响严重程度明显高于2009年。自年初农业部公布了部分省份的口蹄疫疫情,全年区域性的猪病便此起彼伏,直至年底贯穿全年。尤其是上半年的猪价暴跌,以及持续了半年的亏损,和猪病严重导致病猪扰市直接相关。 需要关注的是不同的猪病对市场的影响层面不同。例如年初的口蹄疫疫情对母猪的影响远小于对仔猪的影响,同时还加快出栏,病猪扰市。不仅导致长达4个月的暴跌和近半年的亏损,同时还导致6月中旬后,猪病过后猪价以几乎每天上涨1%的罕见速度强劲反弹。 以蓝耳病为主的混合感染则可对存栏直接产生重创,导致大量母猪死亡,存栏大幅下降,而母猪存栏是生猪市场变化的原动力。2007年的猪价暴涨其主要原动力便来自于从2006年夏天持续至2007年初的严重猪病。 目前,从2010年11月下旬开始的下跌除了政策调控因素外,猪病也是主要因素之一。 自2009年中,全国生猪总存栏经过2007年下半年开始的大量母猪补栏后,终于得以恢复至均衡水平以上,并随即表现为产能过剩。但由于2009年6月份首次收储及时阻止了价格的下跌,因此,过剩的产能并未在当时淘汰,反而是2009年9-11月份的局部严重猪病导致存栏开始下降。 2010年初开始猪病及由其导致的猪价暴跌进入亏损,共同使存栏开始快速下降。由于此时生猪市场的长期低迷和疫病风险巨大,与宏观经济过热、涨声一片行程了鲜明对比,因此,大量中小型养殖户选择了退出养猪业。而且即使8月份后猪市强劲反弹,也未重新回来。仔猪价格持续低迷便反映了这一现象。 尽管2010年11月下旬开始,在放储、猪病等因素影响下猪价再次下跌一个多月,但很明显,下跌空间已经非常有限。因为整体存栏已经不再支持供大于求,猪价很难跌破6元/斤的价位。而且,一旦猪病这一最大不利因素的影响减小,不足的存栏仍支持猪价继续上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