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事饲料生产管理也有六个年头了,从前的大板锹到混凝土搅拌机再到螺旋式混合机和双轴桨叶式混合机,配料从手工配料到PLC控制自动配料,员工工资从大锅饭到计件工资和多种计算方式,员工的收入从每月700元人民币到现在的两千元人民币,使用原料从单一到多种原料的配合和禁用,物料的运送从用小轮车到现在的叉车,装车从木头跳板到现在的皮带输送机,这些年饲料生产的劳动强度大大降低了,工人的收入也大大的提高了,即便如此我们还总是经常的在叹息,现在的工人不好找啊,这个可能是多方面的原因造成的。同其他行业相比较,饲料生产的劳动强度还算是比较大的,而对一些岗位的要求也不断的在提高,至少是责任心方面吧。设备坏了可以维修,技能不够可以学习,唯独心态不好很难教育。(这里所谓的心态就是对待工作马马虎虎,在工作中丢三落四,同样的错误一而再、再而三的犯,不能听取工友的建议,分不清公私。
饲料企业都是强调降低成本,但是要想马儿跑的快,还想马儿不吃草,产生这种思想就不可以了。生产过程中如果说浪费,一个单班组生产100吨预混料的班组来说浪费几千块钱是看不到的。从工人身上剥削那三十五十的是得不偿失。这个现象在饲料企业里很常见,其实很多时候想想工人的要求也不高,就是希望能达到自己期望的收入,哪怕是脏点累点都无所谓,没有无用之兵,只有无威之将。人员管理是生产管理的重要环节,没有人什么都别谈,团队的建设怎么搞?经常被提及的企业文化怎么落实?这个是作为生产管理人员所要面临的重大课题。做生产管理难,做好生产管理更难,管事理人就象亮剑中李云龙说的“打骂和体罚战士肯定是不对的,但是碰到笨的照他屁股上踢两脚还是可以的。”那么生产管理中“打骂和体罚肯定是不对的,但是对于那些不进步的淘汰他还是可以的。”
生产管理部门和其他部门的协调也是一个让人头疼的环节,公司小的时候就那么几个人,有什么事情说说就可以了,公司大了,事情多了,人多了,各种情况都可能发生。做过生产的可能都遇到过停工待料的情况和无料可做的情况,让工人干什么去?同级部门的不配合你能怎么着?谈谈工作就针对个人攻击了,这样的工作做起来实在是太辛苦。其实说白了大家到一家企业工作不就是为的挣那点工资或者说学点经验吗?谈到报效祖国,报效农业,我感觉没几个人的思想能达到这个境界,谁对谁也没必要吹胡子瞪眼,唧唧歪歪,大吵大叫,我就是不明白了,你还能把人给吃了不成?杀人不过头点地,何况你也没这个胆子,国家也不允许你这么做。做不成朋友还是同事,可以公事公办,完不成可以找领导解决嘛。总是自负于老板家的亲戚如何如何,可以盛气凌人,可以不讲企业伦理,这个在创业之初可以深见成效,但是公司发展了做大了,还停留在这种小作坊的狭隘思想中,势必会造成人才流失。其实做生产的管理人员为什么辞职?不是干不了,是你规定的条条框框人家根本就没办法干,等人家走了,你在改过来,来个新的管理人员能度过难关,过一段时间你又给人家定上别的条条框框,没办法解决,又走了。再改,再定,再走。就是这么个循环促使企业发展。发展了吗?回过头看看,还是原地踏步,只是比当初的时候人多了点,设备好了点,本质的思想还是没有变。在企业干的年头多的老员工,就是犯了错误不听指挥你能开除他吗?你开除的了吗?你前面开除后面马上把公司送上法庭,这么多年的加班费怎么算?社会保险怎么算?经济补偿呢?老板该说话了,“你怎么办事的?”人没有了,找不到新人来,任务完不成,有你的好果子吃吗?领导不问他犯了什么错误,而是问你怎么把人带没了?这个时候你说什么?现在找一个工人比找十个大学生都难。不知道各位同仁有没有遇到类似的遭遇。所以这个方面必须更为重视,不要拿制度来约束员工,特别是忙的时候。中国人嘛,差不多就可以了,把生产任务和生产质量放在第一位,再好的生产团队也是为生产任务和生产质量服务的。
生产过程中难免遇到危险作业等,必须按照操作规程要求,一切工作以安全为前提,安全没有保障的情况下宁可不做。做生产忙活快一年了,都平平稳稳很正常,领导也是比较满意,但是你如果出一起伤害事故看看,你一年都是白忙活,你的工作没做好,出现工伤对公司的形象和经济利益都受到损失。主要危险部位有:粉碎机、制粒机、投料口、原料垛位等。工作中小心加小心,避免操作的失误造成人员事故、设备事故、产品事故。
谈不上体会也就是心中积压的一点郁闷吧。发泄发泄,希望同仁多提宝贵建议。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互联网,仅供畜牧人网友学习,文章及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010-82893169-805)。