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1709|回复: 3

[养猪] 双汇称蛆虫事件是一场阴谋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6-4 13:12:4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事件回顾】
  双汇排骨 身陷“蛆虫”事件
  5月27日19点31分,消费者刘先生发布微博称“用热水洗时,锅内水面上漂浮有几十只肉蛆”,并呼吁消费者互相转告。微博发布后,中国网络电视台对此事进行了报道。很快,各类媒体相继转载、评论、报道,双汇身陷巨大漩涡。
  5月29日,双汇集团发布了关于此事的声明。声明称:5月27日11点05分,消费者刘先生到双汇连锁店郑州784 号店,购买了0.828公斤大肋排和0.564公斤脊骨。约12点10分,刘先生端着盛有水和排骨的锅到784号店投诉,称锅内水面上漂浮有蛆虫,要求索赔1500元,如果不给钱就要通过媒体曝光。双汇店员当时要求其留下姓名和联系方式,遭到拒绝。店员又提出由政府质监部门对该产品进行检测,也遭到其拒绝。
  刘金涛说:“从买走产品后,又返回店里要求索赔,整个过程不过1个小时许,而且他和跟他一起来的人还全程录像,没有充分的策划和准备,哪一个真正的消费者会如此专业?”
  【最新声明】
  自辩“清白” 双汇称将通过法律途径解决
  继5月29日首发声明后,6月2日,双汇集团再发声明,证明自身清白。
  涉事的双汇连锁店784号店销售的双汇冷鲜肉,是由双汇集团漯河屠宰场生产的。“我们的生产工艺链能证明:这批肉来自哪一头猪、谁饲养的、哪天收购的、屠宰后何日进入专卖店的。如果这批肉从生猪变成肉制品的时间仅仅数日,那么蛆虫是否有产生的条件?”刘金涛说,经查,该批产品出厂检验合格,5月26日用冷藏车配送到784号店,27日正常销售。产品配送交接、温度控制均有记录。
  声明称:5月27日当天,784号店销售生鲜肉产品64.19公斤,其中:大肋排和脊骨两种产品共13.04公斤。该店当日顾客流量606人,其中有133名顾客购买双汇冷鲜肉产品,除刘先生外至今未接到其他顾客投诉。当天,刘先生端着锅去店内投诉时,店内负责人现场从同批产品中取下部分产品,用开水冲烫实验,骨汤较清,未发现异物。当天,共配送16家双汇连锁店,其余15家目前均未接到相关投诉。
  5月31日和6月1日,郑州市工商局对784号双汇连锁店内销售的该批冷鲜肉产品,进行了封存抽样,目前正在检测中。“工商局对哪块产品抽样,我们也对哪块产品抽样。经过瘦肉精、重金属、微生物等10多个方面的高科技严检,没有发现任何问题。”谈及自己的检验检测结果,刘金涛说,“我们将通过法律途径,彻底解决此次事件。”
  【真相如何】
  是质量出了问题,还是一起恶意构陷事件?
  我们拭目以待
  消费者刘先生5月29日在接受有关媒体采访时表示,双汇声明中提到的赔偿数额他表示认同:“刚开始是要500元作为买排骨的金额10倍赔偿,后来到下午快四点了,我一家五六口人连午饭都没有吃,我要求1000元的精神损失费。”
  刘先生告诉当日采访媒体,现在可以不要赔偿,只要双汇一个“诚意的道歉”。对于自己的工作,刘先生称是在一个企业做行政管理工作。
  “一件事情,在短短一两天内如此大的扩散,不排除背后有推手。”刘金涛直言不讳地告诉记者,“在政府监管部门的检测结果出来后,我们将多方出击:请求警方以涉嫌损害商业信誉罪,对相关人员立案调查;请求工商、畜牧等相关部门介入调查,请求消费者和网友代表,全程监督这一事件的调查。”
  刘金涛说,去年9月,一家电视台播出了《双汇瘦肉精火腿肠变身鸡鸭饲料》的假新闻后,许多网络视频迅速跟风,对双汇造成了不小损伤,双汇集团不得不选择向警方报案。采取法律手段后,这家电视台又播出了一期《双汇火腿肠不含瘦肉精》,主持人在节目中向双汇集团公开道歉。
  刘金涛说:“我们遭遇过多起恶意攻击,这些网络攻击手段包括寻找网络写手,撰写攻击帖子,并在近百个论坛上发帖炒作,甚至通过制造事件构陷污蔑。”
  “这起‘蛆虫’事件,有证据说明是一起构陷事件吗?”记者问。刘金涛表示,目前正在多方调查中,暂不便过多透露,将通过法律手段公布真相。
  昨日,记者试图对话当事消费者刘先生,但多方联系未果。双方的立场为事件的结局留下悬念:是质量出了问题,还是一起恶意构陷事件?是一个人的偶然事件,还是一个团队的幕后推手?真相如何,我们拭目以待。
中国畜牧人网站微信公众号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互联网,仅供畜牧人网友学习,文章及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010-82893169-805)。
发表于 2012-6-4 15:11:21 | 显示全部楼层
雁过留痕!认真对待,一定会真想大白于天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6-5 10:52:06 | 显示全部楼层
我认为是不大可能的,就是时间长一些也就是不新鲜,不可能到生肉蛆的地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6-13 08:35:18 | 显示全部楼层
现在很多食品安全事件,炒作是一方面,更多怀疑的是是否有幕后推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布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联系我们

关于社区|广告合作|联系我们|帮助中心|小黑屋|手机版|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24号

北京宏牧伟业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京ICP备11016518号-1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1 Comsenz Inc. GMT+8, 2025-9-14 14:07, 技术支持:温州诸葛云网络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