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1489|回复: 4

[饲料] 中国拒收美国玉米底气在哪里?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7-2 09:56:5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国家质检总局日前通报,自2013年10月以来,截止到2014年6月16日,全国出入境检验检疫机构共在125.2万吨进口美国玉米及其制品中检出MIR162转基因成分,对这125.2万吨进口玉米及其制品,口岸检验检疫机构均依法作出了退运处理。
  进口玉米这时候成为新闻的主角,集中曝光在聚光灯下,除了中国政府对转基因农产品的严格监管,也与国内市场供应相对过剩有关系。
  国内玉米够用,进口玉米就显得多余。
  美国农业部今年6月份发布的世界谷物市场与贸易报告显示,2014/2015市场年度,中国玉米产量预计达到2.20亿吨,自2010/2011市场年度以来,连续第五个年头增长;与2010/2011市场年度的1.77亿吨相比,增长约24%。
  中国玉米的库存也居高不下。2010/2011市场年度,国内玉米期末库存4941.5万吨,由于持续对玉米进行托市收购,此后玉米库存逐年增加,按照美国农业部的最新预计,2014/2015市场年度,中国玉米期末库存将达到7810万吨,库存量位居世界榜首。
  今年6月下旬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到近年来我国粮食持续增产,今年夏粮丰收已成定局,但仓容总体紧张,部分地区严重不足。有业内人士对《第一财经日报》记者表示,有些地方,国家收储的粮食较多,只能露天使用临时设施存放。
  一家大型企业的相关人士介绍,中国玉米的产量和需求都在增长,但是产量的增幅高于需求的增长速度,目前中国市场玉米可以用供过于求来描述。
  中国玉米的这种态势,在农产品市场颇为少见。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后,中国经济一枝独秀,对大豆、玉米、菜籽油、棕榈油等农产品需求强劲,大豆80%左右依靠进口,玉米从原来的基本供需平衡发展到逐渐出现缺口,2011/2012市场年度,中国进口玉米超过500万吨,国内舆论大呼玉米有可能成为大豆第二。在玉米供应紧张时,一位业内人士说,也许进口玉米里掺杂了不合规的转基因成分,相关方面有可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不过现在供应充足,进口玉米查出不合规成分被退运,可以缓和国内玉米市场供应过剩的压力。
  美国农业部预计,2014/2015市场年度,由于订单减少,中国玉米进口量约为300万吨,比上一年度减少100万吨。
  玉米的主要用途一个是饲料,一个是用于生产燃料乙醇、柠檬酸等深加工产品。今年上半年中国猪肉价格持续低迷,饲料业对玉米的需求也随之走低。以深加工来拉动玉米的消费显得更为可行。
  今年6月的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在仓容矛盾突出的地区,对玉米深加工企业给予支持。业内人士介绍,受玉米收储价格较高影响,一些玉米深加工企业成本高企,约有一半的玉米深加工产能闲置。国内主要的玉米深加工企业,近年来由于国家收紧对玉米深加工的补贴,经营业绩表现疲软。2013年,中粮生化(000930.SZ)获得的燃料乙醇补贴仅为1.16亿元,2012年获得的补贴则为2.37亿元,减少近一半。
  要让玉米深加工企业有利可图,降低玉米购买成本势在必行。有消息人士告诉本报记者,黑龙江可能出台对玉米深加工企业的扶持政策,年加工能力10万吨以上的玉米深加工企业,使用临储玉米,每吨可以获得100元的优惠,这个力度是比较大的,不过目前还没有看到红头文件。这一政策是否会在国内其他地区推广尚不得而知,不过像中粮生化这样用玉米生产燃料乙醇,不是国家鼓励的产业发展方向,因此玉米深加工补贴即便启动,中粮生化也无缘参与进来。来源:第一财经日报

中国畜牧人网站微信公众号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互联网,仅供畜牧人网友学习,文章及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010-82893169-805)。
 楼主| 发表于 2014-7-2 10:40:29 | 显示全部楼层
国内玉米够用,进口玉米就显得多余。压力没有那么大,这也是拒收玉米的原因之一,其实最关键的还是在于玉米中检出了不合规的转基因成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7-3 09:30:46 | 显示全部楼层
够用??那价格飞涨怎么解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7-4 06:23:35 | 显示全部楼层
应该是检出MIR162转基因成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7-6 10:20:30 | 显示全部楼层
玉米够用吗,成本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布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联系我们

关于社区|广告合作|联系我们|帮助中心|小黑屋|手机版|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24号

北京宏牧伟业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京ICP备11016518号-1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1 Comsenz Inc. GMT+8, 2025-9-11 04:22, 技术支持:温州诸葛云网络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