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915|回复: 0

猪口蹄疫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8-21 18:06:1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猪口蹄疫是由口蹄疫病毒引起,表现为蹄冠、趾间、蹄踵皮肤发生水泡和烂斑,部分猪口腔黏膜和鼻盘也有同样病变。治宜抗病毒、局部消炎。

病种特征
口蹄疫是由小核糖核酸病毒科的口蹄疫病毒引起偶蹄兽的一种急性、猪口蹄疫热性和高度接触性的传染病。临诊上以猪口腔粘膜、鼻吻部、蹄部以及乳房皮肤发生水疱和溃烂为特征。猪口蹄疫的发病率很高,传染快,流行面大,对仔猪可引起大批死亡,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世界各国对口蹄疫都十分重视防疫,此病已成为国际重点检疫对象。流行特点 猪对口蹄疫病毒特别具有易感性,有时牛、羊等偶蹄兽不发病,猪还能发病,不同年龄的猪易感程度不完全相同,一般是越年幼的仔猪发病率越高,病情越重,死亡率越高;猪口蹄疫多发生于秋末、冬季和早春,尤以春季达到高峰,但在大型猪场及生猪集中的仓库,一年四季均可发生;本病常呈跳跃式流行,主要发生于集中饲养的猪场、仓库,城郊猪场及交通沿线;畜产品、人、动物、运输工具等都是本病的传播媒介。

流行病学
猪口蹄疫的发生和流行同样离不开传染源、传播媒介、易感猪三者构成的链条,其流行强度、波及范围与病毒株、宿主抵抗力和环境等多种因素有关。
传染源
处于口蹄疫潜伏期和发病期的动物,几乎所有的组织、器官以及分泌物、排泄物等都含有FMD病毒。病毒随同动物的乳汁、唾液、尿液、粪便、精液和呼出的空气等一起排放于外部环境,造成严重的污染,形成了该病的传染源。联系方式: 18616556195   曹教授

临诊症状
以蹄部水疱为特征,体温升高,全身症状明显,蹄冠、蹄叉、蹄踵发红、形成水疱和溃烂、有继发感染时,蹄壳可能脱落;病猪跛行,喜卧;病猪鼻盘、口腔、齿龈、舌、乳房(主要是哺乳母猪)也可见到水疱和烂斑;仔猪可因肠炎和心肌炎死亡。

针对口蹄疫的治疗方案:
        第一天,肌肉注射五号特灵+头孢,同时搭配柴胡注射液。
        第二天,如有发烧,可用五号特灵+丹参针肌肉注射。治疗猪口蹄疫患猪,严禁注射退烧针及无关抗
        生素,严禁挤、压、赶、提。否者易造成意外死亡。





中国畜牧人网站微信公众号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互联网,仅供畜牧人网友学习,文章及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010-82893169-805)。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布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联系我们

关于社区|广告合作|联系我们|帮助中心|小黑屋|手机版|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24号

北京宏牧伟业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京ICP备11016518号-1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1 Comsenz Inc. GMT+8, 2025-5-7 22:22, 技术支持:温州诸葛云网络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