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这还不是结束。正如薛华所说的“其实农牧业是一个需要极高技术含量的现代化行业,大家对此一直都有误区。这也为公司的发展带来巨大的空间。未来随着形势的发展,行业里面一定会出现几个规模巨大、技术领先的大型集团,这就是我们的目标”。 对话董事长通胀压力不太大新快报:目前种苗和药品是海大的种子业务,你怎么看其未来发展,如何辅助这些业务的成长? 薛华:种苗和药品是海大目前的种子业务,在未来它会成长为参天大树,对于水产养殖来讲,种苗的影响占到养殖效益的35%左右,国内几乎所有的水产养殖品种都存在严重的种苗退化,在很多品种上我们已看到了种苗带来的决定性影响。 从养殖户的效益创造,从社会对健康、安全水产品的需求两个方面来讲,都需要养殖过程建立规范的养殖流程,要从种苗、养殖管理、疫病防治进行规范。海大下一步要逐步建立、推广养殖的规范管理,这将是我们对服务的本质性的提升,种苗、药品会成为海大建立养殖户规范养殖流程的主要工具和手段。 新快报:海大坚持走技术服务的模式,自然需要大量人力,请问在人才任留方面,海大有什么心得和规划? 薛华:员工价值的实现是公司达成战略目标的基础,人才是公司的唯一核心资源。我们一直致力于完善吸引人才、培训人才、留住人才的机制,目前正在执行员工发展双通道制、导师制、公司中层管理团队MBA课程、高层EMBA课程、公司系统内外培训等制度,创造平台给员工成长。 结合资本市场,公司还给核心员工提供期权激励。 我们有信心,随着公司的成长,员工的收入在未来几年内将达到行业最高水平。此外,我们还要培养属于自己的企业文化,那就是以让农民盈利为核心目标。这样的价值观,也让员工产生属于自己的成就感和对公司的归属感。 新快报:产能如何与市场需求相匹配?薛华:近年公司饲料产能一直保持60万吨以上的增长速度,公司完全是以销定产,产能扩张主要来自市场需求,而且公司进入新市场会预先由子公司进行市场铺垫,有一定市场基础。此外,公司服务模式逐步由服务人员一对多服务指导转为养殖户到示范基地集中培训,有效扩大服务人群,提高了服务效率,单个业务人员的销售量有明显增长,保证公司服务体系与产能扩张相配套。 最重要的是,我们长期处在产能紧张、供不应求的状态。我们很期待产能的释放,以解决这个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