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1262|回复: 0

好文章:猪体温变化在猪病诊疗中的应用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7-17 15:53:1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1 建立猪体温动态变化追踪观察法

   体温检测是一种极为重要的诊断方法,是判定猪病与否的主要诊断标准,也是对药物疗效作出正确评价的主要指标。体温检测可以早期发现疾病,某些疾病在未出现临床症状之前,体温即先升高,如猪瘟在自然感染下,常在接触病毒后5~6d开始出现体温升高;体温检测可以确定疾病的轻重程度,如发病初期,一般体温高者先发病,病重;体温低者后发病,病轻;体温检测可以判定愈后情况,如凡持续高热,经治疗仍不降温者,多难痊愈;体温骤退骤升,多为愈后不良,前属于疾病后期,后者属于急性病例。因此,养猪场户要建立猪体温动态变化追踪观察法,对体温进行系统、完整的追踪观察,有利于早期发现疾病、确定疾病的轻重程度、判定愈后。至于养殖从业人员认为“十病九热”而不做体温检测,其诊断更属盲目。


2 树立先查明原因再使用药的理念

   引起猪体温变化的因素很多,主要有应激因素(免疫接种、配种、分娩、胃肠炎、转群、感冒、肺炎等)、病原微生物因素(细菌、病毒、立克次氏体、支原体、真菌、螺旋体及原虫等各种生物性致病因子)、外伤、皮炎等,猪只出现发热症状,发病初期不要急着退热,应根据体温及热型,查明病因再用药。


3 正确区分生理性与病理性体温变化

   在猪群的饲养过程中,外界环境和因素也能刺激机体发生应激,引起猪体温发生改变,即生理性体温变化,一般而言,生理性体温变化不超过正常体温1℃,如环境光线可刺激猪中枢神经发生兴奋,导致代谢活动增强,体温上升;猪采食饲料后,体温可升高0.2~1℃;猪大量饮水,能使体温下降1℃左右;同一头猪在一昼夜中,午后最高,早晨最低;在圈舍内,通风良好比通风不良低;而病理性体温变化常超过正常体温1℃及以上,如急性猪瘟高温稽留,体温可达40~42℃。


4 杜绝频繁和超量使用解热药

   频繁和超量使用解热药,是猪病治疗中普遍存在的现象,加上市场销售的抗病原微生物兽药中大多配伍有解热药,在连续使用该类药物时,往往出现药物的副作用,也出现机体因体温下降给养殖从业人员造成病态减轻或病愈的假象,从而掩盖了疾病未愈的真实情况而导致误诊,最终在延长病程中失去治疗时机。滥用退热药物会降低畜禽机体抵抗力,造成热型混乱,掩盖疾病真相,影响对症下药。


5 消除见热就退的错误认识

   发热是猪因感染病原微生物并产生炎症所致,而退热药物只能起到退热的治标作用,部分养殖从业人员一见到畜禽发热,就急忙用退热药降温,而且都是连续、大剂量使用,从不考虑畜禽发热是机体的防御反应,有利于增进机体抗病力,为恢复健康创造条件。见热就退且长时间使用退热药,人为造成机体白细胞数量急剧减少,自身免疫力下降,最好猪衰竭而死[5]。因此,要消除见热就退的错误认识,对确诊为高烧的猪才可以使用退热药物,并配合抗生素进行治疗,而且不能连续、大剂量使用,尤其对体温降至正常的猪应该立即停用退热药物。


6 正确处置猪高热和低热

   在饲养过程中,发现体温过高的病猪立即隔离,对被污染的环境要进行彻底消毒。在没有弄清病因之前,只要不是过高的发热,一般不要随意使用退热药。

   对高热的病猪,可采取以下措施:一是立即隔离,对污染区彻底消毒;二是未弄清病因之前,只要不是过高发热,不要随意使用退热药;三是使用抗菌药物同时,应注意补充营养物质,如糖盐水、电解质、维生素B、维生素C等;四是在退热期,为防止虚脱,保护心脏,必要时可注射肾上腺素等药物;五是加强护理,防应激。

   在饲养过程中,发现体温过低的病猪,可采取以下措施:一是要让猪充分休息,使猪的身体机能得到保护。切忌惊扰猪,猪因为惊恐,剧烈运动1次,病会加重1次;二是要加强营养,因为猪低烧时,猪只不适,消化机能减弱,营养欠缺,就需要更高营养的食物来促进机体尽快恢复;三是注意加强饲养管理,如夏天通风降温,冬天升温保温等都是最基本的操作。猪发烧时,在猪舍内铺上厚厚的稻草。猪睡在稻草上,既有利于保持体温,又有利于舒适地休息,能尽快地恢复健康。

畜牧养殖学习交流的APP 帮助你解决平时养殖问题 还可以一起交流 感兴趣可以在各大应用软件市场搜索--畜牧兽医  或是扫面以下二维码






该贴已经同步到 Dobreva的微博
QQ截图20150714134814.png
QQ截图20150714153610.png
中国畜牧人网站微信公众号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互联网,仅供畜牧人网友学习,文章及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010-82893169-805)。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布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联系我们

关于社区|广告合作|联系我们|帮助中心|小黑屋|手机版|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24号

北京宏牧伟业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京ICP备11016518号-1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1 Comsenz Inc. GMT+8, 2025-5-7 18:14, 技术支持:温州诸葛云网络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