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1376|回复: 0

仔猪大肠杆菌病综合防治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8-25 14:00:5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猪大肠杆菌是养猪场最常见的一种细菌,此菌可引发诸多病状,常见仔猪拉稀腹泻、精神不振、呆立扎堆、皮毛脏乱、水肿、食欲减退或废绝,发病率、死亡率较高。这是目前猪场中危害最大的一个临诊表现型。通常所说的大肠杆菌病指的就是这个型。所有的猪都是大肠杆菌的易感染体,其在自然界中分布极广,凡是有哺乳动物和禽类活动的地方,其空气、水源和土壤中均有此菌存在的可能。
大肠杆菌病的发生常与猪舍环境恶劣,空气质量差,饲养密度大,免疫接种,饲料、饮水被污染有关。也可成为其他疾病的并发症或者继发病。例如,猪群中如果存在有慢性呼吸道病、猪流感、传染性支气管炎、传染性沙门氏菌病、葡萄球菌病或球虫病时常可并发或继发大肠杆菌病,其中以慢性呼吸道并发或继发本病最为常见。
一、病状及原因
1、拉稀腹泻:此病状以排灰白或淡黄色粥样稀便为主要特征,严重的急性拉稀可导致小猪迅速脱水死亡,猪肠道菌群失调、大肠杆菌过量繁殖是本病的重要病因。仔猪最易发生此病,中大猪发生较少,且无明显季节性,秋冬春三季此病发病率大约50%,而病死率较高。此病主要由感染引起的,其诱发原因主要有猪舍卫生条件差、阴冷潮湿、气候骤变、母猪的乳汁不足或过浓、母猪携带大肠杆菌等,均可促进本病的发生。 一窝仔猪有一头发生后,其余的往往同时或相继发生。
  2、猪水肿:此病状优势呈地方流行趋势,易发生在仔猪断奶保育阶段,育肥猪较少发生。病猪精神沉郁,减食,行走无力,共济失调,肌肉震颤、抽搐,四肢划动或盲目运动,转圈,叫声嘶哑。剖检最具特征性的病变是胃壁水肿。下颌淋巴结肿胀与出血。结肠袢的肠系膜褶有透明的胶冻样水肿。小肠系膜可见水肿,大脑也间有水肿。心肌瘫软,在冠状沟周围常见水肿。
此病状多发生于春、秋两季。此病的发生与饲喂方法的改变、饲料单一、气候骤变等因素有关。一般发病率大概10%35%,病死率大约75%。发病多是营养良好和体格健壮的仔猪:一般局限于个别猪群.不广泛传播:多见于春季的45月和秋季的910月.此病的发生以带菌母猪和感染仔猪是主要传染源,由粪便排菌,猪通过消化道感染;与饲料霉变、换料、饲养方式的改变,饲料单一或喂给大量浓厚的精饲料等有关。
3、急性肠毒血症:发病时猪轻度精神不振、食欲减退、行走摇晃、体温逐渐升高,随后可见头面部及眼睑发肿,并出现神经症状,反应敏感、坐卧不安、叫声嘶哑、惊厥,最后四肢无力、坐卧不起、四肢抽搐、口吐白沫。此病发展迅速,一般48小时左右康复或者衰竭而死,大猪病程则延长为一周左右。
此病是由血溶性大肠杆菌引起的,当仔猪断奶时换料不当、饲料变质、饲料营养单一缺乏维生素、矿物质微量元素不足可诱发此病;多在气候条件突变,阴雨潮湿的春(3~5月)秋(9~11月)季节发此病。
1、猪舍消毒和预防母猪携菌
做好猪舍消毒工作,保持猪舍清洁、干燥。产仔前3天,要用消毒药液对圈舍四周、地面、垫草和装仔猪的用具进行喷雾消毒,以喷湿为度。条件好的,可进行共荣菌微生肽制剂喷洒消毒,以有益菌放线菌、乳酸菌、酵母菌等有益菌群抑制有害的大肠杆菌。
做好母猪的饲养管理工作。冬春季产仔要注意防潮保湿,妊娠期注意母猪营养可在日粮中添加月子加,保持母猪体质,调理好母猪的生理机能,促进母猪泌乳提高母乳质量。产前45天接种大肠杆菌疫苗提高免疫力,产后促进母猪体质恢复,预防母猪患子宫炎、乳房炎及缺乳症,保证仔猪吃到充足奶水。
2、仔猪的饲养管理
预防仔猪大肠杆菌病的关键是加强饲养管理,在仔猪出生后及时吃上干净卫生的初乳,仔猪10~15日龄时配合母乳补料,训练仔猪肠胃,促进仔猪消化器官的发育。在仔猪饲料中拌加自强宝,给仔猪补铁防止贫血,促进仔猪生长,提高抗病力,防止拉稀。补充多种维生素、氨基酸、维生素及矿物质微量元素促进仔猪的器官组织发育。其中共荣菌成分促进仔猪肠道有益菌群建立,激活免疫系统,协同免疫系统抑制有害菌如大肠杆菌、沙门氏菌;当有益菌群定植于仔猪肠道及生殖系统内。益生菌可以改善宿主微生态平衡,促进宿主的健康,提高仔猪免疫力、防病治病、提高仔猪生产性能。
目前,我国抗大肠杆菌病主要有两种方式:一是注射疫苗,二是微生肽制剂抑制;由于病原性大肠杆菌的种类越来越多,因此疫苗免疫保护面过窄往往不能达到令人满意的效果。再加上抗生素的大量使用,大肠杆菌的耐药性也呈逐年递增模式,使抗生素的研究趋于复杂化多样化,常常是新药的进步赶不上大肠杆菌的变化。而微生肽制剂是由多种有益菌协同作用,及其产生的代谢物是活菌肽,具有无副作用、无残留污染、不产生抗药性等特点,能抗病、治病、促生长等多种功能。常用乳酸属菌、酵母属菌、放线属菌、枯草属菌、共荣菌、阿伯赛地亚菌等复合发酵制作微生肽制剂,其中共荣属菌解决了微生肽制剂种类单一、应用范围窄的难题。

QQ截图20150714105136.jpg
中国畜牧人网站微信公众号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互联网,仅供畜牧人网友学习,文章及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010-82893169-805)。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布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联系我们

关于社区|广告合作|联系我们|帮助中心|小黑屋|手机版|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24号

北京宏牧伟业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京ICP备11016518号-1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1 Comsenz Inc. GMT+8, 2024-5-15 15:49, 技术支持:温州诸葛云网络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