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eith C. Behnke教授 美国堪萨斯州立大学谷物科学和谷物工业系 秦崇德 译
前言
二十五年前,我们中间很多打算进入饲料业的人都被告知制作颗粒料是一条死路。这是由于当时笼罩着西方世界的能源危机。当时只是认为未来的能源价格会过于昂贵因而制作颗粒料简直是浪费。如今我们每年的颗粒料产量比以往任何时候都高,颗粒料在饲料总产量中所占的比例也比以往任何时候都高。这在一定程度上是由于能源的相对价格下降了,但主要还是因为畜禽饲养者认识到了饲喂颗粒日粮对畜禽的性能有很多好处。随着畜禽饲养业综合经营程度的提高,饲养业都必然地转为使用颗粒料,他们认为颗粒料制作是一种有活力的加工方法,可用以提高饲料的营养价值。但是,在许多情况下,颗粒料都制作得非常差,不过这一加工方法仍然在普遍采用。 据文献报道,最近许多研究都证明了,饲料的性能可随颗粒料质量的改善而得到提高。此外,我们中间很多与饲料加工商合作的人都感到,颗粒料的质量是非常重要的问题,饲料公司也愿意花费时间和资金来解决这一问题。然而,关于影响颗粒料质量的各种因素有着什么样的重要性,在人们中间却存在着大量的误解。影响颗粒料质量的最重要的因素是:饲料配方(40%)、研磨(20%)、调质(20%)、压模选用(15%)以及冷却和干燥(5%);写在前述每一个因素后的百分数代表了该因素在颗粒料总体质量中所起作用的相对大小。重要的是要看到,配方加上研磨,可在粉料到达制粒机之前就已经决定了颗粒料质量的60%。因此,许多颗粒料质量问题不可能通过改进调质方法和选用适当的压模而得到解决。这决不会阻止我们进行改进质量的努力,也决不会使颗粒料加工系统和操作人员不因出厂颗粒料质量太差而受到责难。 本文的目的不是对每一个影响颗粒料质量的因素进行详述,而只是集中讨论一个问题,那就是调质。虽然调质远比压模或压辊表面的选用更为重要,但这一过程常常受到忽视,业内多数人士对其的理解都很差,无论是设备供应商还是饲料加工者都一样。 近年来发生的大量变化影响着我们对于调质问题的感觉。比如,当前的许多日粮与前几年相比,其中谷物的用量都比较少,而是用了较多的副产品。许多副产品,比如动物蛋白质粉、玉米面筋粉、面包房下脚,等等,甚至劣质全棉籽,都已被用到了当前的日粮之中。调质对许多这类原料所起的作用,都没有对谷物粉和大豆粕的作用那么有效,因此我们常常见到机器负担过重、生产率下降以及/或者颗粒料质量太差。 此外,营养师经常在日粮中添加高水平(>1.5%)的油脂,但却几乎毫不了解这会对颗粒料的质量产生什么样的影响。许多饲料厂都被迫使颗粒料的生产量增加到大大超过加工设施的额定设计能力,以满足销售量增长的需要以及动物饲喂的要求(对大型综合性企业而言)。在有些情况下,粉料中的油脂量常会超过动物的营养需要量却只不过是为了增大颗粒料生产系统的生产量。这种做法对颗粒料质量的危害是显而易见的,但却不得不就用这样的颗粒料去喂猪和喂鸡。 重要的是,我们的许多投入都会对颗粒料的质量产生负面影响,但我们生产的颗粒料却应该是能够耐受任何恶劣条件而在到达动物面前时仍能保持原样。要对于调质过程具有良好的理解从而能按要求的生产率生产出质量最优的颗粒料,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调质”的定义 调质,至少从我们的角度来看,包括对离开了搅拌机而到达制粒机压模室之前的粉料所施加任何加工措施或所施用任何添加成分。因此,调质,就包括了添加水和/或蒸汽、膨化、压榨、预制粒、“熟化”,等等。对前述的每一种措施,都将在后文中加以讨论,但我们应该知道,在调质期间所做的任何事情都应该是为了对粉料进行准备使其适宜于接受最终的加工(制粒)。所采用的无论是哪一种调质措施都必须以最优的方式执行,以便能以最合理的生产率生产出质量最优的颗粒料而不显著破坏日粮中已有的养分。从以上的讨论中可以看出,这是一项困难的任务。 尽管有了各种各样调质方法,我们还应该认识到,这些方法中每一种都有其优点,同时每一种也都有其应加以注意的缺点或负面影响。下文将对每一种调质法进行讨论,讨论其优点和缺点,并就如何适当地对这些方法加以利用,以便生产出质量最佳的颗粒料而提出我们的建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