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提高企业整体竞争力 中国饲料业要突破发展瓶颈,真正要做的是科技创新,特别是自主创新。据白美清会长所言,在饲料领域有四个方面亟需重点攻关:一是在饲料配方上;二是在饲料添加剂上;三是在节能减排、治理污染上;四是在开辟利用新的饲料原料资源上。 事实上,饲料行业现在就是把技术创新与品牌升级当成战略来执行的。在我接触的不少饲料企业中,像海大、铁骑力士、粤海、智特奇、立达尔、广州雅琪等,大都获得了政府在技术投入方面的资助,也初步建立了研发体系。很多企业老板也意识到,没有品牌的竞争,最后只能走入价格战。所以,有一定规模和实力的企业都愿意花大力气投资品牌与渠道建设。 但是,作为转型主体的饲料企业,通过“技术创新或品牌突破”来转型的思路是不是唯一的选择呢?姜汝祥认为,就某个具体的企业来说,这样做当然没有问题,但从整个转型的主体角度看,这样做却存在战略性的失误。第一,技术与品牌都是相对的,技术与品牌永远在一个行业的金字塔的顶部,当大家都往金字塔的顶部爬的时候,造成的结果必然是,真正有技术或品牌的永远是在顶部的少数公司。第二,技术的突破需要相当长一段时间的人才储备与设备投资,品牌则需要更长的时间。 如果按照这个思路,大型饲料骨干企业必须要下决心从打消耗战、人海战、转变为打科技攻关战,打造国内国际品牌产品,这也是它们必须肩负的行业责任。至于中小型饲料企业,真正的出路在于提高整体竞争力,政府尤其应该帮助它们从“低成本产品制造”的机会型增长,转变成以客户需求为中心的竞争型增长,这同样是饲料业转型的关键问题。当然,如果这部分企业也拥有核心技术,自然再好不过。 很多人都曾透露过这样的观点:如今大型饲料企业突飞猛进,中小企业的命运堪忧。但我认为,大企业也是从小企业演变而来。未来十年,饲料业的发展机遇仍大于挑战,对任何企业来讲,发展机会都是存在的,关键在于是否能够抓得住。在这方面,海大的成长蜕变对中小企业的发展抉择有非常好的启示。海大发展战略经理了随着行业认知加深而升级的过程。成立之初,行业普遍不重视技术,海大通过技术领先取得了起步和初步发展;行业进入充分竞争阶段,行业以控制成本、扩大规模为目的,采取降价、赊销等同质化手段,海大则制定了全面专业化战略,通过建立技术、采购、生产、管理、服务等全面的专业化优势获取了快速发展;2006年开始,当大家还在争论一体化还是专业化时,海大已经明确提出要定位为服务型企业,全力打造服务体系,构建价值链优势……所以,中小企业要觅得生存空间,至少应该做好三点:第一,企业一定要务实,明确战略定位,快速建立相对优势;第二,遵循“按需创造”的研发思路,以满足客户需求为出发点,搞“微创新”,别总想着攻克大难题;第三,回避大企业优势产品的正面竞争,细分产品。 3.消除浪费提高利润空间 根据业内人士预测,未来五到十年饲料企业将以一条龙、半条龙、产品细分战略型企业为主导。至于其他形式的企业是否会快速地退出竞争,这个尚待印证。中国饲料企业目前的困境,很大程度是过去的成功模式造成的。过去在市场环境好的情况下,生产什么基本上都可能销售出去。销不出去,最简单的方式就是降价促销,这就是价格战的由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