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拿下了专利,王国平开始尝试市场化道路。2005年8月,王国平带头发起成立了养猪协会,公开数据显示,该协会曾经吸引了多达812户农民加入,带动了1230户养猪户。后来,王国平又成立了眉山新发养殖合作社,出任会长,成都商报记者看到的营业执照显示,该合作社注册资本0.5万元,为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最后一次被工商局核准为2008年10月。 规划失当 所有项目一起上 独特的专利让王国平开始有了更大的梦想蓝图,和王国平关系十分密切的张兰(化名)介绍,由于原先的小规模养殖场拆迁,2008年12月,王国平开始在眉山富牛镇建立无公害养殖基地,并起名为眉山绿生养殖有限公司,注册资本10万元。 成都商报记者查询到,王国平筹划的养殖新基地非常宏大,总占地面积达400亩,计划投资1.8亿元,配套中草药饲料厂、养殖场、肉食品精加工厂、有机肥料厂、沼气发电站和污水处理站。 据张兰透露,在基地建设之初,进展比较顺利,王国平和一家建筑商签订了建设合同,王国平也倾资约200余万投入项目建设,几个月后,包括饲料厂、中草药材料厂、办公楼在内约70%的项目完工,占地面积约100亩。 不过,由于规划失当,当工程建设了70%左右后,王国平的资金出现了问题,加上土地是租赁所得,银行贷款也没有办下来。不得已,2009年初,王国平暂停了所有项目,开始四处招商,但结果并不尽如人意。曾在该项目办公室工作过的一位人士表示,2009年3月,已有团队人员离开,2009年10月,项目几乎搁浅,2010年5月,该基地出售给了乐珠饲料。 张兰曾参与过王国平的招商过程,据她分析,“失败的主要原因是王国平错误地估计了风险,太急于冒进,所有项目一起建设,自有资金不足,而融资也没有取得进展。” 曾经风光 如今联系不上 在王国平创建的眉山绿生养殖有限公司网站中,他被称为“中国第一个用中草药做添加剂养猪的人”。可如今,这位曾经风靡眉山的“猪倌”已经联系不到了。 根据网站上王国平留下的手机号,成都商报记者致电过去,但该号码已经易主,而他的固定电话和QQ长期无人应答。“我都联系不到他,不要说你!”张兰感叹:“他可能欠了一些债务,而且债务构成很复杂。” 2009年,经过有关人士的搭桥,四川汇源集团有限公司的老板朱开友曾经接触过该项目,据了解,双方进行很长一段时间的磋商,但最终仍未达成协议。这次失败,让王国平的漫漫招商路划上了一个灰色的句号。 两年前曾做过他员工的李都(化名)对王国平的中草药养猪技术赞叹不已,但对王国平的做法不太认同:“我们计算过,按照他的规划,整个项目从建厂、推广、物流、营销等方面至少需要1个亿。”“如果有适当资金及时进入,这个项目会活过来。”在采访中,多位熟悉这个项目的人士遗憾地表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