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价调控措施密集出台抑制玉米价格上涨空间 2010年11月4日,在《开展2010年秋粮收购监督检查工作的通知》》中要求对从事粮食特别是粳稻、玉米等重点品种收购、加工和销售的经营者逐户核定企业商品粮最高库存量,并定期进行检查。另外,在秋粮收购期间,对各类粮食收购主体的粮食收购资格开展一次全面核查。 2010年11月19日,国务院常务会议通过了确保供给、完善补贴、增强调控、加强监管等四大调控措施,提出“关停违规建设的玉米深加工企业”。同时,在玉米拍卖中,有关部门修改交易细则,提高竞拍准入“门槛”,大幅提高交易双方的交易保证金和履约保证金,加大对违规企业的惩罚处罚力度。 2010年11月底至12月20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展改革委会同有关部门组成六个国务院督查组,赴18个省市督促检查工作,重点调查了解有关地区价格总水平和重要商品供求和价格变动情况。 这些调控措施使的从2010年11月末开始,国内玉米价格止涨回稳,局部回落,进入小幅震荡整理阶段。 后期关注因素分析 宏观经济环境变化 2010年12月3日,据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消息,2011年中国将会终止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而转向稳健的货币政策。2010年12月25日,中国人民银行决定,自2010年12月26日起上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金融机构一年期存贷款基准利率分别上调0.25个百分点,其他各档次存贷款基准利率作相应调整。这次年内的第二次加息反映了国家防止价格上涨预期的措施进一步增强。可以看出,国家调控物价具体措施正处于落实时期,短期将会对包括玉米在内的整体粮食价格水平形成压制。尽管近期玉米价格的回落并没能有效缓和农户的惜售心里,但随着时间的推移,玉米价格的波动或将降低农户的玉米价格看涨预期,预计后期玉米市场成交量会较前期出现增加态势。 临储收购价及市场调控方式的变化 随着国内玉米主产区玉米上市量的增加,国家收储政策不断受到市场关注。据消息称,今年国家将南方饲料养殖企业到东北采购玉米运回本地的费用补贴减半,即由去年的70元/吨降至35元/吨,补贴期限为国家公布临储价格开始至2011年4月30日止。并且规定如果市场价格超过临储价格5分/斤,中央财政补贴将会停止。从此消息可以看出,近期国家有关部门将会公布今年东北产区的临时收储价格。后期需要关注临储收购价格对市场的指向作用。基于物价总水平及玉米市场价格的现实,虽然国家将会在东北产区公布临储收购价格,但预计市场价格回落到国家公布的临储价格的可能性较小,国家启动玉米临时收储的可能性不大。后期国家的玉米市场调控将会更多的通过强化行政市场监管的手段来执行。如果后期玉米市场价格出现异常情况,国家将会强化在玉米产区的市场监管力度,强化国内粮食市场准入制度,对玉米收购主体的行为进行规范,从而稳定国内玉米市场。 国储玉米补库情况 近期,市场传言东北产区国储玉米补库已经或正在实施。如果国储补库开始,势必将会对国内玉米市场价格形成支持。国储玉米经过长时间的拍卖,后期的确面临着补库的需求,由于目前国内玉米市场价格已处于相对高位水平,预计国储补库价格将会与市场价格处于相近或略高水平,从而将会提振东北产区玉米市场价格,在市场传导效应之下,进而提升黄淮产区乃至全国玉米市场价格总体水平。 国际玉米市场情况 2010年1-11月,中国进口玉米数量为155.8万吨,创15年以来的最高水平。随着国内进口玉米数量的增加,国内玉米市场和国际市场的联系较之过去更加紧密,国际市场玉米价格的变化对国内玉米市场的影响越来越大。目前,CBOT玉米市场价格高位运行,按近期的市场价格计算,进口玉米价格已经高于国内玉米市场价格。但从长期来看,由于国内玉米需求的刚性增长,通过进口玉米来调剂余缺或成为一种常态,特别是如果考虑到国储补库对国内玉米价格的影响,如果国储补库难以在国内顺利完成,那么将存在通过高价进口玉米补库的可能性。而从国际市场玉米情况来看,随着国际玉米价格的走高,后期或会有回调出现,但预计回调幅度将会受到限制,供需偏紧的市场格局会继续支持国际市场玉米价格继续向上拓展空间,从而将会对国内玉米市场继续提供支撑。 结论 目前包括饲料及养殖企业和深加工企业在内的玉米需求都处于非常旺盛的时期,而国际玉米市场价格也处于高位运行状态,这对后期国内玉米市场价格提供有力的支持。另外,国储玉米经过长时间的拍卖,后期也面临着补库的需求,这都将会对国内玉米价格形成支持。在经过震荡之后,后期国内玉米市场价格将重新走强。 由于玉米价格的大涨大落都将对用粮企业生产造成较大的压力,近期国内玉米价格的震荡将会为用粮企业提供较好的买入时机。用粮企业可根据生产需要,积极参与市场收购,充实库存。 更多饲料方面的资讯,请关注:http://www.xumuren.com/fe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