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以来国内玉米市场价格在减产、需求、政策等多种因素影响下呈现出大幅上涨走势。6月开始,受政策调控,国内玉米市场高位震荡。10月之后,受大宗商品涨价带动,新季玉米价格高开高走,快速上涨。11月末在国家调控措施影响下,开始走弱,目前保持了高位小幅波动走势。受国内玉米需求增加及通胀预期的影响,预计2011年国内玉米市场价格仍有走高的空间。 玉米产销分析 玉米生产情况 虽然受北方地区持续低温雨雪天气影响,2010年许多地区玉米播种进度推迟,但由于玉米生长期间总体天气状况良好,加上受玉米种植比较收益相对较高的影响,2010年全国玉米播种面积增加,玉米生产获得了丰收。虽然各机构对今年具体产量数据的预测有一定的差异,但由于去年玉米产量减幅较大,市场普遍认为今年玉米产量将会较去年有明显的增加,只是在增加幅度方面出现了一定的数量差异。中华粮网数据显示,受玉米价格高位运行影响,2010年全国玉米播种面积约4.71亿亩,预计全国玉米总产量约为16500万吨,较去年增加950万吨。2008/09年度全国玉米总产量达到了创记录的16590万吨,是一个丰收年景。而2009/10年度由于东北产区遭受不利天气影响较为严重,使的2009/10年度成为一个歉收年景。根据今年的玉米生产及产量预测情况,今年的玉米总体来看是一个产量平年。 玉米消费情况 国内玉米消费主要是饲料和工业消费,相对小麦、稻谷等口粮品种,宏观经济形势对玉米消费影响较大。随着经济复苏,预计2010/11年度国内饲料和深加工玉米保持稳定。根据中华粮网数据,预计2010/11年度国内玉米消费量16300万吨,比上年度增加425万吨,增幅约2.7%。具体来看,预计2010/11年度饲料用粮消费量9850万吨,较上年度增加150万吨;工业玉米消费量为4750万吨,较上年度增加250万吨。 玉米市场分析 国内玉米现货市场 今年以来国内玉米市场价格在多种因素作用下总体呈现出不断上涨走势。南方16省份的饲料养殖企业到东北采购玉米的补贴政策揭开了多元主体竞购的开始。受多元主体竞购影响,从3月开始,国内玉米价格出现了大幅上涨。为了稳定国内玉米市场价格,5月下旬国家开始加大对玉米市场的调控力度,国内玉米市场价格一度小幅走弱。但7月中旬之后,国内玉米价格再度开始上涨,并且突破了前期的高点。9月开始,受玉米上市的季节性压力,国内玉米价格出现小幅回落。新玉米上市之后,在外围商品涨价的带动之下,新玉米收购价格高开高走,出现了反季节的大幅度上涨行情。11月末开始,受国家一系列不断加大的调控措施的影响,全国玉米价格开始回稳,局部地区玉米价格略有走弱,总体市场趋于稳定。 国内玉米期货市场 2010年以来大商所玉米期货合约价格走出了大幅上涨的走势,玉米现货价格走强成为期货合约走强的基础。5月中旬至6月中旬,在国家调控压力之下,国内玉米期货价格曾出现了一定幅度的回调。7月份开始,受国内养殖业复苏的影响和国内部分地区遭受灾害性天气的提振以及小麦等品种上涨的带动,玉米现货价格止跌反弹,推动了玉米期货价格再度上涨。同时,美盘玉米的大幅上涨也为国内玉米期货价格形成了提振。10月开始,新季玉米上市后现货价格的大幅走高推动期货价格继续大幅上涨,而流动性泛滥的金融环境也为玉米期货的上涨提供了资金基础,国内玉米期货合约不断刷新历史高点。11月下旬,在国家出台的一系列稳定物价的调控措施压力之下,玉米期货价格开始出现回落走势。12月份,受玉米现货价格坚挺的支持,大商所玉米期货价格再度趋强。12月31日,大商所玉米指数收盘报2289元/吨,较去年底上涨446元/吨,涨幅24.20%。 国内政策性玉米收购情况 今年新季玉米上市后,随着收购的展开,玉米上市量开始逐渐增加。特别是随着11月末国家稳定物价措施的不断出台,农户玉米惜售情绪有所缓解,玉米上市量较前期增加。据国家粮食局数据,截至2010年12月31日,河北、内蒙古、辽宁、吉林、黑龙江、山东、河南、四川、陕西、甘肃等10个玉米主产省(区)各类粮食企业累计收购2010年新产玉米3006.5万吨,其中国有粮食企业收购762.8万吨,占收购总量的25%。 国内政策性玉米拍卖情况 2008/09和2009/10年度,国家共在东北产区收购了超过3600万吨的临时存储玉米,并且从2009年7月以来持续的进行了临储玉米的拍卖,2010年6月中旬开始,还增加了部分中央储备玉米拍卖,玉米拍卖对遏制国内玉米市场价格的上涨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据统计,从2009年7月临储玉米拍卖以来,截至2010年12月底,国家累计投放临储玉米数量约为 10980万吨,累计成交量约为4340万吨,其中2010年以来国家累计投放到拍卖市场的临储玉米约6345万吨,累计成交量约2745万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